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關澤恩

鎖定
關澤恩(1908一?),字少權,號關鍵,廣東省湛江市廉江縣城鎮東街人。民國13年(1924年)下半年,廉江縣學生聯合會和廉江青年同志社相繼成立,關澤恩擔任這些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民國15年(1926年)春,關澤恩在廉江中學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廉江縣支部委員。民國20年(1931年),轉到列寧學院學習,參與組建列寧學院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是該支部的主要領導人。新中國建立後,中央人民政府追認關澤恩為革命烈士。 [1] 
中文名
關澤恩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8年2月27日
出生地
廣東省湛江市廉江縣城鎮東街
性    別
少權
關鍵

關澤恩人物生平

關澤恩(1908一?),字少權,號關鍵,廣東省湛江市廉江縣城鎮東街人。關澤恩清光緒34年(1908年)2月27日出生於一個以郵政為業的家庭。自幼聰敏好學,性情温厚,憐貧惜苦,經常把家人給的零用錢積存起來,悄悄地送給窮人。民國12年(1923年)夏,關澤恩在廉江縣第一高等小學畢業,同年秋考進廉江中學。在校期間,他與江刺橫、李雄飛、李學連等4位同學經常集聚在一起,研究學業,探討人生哲理,並結拜為兄弟,誓要為匡扶中華同生共死。有—次,校長無理下令開除學生,他們立即發動全校200多名學生罷課,迫使學校當局收回成命。在進步人士吳紹珍影響下,他秘密閲讀了《唯物論》、《唯物史觀》等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書刊,不斷吸取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營養,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 [1] 
民國13年(1924年)下半年,廉江縣學生聯合會和廉江青年同志社相繼成立,關澤恩擔任這些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民國14年(1925年)至民國18年(1929年),關澤恩參加廉江縣農民協會籌備處工作,先後領導組建了“角湖洞農民協會”、“廉江理髮工會”、“中山劇社”和“剿魔委員會”,積極開展工、農運動。同時,他還兼任國共合作時期國民黨廉江縣黨支部監察委員,積極參加中共廉江支部組織領導的農民、工人、青年學生的反帝反封建反暴力鬥爭。民國15年(1926年)春,關澤恩在廉江中學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廉江縣支部委員。是年秋,關澤恩考入廣州執信中學。在校期間,他閲讀了大量的革命書刊,積極從事各項秘密政治活動,是學校地下黨小組的主要成員。他與廖承志等人結為友好,後來,還介紹廖承志加入中國共產黨。 [1] 
民國16年(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國民黨廉江縣政府也張貼布告,懸賞大銀500元通緝關澤恩。為了保存革命力量,按照黨的安排,他與廖承志到日本東京留學。在日本留學期間,關澤恩參加了東京中華留日青年會,致力於留日學生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民國17年(1928年)春,被日本當局無理干涉和迫害,他被驅逐出境。不久,與廖承志一道返回上海,在上海反帝大同盟會工作。是年六七月,關澤恩在滬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入獄,後經何香凝、廖承志等人多方營救,才獲釋放。民國20年(1931年),轉到列寧學院學習,參與組建列寧學院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是該支部的主要領導人。不久,他被調到莫斯科中文學院擔任教師。後在蘇聯犧牲(一説1939年奉命回東北,在抗日戰爭中犧牲)。

關澤恩人物榮譽

新中國建立後,中央人民政府追認關澤恩為革命烈士。 [1] 
參考資料
  • 1.    湛江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湛江市志 下,中華書局,2004年06月,第2263-226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