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閻錫山日記

鎖定
《閻錫山日記》是2011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閻錫山。這是一本走進閻錫山內心世界而求證其成敗經驗,探尋民國人物大事機緣,遙望民國政經風雲變幻的最佳讀物。
中文名
閻錫山日記
別    名
山西王三十八載治晉心得
作    者
閻錫山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7月
頁    數
276 頁
定    價
34 元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10809859

閻錫山日記內容簡介

一手提桿秤,一手拿算盤,閻錫山為何能執掌山西長達38載?被蔣介石兩度譽為“模範省長”,其為政、處事有何過人之處?政壇“不倒翁”的智慧格言,何以讓賈樟柯、馮侖傾服不已?
人稱“山西王”的閻錫山軍政之餘,勤於著述,這本1931—1950年間的日記,多由閻本人於每日晨起洗漱時口述、秘書筆錄而成。閻錫山説:“記事是為自己留痕跡,記理是對人類作貢獻,我不願為自己留痕跡,願對人類有所貢獻。”他的日記多為做人、處事、為學、為教、為政的心得感想。閻錫山曾經商、習武、留洋,而一生服膺儒學,日記中精闢格言處處可見,洵為一代“山西王”的智慧語錄。 [1] 

閻錫山日記作者簡介

閻錫山(1883—1960),人稱“山西王”,字百川,號龍池,山西五台縣河邊村(今屬定襄縣)人。1911年10月領導辛亥太原起義並獲得成功,被推選為 山西都督,後歷任山西省省長、太原綏靖公署主任、山西省主席等職,執掌山西達三十八載。1949年太原解放後,出任遷往廣州的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院長,兼國防部部長,12月隨國民黨退守台灣。卸職後避居陽明山著述至去世。
原文摘要
一份沒帶走的日記
作為中國現代史中的重要人物,閻錫山記日記的習慣頗奇特,他幾乎不記事,而是“不記事而記事之理”。他以為:“記事是主觀的,記理是客觀的,記事是為自己留痕跡,記理是給人類貢獻準繩。”
於是,整整16本,都是各種各樣的“閻氏格言”,文白間雜,有時寥寥數筆,有時卻能寫上一兩千字。
“不慎於初,必悔於終”,“跳出陷阱,始可以入坦途”,“柄不在手,轉不由己”,“物質過乏則朽志,物質過量則放志”……對於這項用不同的語言來重複前人智慧的工作,閻錫山幹得樂此不疲,從1931年到1938年,每日不輟,以後因戰爭形勢吃緊,才有所鬆懈。
在日記中,既有對資本主義評價等玄遠命題,也有生活中的俗理,甚至還有山西土話“做甚悟甚”。
立德立功立言,這是舊時代知識分子的最高理想,閻錫山顯然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尋找自己的歷史定位。那麼,在日記中,究竟能看到一個怎樣的閻錫山?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説,它的價值何在?
為此,《北京晨報》記者獨家專訪了山西省地方誌辦公室黨組書記、山西大學博士生導師李茂盛,李先生曾在山西省黨史研究室工作多年,很早就接觸了這些日記,併為它的公開出版做了許多工作。在他看來,這一文獻不論是對研究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和民國山西史,還是對研究閻錫山本人的思想,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閻錫山的日記分正本副本,留在大陸的是正本,他逃跑時很匆忙,飛機上空間有限,所以沒拿,而副本在他秘書手中,被帶到台灣
這份日記從1931年記到1946年,閻錫山後來也寫日記,並在海外出版,比留在大陸的內容要多。
閻錫山每天早晨起來,利用吃飯前的時間,一邊洗臉,一邊向秘書口授日記,主要是談感想,記錄在宣紙裝訂的本上,很精美。
日記的出版
太原解放後,這些日記被省公安廳保存,當時工作重點是鎮壓反革命,它被當成重要檔案,其實裏面沒記錄與現實相關的內容,否則閻錫山走的時候,早將它銷燬了。但在當時的氛圍下,也沒人敢過問這件事。直到1952年被發現,保留在省公安廳檔案館,時任中共山西省委副書記王世英批示:“作個註釋,以為以後研究歷史者之佐證。”
然而,“註釋”工作一直沒能進行,在當時人們的視野中,閻錫山是反動人物,不敢碰。“文革”期間,這件檔案得到保存,但知道的人已不多。
改革開放後,這些日記轉交省委相關部門保存。1986年,李蓼源先生多方奔走,他曾任閻錫山的秘書,但是小秘書,後投向革命,曾因“共黨嫌疑”被國民黨逮捕入獄。他就註釋日記一事請示當時的省委書記李立功,得到支持,便集中了多位專家,成立辦公室。經過2年努力,於1988年10月註釋完成,卻無處發表。1991年10月26日,薄一波同志指示:“閻已是歷史人物,看看他的日記,不難想到他的為人。”這樣才內部印刷了一批。
隨着人們對歷史認識的不斷深入,這些年來,蔣介石、張學良等人的日記在大陸先後公開出版,今年,閻錫山日記也終於獲准公開出版。歷盡曲折,閻錫山的日記終於出版了。從1952年它浮出水面,歲月已翻過將近一個甲子。
蔣的日記中,“反共”的言論比較多,相比之下,閻的日記卻幾乎沒有這方面的內容,甚至連當時國民黨常用的“共匪”、“毛匪”等罵人字眼,閻錫山也一概不用,最多隻是記一筆“毛澤東擾進”。
這與閻錫山教育背景有關,他從小受儒家影響教育,有很深的程朱理學的功底。在日記中,他對國民黨中一些同僚也提出批評,但都非常隱晦。
值得重視的抗戰文化
《閻錫山日記》公開出版,我認為有兩大價值。
首先是史料價值,雖然他的日記寫的都是感想,但人只有感於事才能發於情理,可以根據當時事件發生的背景參照閲讀,此外日記中也記錄了一些具體事情,以及對一些歷史人物的評價,是我們解讀歷史的重要佐證。
第二是文化價值,它比較全面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人對事物的認識,抗戰存在着抗戰文化,這個文化有統一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其中的內涵,需要我們更深入地去研究。
閻錫山畢竟是歷史上一個重要人物,他在山西統治時間長,此外他很有特色,也做過一定貢獻,對此我們應堅持唯物主義者的立場,實事求是地説出來,也無妨。陳輝/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