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閻相師

鎖定
閻相師(1700年-1762年),錦蘇,又字渭陽,甘肅高台縣鎮夷堡(今甘肅省高台縣羅城鄉天城村)人。清朝中期將領。 [11] 
閻相師弱冠之年投軍從戎。曾任瓜州營參將、金塔寺協副將、肅州鎮總兵等職。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屯駐巴里坤。追捕吐魯番回部叛亂封建主莽噶裏克,屯駐吐魯番。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升為肅州鎮總兵,授領隊大臣,討伐參與阿睦爾撒納叛亂的霍集佔,征戰庫車拜城阿克蘇等地,屢建戰功。次年授安西提督,又調甘肅提督,並赴烏魯木齊辦理屯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受詔進京,加功三等,以功臣身份繪像於紫光閣。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因病奏請解任,奉旨得食全俸,同年病逝。獲贈太子太保諡號“桓肅”。 [2]  [7] 
閻相師作戰勇敢,擅長武略。臨陣指揮,皆如其策。 [7]  他活躍於雍正、乾隆年間,曾參加討伐厄魯特阿睦爾撒納及回民領袖霍集佔之戰爭。乾隆帝稱讚他“從徵戈壁,威行葱嶺之西;躍馬崦嵫,勳策凌煙之上” [4]  ,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全    名
閻相師
別    名
閻桓肅
閆相師
錦蘇,又字渭陽
諡    號
桓肅
所處時代
清朝中期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甘肅高台縣鎮夷堡(今甘肅省高台縣羅城鄉天城村
出生日期
1700年
逝世日期
1762年
主要成就
長年征戰西陲,參加討伐阿睦爾撒納、霍集佔叛亂
最高官職
甘肅提督太子太保(贈)

閻相師人物生平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七月二十七日,閻相師生於甘肅高台一個官宦家庭。 [6]  先世為湖北襄陽人。 [7] 
雍正七年(1729年),由行伍把總,效力西路軍營,升千總
乾隆七年(1742年),遷提標左營守備。
乾隆九年(1744年),遷大同協都司。
乾隆十年(1745年),調安西城守營。
乾隆十二年(1747年),遷涼州鎮標中軍遊擊。安西提督李繩武,以閻相師久在口外,熟悉夷情,奏留本任,遇缺候補。
乾隆十四年(1749年),補安西提標前營。
乾隆十七年(1752年),署瓜州營參將。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隨巴里坤辦事大臣雅爾和善,討伐厄魯特降人勾結沙俄分裂祖國的叛亂,機智靈活,用兵神速,立殲敵眾四千餘。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二月,遷金塔寺營副將。五月,管理吐魯番屯田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提升為肅州鎮總兵,三月,賜花翎。隨同靖逆將軍雅爾和善討伐參與阿睦爾撒納叛亂的霍集佔,征戰庫車、拜城、阿克蘇等地,屢建戰功。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授安西提督。是年九月調甘肅提督。十一月將軍兆惠奏令移駐庫車,諭赴烏魯木齊辦理屯田。後朝廷念其隨徵多年,戰績顯赫,且大兵業已凱旋,傳諭以內地總兵中派員更換。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相師受詔進京,賞賜銀兩,加功三等,命圖形紫光閣 [7]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閻相師因病奏請朝廷獲准,退職回家休養。因他在職時戰績卓著,雖已解甲,朝廷特例讓他享受全俸,是年因疢疾病逝 [5]  ,享年六十四歲 [6]  。為表彰閻相師身前功績,乾隆帝加贈他為太子太保,諡號“桓肅”,並賜白銀一千兩辦理喪事,御旨樹碑撰文,將其事蹟立傳,載入國史。 [1] 

