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關於德田秋聲

鎖定
作者是台灣作家張我軍,於1943年,《關於德田秋聲》發表於《藝文》三卷一期。《關於德田秋聲》一文,向人們介紹了德田秋聲的生平和創作情況,並把他和島崎藤村做了比較。
作品名稱
關於德田秋聲
作    者
張我軍
語    種
中文
出版時間
1943年
裝    幀
平裝

目錄

關於德田秋聲簡介

對於日本自然主義的一位重要人物德田秋聲,張我軍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德田秋聲與島崎藤村一樣都有着長達五十年以上的文學生涯,並且與島崎藤村逝世於同一年。在得到德田秋聲逝世的消息後,張我軍很快發表了《關於德田秋聲》一文,表示悼念,向人們介紹了德田秋聲的生平和創作情況,並把他和島崎藤村做了比較。這兩個人在漫長的文學生涯中有着迥然不同的命運:島崎藤村一直隨着社會環境的改變和時代浪潮的風起雲湧而從自己的內部進行着改變,在創作中表現出新的作風,他的文學生涯一直是“堂皇的”;而德田秋聲則始終保持着自己的作風,幾十年來一直堅守着自然主義的堡壘,雖然有過紅極一時的時候,但終究是不得志的時候多,在冷落中度過一生,有時甚至連生活都會發生困難。但是,張我軍卻對他表示了知音般的理解,認為:“然而缺少平面的發展的秋聲,卻有立體的發展,他的作品,一篇比一篇深刻而老練,這也就是他所以能繼續五十年純文藝生活的一個大原因。這種作家,他自己雖然吃虧,從整個文學界來説,卻也非常需要。尤其是在空談主義而朝三暮四的作家佔多數的時代,像秋聲這樣四十年如一日孤壘獨守的作家,着實值得我們痛惜他的逝世。”張我軍:《關於德田秋聲》,見張光正編《張我軍全集》,台海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第208頁。不難發現,這既是張我軍對德田秋聲的紀念,也是在澆自己胸中的塊壘,在當時嚴酷的社會環境中他也難免有“孤壘獨守”之感。隨後,張我軍翻譯發表了德田秋聲的小説《勳章》、《洗澡桶》、《懸案》等以示紀念。 [1] 

關於德田秋聲作者

張我軍,原名張清榮,筆名一郎、速生、野馬、以齋等。台灣台北縣人。中國台灣作家,文藝理論家。台灣新文學運動的開拓、奠基者。1926年始陸續發表小説《買彩票》、《白太太的哀史》、《誘惑》。作品有力地揭露與批判了黑暗時代,有“台灣文學清道夫”、“台灣的胡適”盛稱。
眾所周知,早在北平淪陷以前,張我軍就已經是華北地區名重一時的日語教授和日文翻譯家了。他翻譯出版了大量的日文譯著,對於人們瞭解日本,學習新的知識有很大的幫助。在北平淪陷期間他也一直沒有放棄譯介活動,這一方面是由於生活所迫,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從事日文翻譯是他鐘愛的事業。 [1] 

關於德田秋聲主角

德田秋聲(1871~1943)日本小説家。原名德田末雄。1871年生於金澤市一個沒落的士族家庭。青年時代從事文學創作。早期屬硯友社作家,師法尾崎紅葉,與泉鏡花等人並稱“紅葉門下四金剛”。1908年發表中篇小説《新家庭》,按照自然主義的主張,勾畫一對市井夫婦平庸生活的灰色圖畫。此後陸續出版《足跡》、《黴》(1911)、《爛》(1913)、《粗暴》(1915)等長篇小説,塑造了許多不同類型的女性形象,如《粗暴》中不甘心處於附庸地位而進行反抗的阿島。他也寫過取材於身邊瑣事的私小説,如《一個妓女的故事》、《蒼白的月亮》等。他善於表現平民生活,揭露社會的黑暗。1935年出版長篇小説《化裝人物》,為文壇所推重。1941年發表的長篇小説《縮影》,被譽為現代日本文學的一個高峯。作品描寫賣身女藝人銀子艱辛的一生,對日本的戰爭政策也流露出不滿,曾遭內閣情報局查禁而被迫擱筆,終於未能寫完。他的作品語言質樸,格調深沉,以描寫社會底層婦女形象見長。其作品都有自然主義私小説傾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