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閭河

鎖定
閭河,淮河河南省段的支流,在河南省東南部。原名驢河,後人因“驢”字不雅,諧音為閭河,後又稱呂河。1982年複名閭河。 [3]  發源於河南省正陽縣城南4公里的和尚塘,自西北向東南流,經正陽縣、息縣、在淮濱縣的長陵集附近注入淮河。河長103公里。流域面積898平方公里。較大支流有蓮花港、界溝、敞口港等。 [3] 
幹流上游有漢代修建的引水工程廣豐陂,因其常年碧水環繞,故名廣豐浸碧,為息縣古代八景之一。 [8]  1950年代末在"廣豐陂"舊址上建成閭河水庫。總庫容340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1萬畝,其中自流灌溉面積4000畝。 [2]  [5]  2023年,在河口右側淮河息縣界建成閭河口港,為淮河上游第一港。 [13] 
中文名
閭河
別    名
驢河、呂河
所屬水系
淮河支流
地理位置
河南省東南部 [1] 
流經地區
河南省正陽縣、息縣、淮濱縣 [1] 
發源地
正陽縣城南4公里的和尚塘 [1] 
主要支流
蓮花港、界溝、敞口港
河    長
103 km [1]  [3] 
流域面積
898 km²
平均流量
2.389億立方米 [1] 
河    口
河南省淮濱縣的長陵集東側息縣淮濱交界處

閭河名稱變遷

閭河,原名驢河。傳説,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倒騎毛驢至正陽境內,下驢觀景時,把毛驢縻在橛子上。驢乘主人入睡,連同橛子掙脱出來,往東跑去,找靈芝仙草吃,所經之處,縻驢橛子劃出一道彎曲的小河,後人稱之為驢河。因“驢”字不雅,諧音為閭河,後又稱呂河。1982年複名閭河。 [3] 

閭河幹流概況

閭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閭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閭河,發源於正陽縣城南4公里的和尚塘(城郊鄉魏莊 [6]  ),自西北向東南流,經正陽縣、息縣、在淮濱縣的長陵集附近注入淮河。河長103公里。 [3]  流域面積合計898平方公里。 [4]  [6]  [10] 
正陽縣境內,閭河源於縣城南4公里和尚塘。河牀泥質。自何樓以下,河牀漸寬、漸深,向東南流經閭河店、柳台寺、王勿橋、下閭河、曹樓,到西嚴店傅壩入息縣境。縣境內長53公里,流域面積356平方公里。有21條支溝注入,是正陽縣中部低窪易澇區域的排水骨幹河道。 [4] 
閭河在正陽縣楊店段 閭河在正陽縣楊店段
息縣境內,閭河經正陽縣西嚴店至傅壩進入息縣境。流經白土店、東嶽、張陶、包信、小茴店、長陵6地,在長陵鎮(左岸為淮濱縣蘆集鄉 [10]  )長陵集東匯入淮河。境內長48公里,河牀平均寬75米,流域面積476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蓮花港。 [6] 
閭河在息縣包信鎮甕莊段河 閭河在息縣包信鎮甕莊段河
淮濱縣境內,閭河為該縣與息縣界河,自防胡鄉前鄭莊入境,由西北向東南流經防胡、新裏、蘆集三個鄉,在蘆集鄉匯入淮河。境內長22.7公里,河牀平均寬65米,流域面積85平方公里。西岸屬息縣。 [10] 
閭河下游息-淮界河段 閭河下游息-淮界河段
閭河在息縣長陵鄉匯入淮河 閭河在息縣長陵鄉匯入淮河

閭河水文特徵

閭河屬季節性河流,上游原河道最大泄水流量120立方米/秒。遇大雨、連陰雨,中下游河水溢出河牀,淹沒農田。流域內8個鄉,30餘萬畝耕地,由於積水不能及時排出,農作物常遭漬澇而死。尤以屈園以下至人息縣境段為甚。1950年代末整治後,流量由130至150立方米/秒加大到400至450立方米/秒。 [4] 

閭河主要支流

閭河支流有蓮花港、界溝、敞口港等,蓮花港為較大。
蓮花港,發源於彭店鄉方圍孜村的鄒裏園,流經彭店、白土店、張陶、東嶽4個鄉,在東嶽鄉劉灣村的張板橋匯入閭河,全長33公里。平均港口寬40米,港深4米,流域面積184平方公里。 [7] 

