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關神

鎖定
關神,一作觀神,是潮汕民間一種神化的催眠術。名目五花八門,有“關籃飯神”、“關箸神”、“關蛤蟆神”、“關猴神”、“關牛牯神”、“關戲童”、“關七仙女”等十多種。關神時,還要按請神、催神、退神三個程序分別唱“請神曲”和“退神曲”。
中文名
關神
外文名
guan god
又    作
觀神
定    義
是潮汕民間一種神化的催眠術
名    目
五花八門

目錄

關神簡介

關神,又作觀神,是潮汕民間一種神化的催眠術。

關神過程

曲詞實際是民間口頭創作的歌謠。關神活動一般都在晚間舉行,程式大同小異,只是不同的神各唱不同的曲。如較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關籃飯神”,應先找來一隻陳年老飯籃,越老越好。飯籃又名春簍,是一種竹編容器,呈凸肚形,有大有小。關神必用大的。再找來一根約150公分長的竹棍,橫縛在籃臂上,套上一件老年婦女穿的老婦上衣,扣好紐扣,飯籃頂端戴一個以前老年婦女別在髮髻上的“老人鬃”。再由一人點三炷香拜祭廁缸請神,把香火插在籃的頂端,故又有“關廁缸姑”之説。然後由兩個人抬到曠埕上或庭院裏,關者蹲在飯籃兩側,對向着一手按住籃身,一手扶住籃底沿。唱關神曲的人們在它面前圍成一個半圓形,手執點燃的香,一齊邊搖曳邊反覆唱起“請神曲”來:“籃飯姑,籃飯神,爬山過嶺來抽藤,抽藤縛籃飯,籃飯老老正有神。”
要是唱了約過十分鐘不見籃子晃動,就得轉唱“催神曲”:“一步催,二步催,催阮阿姑腳行開;一步走,二步走,催阮阿姑開金口。阿姑欲來哩早來,勿在半路説東西,大人難伺候,奴仔(孩子)難等待。”越唱音量越大,人聲越嘈雜,待得飯籃像個顫巍巍的老太婆似的左搖右晃,那就是“神”已降臨了。這時便可請“籃飯姑”示人事休咎或解答問題。如問:“今年飼大豬可好?”“這個月番批銀可有寄?”“籃飯姑”點頭則為吉,沒點頭則不利。“你猜我今年幾歲?”“數數我家飯桌上有幾個飯碗?”“籃飯姑”也會一一回答你,點一次頭算一個數字等。關神結束前,往往有頑皮兒童説幾句戲弄“籃飯姑”的俏皮話,“籃飯姑”就會像發瘋似地追撲孩子們,弄得全場鬨笑。關神結束時,就要唱“退神曲”:“日落西山是夜昏,家家處處人關門,雞鵝鴨上寮了,請阮阿姑回家門。”

關神評價

這玩意具有很大的誘惑力。但這純屬一種巫術遊戲。還有一種“關戲童”(也稱“關戲神”)的,在農村還偶有所見。一般是在中秋前後,月白風清之夜,由一羣少年捧着香火,先到水田裏拔來一根水稻,帶回曬穀場,大家圍唱着:“關呀關,關戲神,戲神雅雅來顯身。神來演老爹,神來演老爺,老爹老爺去底處?老爹老爺來顯身。”這樣反覆唱一陣,被圍在中央坐着的一兩個少年就會站起身來,手舞足蹈地唱演某些潮劇唱段。這些都是平時聽熟唱熟的戲文,唱錯或反腔背調更覺可笑。唱一陣後,往這個人臉上噴水,便可復原退神。這種“關戲童”由於與戲曲有關聯,趣味性較強,因而較普遍被保留下來。
注:①關,一義“引”。
②“籃飯”為飯籃的倒裝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