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關係藝術

鎖定
"關係藝術"(relational art)或“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由法國藝術評論家和策展人尼古拉斯·布瑞奧德(Nicolas Bourriaud)於20世紀末提出,其旨在為藝術實踐呈現的一種模式或趨勢做出總結。最初,關係藝術指的是以臨時的環境或事件為載體,觀眾可通過參與的方式理解藝術家創作理念和目的的藝術形式。相對於作品的材料、內容和表現手段,作品和觀眾的互動以及觀眾的親身體驗顯得更為重要。儘管批判性地講,“關係藝術”這個定義因過於開放而顯得有些模糊,但它強調了藝術和社會相遇(social encounter)的關係,並將其重要性放在了藝術作品本身之上 [1] 
中文名
關係藝術
外文名
relational art
外文名
relational aesthetics
別    名
關係美學
提出者
尼古拉斯·布瑞奧德

關係藝術概念簡述

尼古拉斯·布瑞奧德在1998年出版的專著《關係美學》中,正式提出了致力於研究“關係藝術”現象的“關係美學”這一新的藝術理論。在這本書中,波瑞奧德把“關係美學”定義為:“評判以表現、製造或者推動人的關係為基礎的藝術作品的美學理論。”他認為,“關係藝術”現象中的藝術家並不因為形式、主題或是圖像相互關聯,把他們聯繫在一起的是他們的理論共識: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他們作品的共同特徵是探討社會交換的方法、美學經驗上的相互作用、不同的交流過程以及個體與羣體之間的關係。 [2] 

關係藝術展覽“接觸:從1990年至今的關係藝術”

尼古拉斯·布瑞奧德 尼古拉斯·布瑞奧德
2002年的秋天,聖弗朗西斯科藝術學院推出了一個名為“接觸:從1990年至今的關係藝術”(Touch:Relational Art from the1990’s to Now)的展覽,集中了“關係美學”旗下的主要藝術作品。參展藝術家包括安吉拉·布洛克(Angela Bulloch)、利亞姆·吉利克(Liam Gillick)、菲利克斯·剛薩雷斯-託雷斯(Felix Gonzalez-Torres), 約瑟夫·格里高利(Joseph Grigely)、詹斯·哈寧(Jens Haaning)、克里斯汀·希爾(Christine Hill)、卡斯滕·霍勒(Carsten Höller)、喬治·帕多(Jorge Pardo)、安德里亞·吉泰爾(Andrea Zittel)和裏克力·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等人。與其他多數當代藝術展引起的轟動相比,“接觸”展的內容相當温文而雅,沒有任何有意為之的挑釁性,但是這一展覽在藝術界還是相當引人注目的。布瑞奧德通過“接觸”展做了兩件雄心勃勃的事:第一,他大膽地概括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當代藝術的總體面貌,並把他本人捕捉的一個縮影命名為“關係藝術”。第二,他側重於處理當代藝術在有關公共和私人空間的根本性問題上所展示出的藝術與社會的相互關係,使有關“關係美學”的探討深入到藝術展覽制度之中。 [2] 
布瑞奧德的展覽試圖把美術館轉化成為一個更具社會性的公共場地,一個大眾聚會的場所,參與者的感受在其中變得更重要。布瑞奧德認為展覽有兩種方式:一種像是一個珠寶箱,向人展示其中的寶物,就像傳統的博物館;另一種像一個開放的市場,所有的東西都是可移動的,可隨意改變。在他看來,一般的博物館或者美術館與銀行、企業和政府機構的辦公大樓一樣,以朝九晚五的時間規律運作,早已不能適應展示當代藝術的需求。當代藝術強調的是它的娛樂功能,因此展覽場所應該更像吸引年輕人的劇場或是俱樂部。 [2] 

