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關門

(中醫穴位)

鎖定
關門,出《針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在上腹部,當臍中上3寸,距前正中線2寸。布有第八肋間神經,第八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上動、靜脈分支。主治腹痛,腹脹,腸鳴,泄瀉,納呆,身腫等。直刺0.8—1.2寸。
中文名
關門
出    處
《針灸甲乙經》
隸屬經絡
足陽明胃經
功    能
調理腸胃,利水消腫
主    治
腹痛,腹脹,腸鳴,泄瀉等
操    作
直刺0.8—1.2寸
主要配伍
配足三里穴、水分穴治腸鳴腹瀉

關門名稱釋義

1)關門。關,關卡也。門,出入的門户也。該穴名意指胃經中的脾土物質在此屯駐。本穴物質為梁門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其水為滿溢之水,量小,但因其由上而下,故有脾土微粒隨水而下。經水傳至本穴後,由於受腹內部的外散之熱及胃經區域自身之熱,經水氣化為枯竭之狀,脾土物質隨之屯駐,如被關卡一般,故名。
2)關明。關,關卡也。明,明白可見也。關明名意指胃經中運化的脾土微粒明白可見。本穴物質為梁門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受腹部外傳之熱後而不斷氣化,水液氣化乾涸後隨經水衝行的脾土微粒變得清楚可見,故名。

關門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濕熱則瀉針出氣。

關門定位

在上腹部,當臍中上3寸,距前正中線2寸。

關門解剖

當腹直肌及其鞘處;有第八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八肋間神經分支(內部為橫結腸)。

關門主治

腹脹,腹痛,腸鳴泄瀉,水腫。

關門操作

直刺0.8—1.2寸。

關門臨牀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腸炎。

關門配伍

足三里穴、水分穴治腸鳴腹瀉。

關門功效

調理腸胃,利水消腫。
[1-2] 
參考資料
  • 1.    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學苑出版社,2007年7月
  • 2.    梁繁榮.《針灸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