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關子尹

鎖定
關子尹,德國波洪(Bochum)魯爾大學哲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暨前系主任,現象學與當代哲學資料中心主任,及人文電算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東海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及美國杜鏗大學(Duquesne University)、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TH)、英國劍橋大學、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等訪問學人 [1] 
主要著作有《海德格的詮釋現象學與同一性思維》(德文)、《從哲學的觀點看》、《語默無常──尋找定向中的哲學思慮》,及《徘徊於天人之際──海德格的哲學思路》(即將出版),及關於康德現象學範疇論、語言學、語言政策等中、英或德文論文多種;並譯有卡西勒《人文科學的邏輯》、克隆納《論康德與黑格爾》等書 [1] 
中文名
關子尹
畢業院校
香港中文大學
畢業院校
德國波洪魯爾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稱
教授

關子尹學歷

文學士、哲學碩士(中文大學)
博士(德國波洪魯爾大學) [2] 

關子尹研究範圍

1. 德國哲學
2. 現象學
3. 語言哲學
4. 康德哲學
5. 人文電算
6. 西方哲學史 [2] 

關子尹出版刊物

1. “Abstract Concept Formation in Archaic Chinese Script Forms: Some Humboldtian Perspectives”. Philosophy East & West—A Quarterly of Asian and Comparative Thought, 61.3 (2011): 409–452.
2. 〈母語教學——關子尹答劉保禧〉[Native Language Education: A Reply to Questions Raised]。收入甘文鋒編:《思人對話——教育篇》,頁114–129。香港:圓桌精英,2011。
3. 〈虛己以遊世——早期希臘哲學的非自然哲學解讀〉[Man’s Place in Nature: A Non-Physicalistic Reading of Early Greek Philosophy]。《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 (2010): 124–150。
4. Co-edited with K.Y. Lau and C.F. Cheung. Identity and Alterity: Phenomenology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xii + 379 pp. Wurzburg, Germany: Koenigshausen & Neumann, 2010.
5. (editor)《現象學與當代哲學第二期:現象學漢語翻譯問題》。台北:漫遊者,2009。
6. “Unamuno as ‘Pathological’ Phenomenologist: Tragic Sense and Beyond”. Analecta Husserliana: The Yearbook of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vol. 103: Phenomenology and Existential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Book 1), pp. 229–250. Heidelberg: Springer Verlag, 2009.
7. 〈西方哲學東漸下有關語言的一些重要議題〉[Language related Issues amidst the Influx of Western Philosophy into China]。《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 (2009): 118–127。另以〈西方哲學東漸下有關語言的議題〉刊於《中國社會科學文摘》,9.9 (總 69期, 2009): 53–55。
8. 〈『德爾佩(Alfred Delp SJ)的《悲劇性存活》及其對海德格的批判——德氏百歲冥誕紀念』〉[Alfred Delp SJ’s Tragic Existence & His Heidegger Critique—In Commemoration of Delp’s 100th Birthday]。《啓示與理性》「哲學與政治的共契」專輯,4 (2009): 240–255。
9. 〈從語詞場域理論看哲學經典的漢語翻譯問題〉。《現象學與當代哲學》「現象學漢語翻譯問題」專輯,2 (2009): 131–168。
10. 〈哲學的「洗鏈」問題〉。收入張豐乾編:《哲學覺解》,頁151–154。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