閻相師主要影響

夜襲沙克都爾曼濟: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十二月,巴里坤辦事大臣雅爾哈善謀誅厄魯特降人沙克都爾曼濟。下大雪時,閻相師領兵五百人,假稱迷路,借宿於沙克都爾曼濟軍營之中。當夜襲殺沙克都爾曼濟,殲其部眾四千餘人。不久,偕副將醜達領兵千人赴魯克察克會同額敏和卓驅逐回酋莽阿里克。
平定大小和卓之亂: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朝命雅爾哈善為靖逆將軍率兵萬餘人進攻庫車,打響了平定大小和卓木分裂叛亂的戰爭。閻相師被授予領隊大臣,領綠旗兵隨靖逆將軍雅爾哈善平定小和卓霍集佔。霍集佔任用其親信阿卜都克勒木為伯克,駐守庫車城。阿卜都克勒木的假投降激怒了雅爾哈善,於是雅爾哈善下令攻城。戰爭十分激烈,於是雅爾哈善下令攻城。戰爭十分激烈,激戰兩日,清兵未獲優勢,閻相師身先士卒冒着箭雨飛石攻打東門,未能攻克。第二天,他又帶領幾百人攻打南門,埋伏在城外的敵人尾隨其後,城內的敵人開門衝出,前後夾攻閻相師軍。閻相師腹背受敵,卻毫不畏懼,披堅執鋭所向披靡,敵軍莫敢阻擋,終於帶兵衝出重圍,但他也被流石所傷。一個月後,霍集占親率援軍支援庫車,雖被打敗,但霍集佔進入了庫車。後來霍集佔又從庫車突圍。雅爾哈善因此被逮京議斬。閻相師的英勇和血性在這次戰鬥中得到又一次的展示了。雖然主帥被問罪,但絲毫也沒有影響他的戰功。清軍追擊霍集佔,佔領了阿克蘇。定邊將軍兆惠留閻相師率綠營兵八百人駐防阿克蘇城。閻相師的駐守為兆惠建立了一個穩固的後方。兆惠一路追擊霍集佔,許多城邦望風而降。這讓兆惠產生了輕敵思想,連乾隆也認為“回部各城迎降相繼,大功可計日而成”。但是霍集佔固守葉爾羌將近倆月,兆惠兵少,只好調集援軍。閻相師又帶兵來到了前線,參加了葉爾羌之戰,攻擊敵人的要害之地。經過艱難的黑水血戰,經過呼爾璊大捷,經過和闐之戰,大小和卓木狼狽西逃,清軍佔領了喀什噶爾和葉爾羌。閻相師因戰功被授予安西提督,率軍駐防喀什噶爾。

閻相師歷史評價

乾隆帝:
  • 閻相師效力戎行,備著勞績,克勝專閫之寄。 [10] 
  • 素嫺武略,從任戎行。生長秦中,悉邊陲之形勢;奮身卒伍,有專閫之規模。方協鎮於平涼,韜鈴益展;逮建牙於湟隴,揚歷恆多。屬回部之歸誠,佐軍營而宣力。從徵戈壁,威行葱嶺之西;躍馬崦嵫,勳策凌煙之上。 [4] 
劉爾炘:“關西出將,自古所稱。將材固眾,德器難能。唯我閻公,夙著神武。豈知其人,不徒暴虎!血性男兒,首重事親。為手為足,與我一身。由親及遠,族黨相鄰。人我懷抱,涵之如春。嗟嗟乾坤,往往解紐。萬里塵沙,禽驚獸走。元戎上將,崛起羣雄。旌旗所過,邨落每空。行師若此,制行可想。我為此銘,以告天壤。天山之東,靈秀所釀。曾有人焉,是英雄榜樣!” [7] 
趙爾巽等:
  • 相師軀幹修偉,有至性。既貴,念親不逮養,每食泣下。得俸與兄弟,不問出入。所居鎮夷堡地萬畝,為濬渠灌溉,數百家利賴之。 [1] 
  • 從兆惠、富德討霍集佔有功諸將校,若瑚爾起、愛隆阿殲敵搴旗,見於詠歌,厥績懋焉。舒明逐叛拊降,以勞受爵。福祿、努三與呼爾璊之役,齊裏克齊佐色勒庫爾之戰,相師助庫車之圍,伊柱收伊西洱之降,錄功皆居最,抑亦其次也。 [1] 

閻相師軼事典故

據傳。在閻相師年輕時,甘州領兵頭領阿爾旗善曾在夢中看見一隻猛虎站在鐘鼓樓那口大鐘下打更,之後直向他撲來。阿爾旗善,嚇得魂不附體。夫人忙喚醒阿爾旗善。阿爾旗善醒後,即刻派人到鐘鼓樓查看情況,鐘鼓樓一切如故,只見剛敲過鐘的閻相師正在樓上巡視。天明以後,阿爾旗善親見相師。見其軀幹修偉,體魄強健,目如銅鈴,談吐清朗,且有報國之心。阿爾旗善暗自思忖道:“此國之虎將也!”遂準相師入伍。 [11] 
閻相師官高位尊,顯赫之際,同僚有勸他棄糟糠之妻而納小妾者,被他直言謝絕。閻説:“吾豈敢忘貧賤時乎,況吾既以身許國,又焉敢以聲色自累乎?”他為官期間,生活儉樸,在地方興修水利,發展農業,調理民事糾紛,規勸遊手好閒之輩,德高望重,深受鄉里尊重,他個人所得俸祿,除養活家小外,常扶持興辦學校,發展地方事業。 [9] 
又以孝悌著稱,孝順母親,與兄弟關係和睦,“家事一委於弟”。 [8] 