關係藝術相關藝術家及作品

藝術家
作品
作品分析
安德里亞·吉泰爾(Andrea Zittel,1965—),美國藝術家。
《陷阱牀》,1995—2002 《陷阱牀》,1995—2002
《陷阱牀》(A-Z Pit Bed)用木頭和地毯鋪成,從上面望下去,它的形狀像一個沒裝水的平面浴盆,人們可以在這一小塊地方隨意地休息。儘管這個所謂的牀造得很細緻,像是一個可以放在會客廳的傢俱,甚至還配有似乎可以放東西的擱板,但是它卻沒有明確的功能。吉泰爾並不想提供給我們如何運用它的方式,她把這個古怪的裝置放在那裏,讓我們自己去體驗、觸摸,讓觀眾自己想象並製造成自己想要的東西。 [2] 
裏克力·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1961—),出生於阿根廷,泰國藝術家。
《無題,免費》,1992 《無題,免費》,1992
藝術家將畫廊改造成廚房(等比重現真實場景),並免費提供米飯和泰式咖喱。藝術家與藝術機構合作重現了生活中的場景,工作人員每天從中午到下午3點的工作內容是為觀眾準備和提供食物。在這個看似簡單的作品中,藝術家邀請參觀者以一種更為社交的方式參與到當代藝術的創造中,從而拉近了藝術家與觀眾的距離。 [5] 
菲利克斯·岡薩雷斯- 託雷斯(Felix
Gonzalez-Torres,1957—1996),古巴裔美國藝術家。
《無題:槍殺》,1990 《無題:槍殺》,1990
《無題:槍殺》展示了像刀切般整齊的複印紙立方體,460張紙上印有一週內在美國境內被槍殺的所有死者的信息。每一張紙上印有死者的名字、年齡和死亡原因。藝術家用極少主義的形式象徵隱形的身體。他請觀眾拿走這些紙張,關汪槍擊暴力事件和被習以為常的各種非正常死亡。通過請觀眾帶走自己作品的一部分,藝術家表達了一種坦誠的態度,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最廣泛的傳播,打破公共和私人空間的界限,真正把藝術帶到畫廊之外。 [4] 
提諾·賽格爾(Tino Sehgal,1976—),德印混血藝術家、編舞家,出生於英國,居住於柏林。
《這樣的變奏》,2019 《這樣的變奏》,2019
觀眾在近乎全黑的場地裏,逐漸適應室內的環境、氣氛、聲音和場景,最後融入其中,參與到與20位演出者共同歌唱、舞蹈、拍手、跳躍和對話的遊戲之中,在一種純粹的聲音和空間的情境中,經歷着一個我看、我被看、我看着我被看的過程,也就是從被人看到看別人、從看不見到看見、從不自知到自知的各種變化,體驗着恐懼、摸索、探知、釋然、欣喜、激動等種種心理情感,彷彿濃縮了一個人在不同社會環境下的各種感知。賽格爾的作品類似於舞台劇,卻在美術館展出。它們存在於特定的時空之中,構成了接受者、觀眾和參與者的共同記憶。 [3] 
瓦妮莎·比克羅夫特(Vanessa Beecroft,1969—),意大利藝術家。
《無題》,1999 《無題》,1999
比克羅夫特的作品主要以表演為基礎,她通常將女模特塑造成“活的”藝術品,這些藝術品既是人,也是物;既是靜態的,又是動態的。比克羅夫特的大部分作品都源於她與飲食失調症的抗爭,她不斷探索當代文化中的身體形象和女性氣質問題。在觀看這些作品時,觀眾會與那些通常只出現在時尚攝影中的模特發生真實的相遇。 [6] 

關係藝術對“關係藝術”的批判

關係藝術自提出以來就招致很多爭議,即便在這個詞已經被藝術界正式接受的當下,其含義仍時不時遭受挑戰。首先,即便是那些通常被貼上“關係藝術”標籤的藝術家,也從未完全接受過這個概念。其次,不同的“關係藝術家”在視覺語言和政治傾向上有很大的差異,而在分析特定的作品時,其是否屬於關係藝術也常被認為沒有確定的標準。另外,以克萊爾·畢曉普(Claire Bishop)為代表的許多藝術評論家認為,關係藝術在提倡表演性、開放性、摒棄烏托邦幻想、關注真實和存在的同時,卻在鼓勵藝術家們維持現狀,而不是解決後現代主義社會的重大問題。他們沒有為改善社會關係做出努力,而是妥協地待在舒適區。用米歇爾·德·塞爾託(Michel de Certeau)的話來説,這些藝術家是在特定的環境下使用“策略”的人,但卻不是試圖制定“策略”的人。 [7-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