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關夢覺

鎖定
關夢覺(1912-1990),經濟學家、教育家,吉林省懷德縣(今公主嶺市)人,滿族。1933年畢業於東北大學經濟系,1954年任東北人民大學(現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委員會主任及經濟系主任等職,曾任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資本論學會和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副會長等職,是吉林大學經濟學科的奠基人之一,著有《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與美國經濟危機》等書籍。 [1]  [3] 
中文名
關夢覺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滿族
出生日期
1912年
逝世日期
1990年
畢業院校
東北大學
性    別
關夢覺(1912~1990),吉林懷德人,滿族。著名經濟學家。17 歲考入瀋陽東北大學經濟系,中經“九一八”事變,於1933年夏在北平畢業。
1936年後進入文化、學術界,“任北平《外交月報》社編輯,着手研究國際經濟問題”。1937 年“七七”事變後,到內蒙古參加抗戰。於 1938 年輾轉到武漢,參加創辦東北的進步團體“東北救亡總會”的機關刊物《反攻》半月刊,宣傳抗戰救國。同年4月,參加由郭沫若先生主持的軍委政治部第三廳工作,任中校教員。這一時期,關夢覺先後在《反攻》半月刊上發表了《東北對日本侵略者的牽制力》、《在侵略戰爭中東北軍急需資源對日本能夠有多大幫助》、《抗戰中的城市與鄉村》、《日寇榨取東北經濟的新階段》、《論日寇“以戰養戰”的新陰謀》等抗日救亡的文章,着重從經濟上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本質。同年10月,武漢淪陷前夕,他參加了由武漢一部分文化界進步人士如錢俊瑞、曹荻秋、胡繩、臧克家、姚雪垠等同志組成的第五戰區文化工作委員會,到襄樊,老河口一帶去搞文化宣傳工作。1939 年春,文委會被蔣介石強迫解散。5月,關夢覺經西安赴重慶,任《時與潮》雜誌社編輯。這是一個國際問題的翻譯雜誌,由外國進步學者剖析日、德兩國經濟矛盾的文章,如《日趨嚴重的日本財經危機》、《歐戰對日本經濟的影響》、《當前德國經濟危機》等。同時,他還聯合有進步傾向的編輯梁純潛、吳一凡同志利用金長佑先生對共產黨的同情和支持,掌握了《時與潮》編輯部的實權,並把此刊物逐步拉向左轉:一是控制了選稿方向,儘量選擇一些進步文章;二是寫若干國際時事短評,宣傳反法西斯戰爭的大好形勢,堅持把抗戰進行到底。
1941年3月,關夢覺攜帶全家,離川至豫。在洛陽,中國工業合作協會晉豫區辦事處主任孟用潛任命他為“工合”晉豫區經濟調查員,他寫成《洛河下游的手工紡織業》一文,約5萬字,用“工合”名義刊印。1942年春,他對魯山的絲綢業進行了調查,並寫成調查報告,在《戰地工會》上發表。同年秋,他對豫西災區農民的慘狀進行調查,調查報告在桂林出版的《中國工業》上發表。
此時,他應河南大學(當時已由開封遷到嵩縣潭頭)的邀請,到河南大學任副教授,講授政治經濟學和中國經濟的問題,除講課外,他還應邀作過一些大型的學術報告,受到同學們的歡迎。當時年僅 29歲的關夢覺已被尊稱為“老教師”了。在河南大學期間,他結識了河南學術界的一些知名人士,如嵇文甫教授、王毅齋教授等,並和一些進步同學建立了親密的聯繫。1943年1月,關夢覺離開河南到西安。他先是在國民參政會經濟建設策進會西北區辦事處任總幹事,對當時國民黨統治區極其嚴重的經濟問題,特別是通貨膨脹、物價飛漲等問題作了一些調查。半年後,他離開“經策會”,被國立河南大學和陝西商業專科學校同時聘為教授,講授政治經濟學、國際貿易、經濟地理等3門課程,每週9至12學時,還要給同學們作課外講演,頗受歡迎。他在“商專”一直工作到1946年4月回東北時為止。在此期間,他又於1944年冬兼任了《秦風工商日報》聯合版主筆,每隔一天寫一篇關於經濟問題和國際問題的社論。並在國立河南大學《中國時報》連續發表《論戰後經濟的發展》《原子彈時代的世界經濟》、《經濟建設與經濟復員》等論文。
1946年10月,關夢覺輾轉進入東北解放區。先後任東北行政委員會社會調查所副所長。嫩江省(後改為黑龍江省)教育廳長,直到1950年3月離開為止。在此期間,他除寫了教育方面的論文和調查報告之外,還翻譯了一本揭霞繭美壟斷諮本在戰爭期間同德。日法西斯勾結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秘錄》.1948年出版。1950年3月,他調到瀋陽任民盟東北總支部秘書長,兼任東北人民政府監察委員,被評為高教2級。在這段時間裏,他曾寫了不少有關經濟學方面的論文在報刊上發表,並翻譯了英國著名經濟學家約翰·伊頓的《政治經濟學教程》、《英國經濟問題》兩書。
東北大行政區撤銷後,關夢覺重返教育崗位。30多年來曾任東北大學(後改稱吉林大學)經濟系教授、系本仟,講授政治經濟學、世界經濟和《資本論》等課程。同時,他還兼任學校社會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主編《吉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此外,他還擔任了民盟吉林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政協常委、吉林省經濟研究所所長,吉林省經濟學會理事長、吉林省社聯副主席等職務。1954年9月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他在《吉林大學學報》、《新建設》、《經濟研究》、《紅旗》雜誌等刊物上發表論文數十篇,並在吉林、遼寧、上海等地出版社出版了學術著作。“文革”中慘遭迫害,但他的革命精神未衰,他始終堅信馬列主義。1973年,他從農村返回學校,在非常困難的條件下,堅持寫成了《美國跨國公司》一書,由於“四人幫”的文化專制主義,不得不採用集體編寫的名義,於1975 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粉碎“四人幫”後,年近古稀的關夢覺教授又煥發了革命青春,他懷着願為四化“奮餘年”的一顆“丹心”,在短短的幾年裏,又寫了關於按勞分配、價值規律、經濟管理體制改革、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生產資料生產優先增長,實踐是檢驗經濟理論和經濟政治的唯一標準,以及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等方面的論文數十篇,在《經濟研究》專輯、《社會科學戰線》《世界經濟》等刊物和報紙上發表。1978年至1979年,他應邀參加了《政治經濟學辭典》和《世界經濟》(教育部統編教材)的審稿、定稿工作。關夢覺教授除了經常參加國內經濟學界的有關學術會議,應邀去外地作學術報告,為吉林省有關部門提供經濟政策方面的建議外,還主持接見了來自西歐、北美和日本等國的經濟學家,同他們進行了國際間的學術交流,並數次參加了國際世界經濟討論會。1990年因病逝世。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