閻相師人際關係

閻相師的曾祖父閻維,原是明代萬曆年間湖北的貢生,受朝廷委派,出任高台鎮夷所(今正義峽)千户,爾後世居高台,閻相師的父親閻僕,生子三人:閻相尚、閻相師、閻相悦。
配偶:武夫人,繼配顏夫人、張夫人。
兒子:閻御璋,武夫人出,以武舉官陝西略陽營遊擊;閻佩璋,張夫人出,武生。
孫子,閻溥(以武生歷官至金塔寺都司)、閻澍(以武生從戎)、閻灃(以武生從戎)、閻汶(字齊川,邑增生),皆閻佩璋出。
曾孫:閻須友,閻須恭,閻須敬,皆閻汶出。
以上內容主要參考資料 [7]  [11] 

閻相師後世紀念

  • 墓址等
閻相師墓位於甘肅省高台縣羅城鄉天城村閻家峽北100米處,墓地周圍環山,瑩墓為石頭所壘,內有封土8座,是閻相師一族明、清兩朝家族墓地。墓地南面樹碑樓,青磚構築,磚雕斗拱,歇山頂,內嵌乾隆帝御賜“御賜閻相師祭葬碑”。 [4]  當地還有閻相師的府邸閻府及相關碑樓。 [3] 
甘肅省蘭州市五泉公園太昊宮一室有光緒十九年(1893年)劉爾炘撰“原任甘肅提督閻桓肅公神道碑銘”,碑額缺。 [7] 
  • 畫像
乾隆帝特命宮廷畫師為功臣繪製畫像,並懸掛在中南海紫光閣,1900年庚子國變紫光閣慘遭洗劫,功臣像從此流散,其中《領隊大臣甘州提督閻相師》 現收藏於日本奈良大和文華館。
參考資料
  • 1.    《清史稿·卷三百十六·列傳一百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2-24]
  • 2.    蒲開夫,朱一凡,李行力 主編.新疆百科知識辭典:陝西人民出版社,2008-11:752
  • 3.    凱旋 責任編輯;陶玉樂,丁建蘭.金塔歷史文化叢書 名人足跡:甘肅文化出版社,2018-06:6
  • 4.    李惠芬,李發國 著.高台民間小調研究:甘肅人民出版社,2016-04:19
  • 5.    《御賜閻相師祭葬碑》:“何期疢疾,奄逝忽聞。”(參見李惠芬,李發國著,高台民間小調研究,甘肅人民出版社,2016.04,第20頁)
  • 6.    《果齋續集·原任甘肅提督閻桓肅公神道碑銘》:公生於康熙三十九年七月二十七日,卒時年六十四。(參見漆子揚撰;武新裏釋,劉爾炘集校釋 上,甘肅人民出版社,2018.12,第248頁)
  • 7.    漆子揚 撰;武新裏 釋.劉爾炘集校釋 上:甘肅人民出版社,2018-12:247-249
  • 8.    《果齋續集·原任甘肅提督閻桓肅公神道碑銘》:公篤於孝友,微時負薪養親。既貴,念祿不逮養,每食輒泣下。太夫人之喪,公時為瓜州營參將,統制以邊防重要,不許去官。公號泣轅門,兩目盡血。軍吏僚佐皆惻然,為之代請,因得歸殯葬,哀毀幾滅性。服官數十載,所得俸與兄弟共之。家事一委於弟,無毫毛計較心。至今,鄉間間遇有兄弟爭論財產者,父老輒舉公以愧化之。(參見漆子揚撰;武新裏釋,劉爾炘集校釋 上,甘肅人民出版社,2018.12,第248頁)
  • 9.    《果齋續集·原任甘肅提督閻桓肅公神道碑銘》:公忠勇,性成言動,不苟貴。後有勸其納妾者,日: “吾敢忘貧賤時乎?況吾既以身許國,又敢以聲色自累乎?”每食必設豆粥,着衣履必質樸。嘗以巡閲便道省墓,裏之人睹儉素風規,羣相驚歎,每藉以訓飭子孫。然設義塾,置義田,賙族黨舊侶之貧乏,又未嘗少吝。為鎮夷堡築壩浚渠,尤慨輸巨金,鄉農利賴。今猶稱其地為閻家河灣雲。(參見漆子揚撰;武新裏釋,劉爾炘集校釋 上,甘肅人民出版社,2018.12,第248頁)
  • 10.    高宗純皇帝實錄 卷之六百五十二 乾隆二十七年 正月 六日 2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03-08]
  • 11.    張志純,王愛琴 著.高台史話:甘肅文化出版社,2009-07:71-7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