閭河治理開發

閭河幹流治理

  • 正陽縣段
1964年12月5日,正陽縣組織王勿橋、閭河兩社1.5萬名民工,治理柳台寺至屈園段,計36公里。1965年2月竣工。治理後,柳台寺至萬安段,河牀底寬13至18米,以下寬21至28米。泄水量:柳台寺至王勿橋段,由50至70立方米/秒,增大到135立方米/秒;王勿橋至屈園段,由90至110立方米/秒,增大到175立方米/秒。1973年11月至1974年5月,第三次治理。此次按除澇三年一遇,防洪20年一遇標準設計,進行全線治理。自閭河水庫以下至傅壩53公里工地,投入4.5萬名民工,完成土566萬立方米(王勿橋以下加築堤防),總投資290.24萬元。治理後,閭河流域漬澇災害大大減輕。 [4] 
  • 息縣段
閭河息縣段沿河低窪易澇地區有31個行政村、154個村民組,10.9萬畝耕地。閭河為平原河流,落差小,泄洪能力差,每遇大雨上流下滯,窪地積水,使沿閭地區經常遭受洪澇災害。建國後,先後經過三次治理,提高了泄洪能力,釀災程度大為減輕。
1951年10月,潢川行署組織15人對閶河進行查勘測量。經行署治淮指揮部設計,按三年一遇除澇標準疏浚,20年一遇防洪標準建堤。12月施工,歷時20天,縣出民工1萬人,完成土方61萬多立方米,耗資糧85萬公斤。治理標準偏低,除澇效果不明顯。
1957年春,信陽地委決定第二次對閭河疏浚治理。由信陽專署治閭工程指揮所勘測設計,報經河南省水利廳淮委會批准,國家投資千萬餘元,按五年_遇除澇,二十年一遇防洪標準治理。3月18日全面動工,集正陽、平輿、汝南、新蔡、息縣、淮濱6縣民工計11.45萬人治閭,5月31日竣工。疏浚河道54.6公里,築堤頂寬3米,內坡1:2,外坡1:3。河道坡度1:2,築堤麼重1.55-1.57。共完成土方1076萬立方米,建橋6座,涵閘6座,磚石砌體4800立方米,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2776立方米。閭河經二次治理後,上游自正陽縣屈園起,下游至淮濱縣楊樓止,泄洪能力提高,對減輕洪澇災害起到明顯作用。屈園至施灣段河道,疏浚前平槽流量只通過80-130秒立方米,疏浚後可通過185-220秒立方米;未築堤前防洪流量只通過260-280秒立方米,築堤後可通過600秒立方米。涵閘22座,可控制面積13.8萬畝。由於所依據的設計洪水數據偏小,標準仍然有些偏低,面上排水系統及涵閘建築物不配套,楊樓以下河段未疏浚,河道彎曲淺窄,加之常受淮河頂託倒灌,洪澇災害仍未徹底治理。1973年信陽、駐馬店兩地區水利局聯合編報了《淮北河道治理工程擴大初步設計》,經省革命委員會批覆,息縣對閭河作第三次治理。
閭河第三次治理工程,分三期完成。除澇標準按三年一遇,防洪標準按二十年一遇,排澇涵閘及攔河閘按五年一遇設計,二十年一遇校核。治閭工程包括:幹流河道治理,閭河支流蓮花港的治理,界溝的治理,以及面上敞口港的治理。19 74年9月,縣建立閭河工程指揮部,進行勘察、測量、內業、放樣。翌年11月,破土動工,經三個冬春分三期完成施工任務,採取冬春突擊與常年專業隊相結合的方法,冬季完成土方工程,春季搞沙石備料,農忙時組織專業隊搞建築施工。至1977年,除張板橋工程外,全部竣工,疏浚河道68.44公里,其中閭河50.3l公里,蓮花港18.1公里。新築堤防4公里,加固險堤決口18處,堤頂寬3米,臨水邊坡1:3,背水邊坡1:2,一般堤高2-6米,堤腳距120-250米。治理支流敞口港20條,完成幹流攔河閘l座,排澇涵閘31座,公路橋2座,拖橋(即拖拉機過越橋)8座,其中蓮花港口6座;便橋4座,其中蓮花港1座。面上橋涵113座,排澇涵19座。共完成土方613.68萬立方米,砌石1.94萬立方米,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7371.74立方米。國家投資527.64萬元。可畜水225萬立方米,可灌農田1.5萬畝,並使15萬畝耕地提高了防洪除澇能力,減少了洪澇災害。 [9] 
  • 淮濱縣側
閭河於1952年開始築堤,1957年疏浚河道18公里,泄洪量由原來的250立方米/秒,提高到650立方米/秒,但是尚未達到防洪要求。1975年冬組織防胡、新裏、蘆集三個公社民工2萬人,對閭河再次進行取直河道和加固堤防工程,治理項目包括:經與正陽交界處的傅壩起到後劉營一段,開挖河道45公里,築新堤4公里,對舊堤防全部加固;新建、擴建、整修排澇閘16座;新建排澇涵閘18座;幹流新建、改建橋樑6座;面上支港建橋84座。共完成土方385.2萬立方米,砌體13,356立方米,砼及鋼筋砼2,077.5立米,用水泥1,889噸,鋼材158.4噸,木材1,062立米總共投資經費411.1萬元,補助糧食558.8萬斤。 [11] 
閭河堤防,位於閭河的東岸,北起新裏鄉的前鄭莊,南至蘆集鄉的中劉營,全長16.6公里。1952年開始築堤,築起的堤段長16.6公里.頂寬2米,邊坡1:2~1:2.5,高2.5米~3米,投資經費70萬元,投入勞力1.2萬人,共做土方50萬立方米。由於河道阻水嚴重,堤防單薄低矮,1957年疏浚河道並加固了堤防,疏浚段全長1.8萬米,共做土方150萬立方米,投入勞力3萬人,投資200萬元。治理後仍不能滿足抗洪排澇的需要,又於1975年重新治理,投入勞力2萬人,做土方385.15萬立方米。重新治理後,堤防海撥高程在37.70米~37.50米以上。防洪標準達20年一遇,除澇標準5年一遇,設計泄洪量1,000立方米/秒,除澇流量300立方米/秒。 [12] 

閭河支流治理

1957年,第二次治閭工程中,同時對蓮花港劉圍孜渠段治理3公里。省批准三次治閭計劃後,1973年冬,提前對蓮花港進行全面治理。由彭店、張陶公社出工5330人,疏浚18.1公里,完成土方47.53萬立方米。經兩次治理後,河口寬22-48米,深3-3.5米。建涵閘4座,滾水壩2座,橋樑9座,機灌站1處。除澇標準三年一遇,防洪標準十年一遇。 [9] 

閭河引水工程

張板橋水力自控多鉸翻板閘,位於息縣閭河中游立河槽上,張陶至東嶽公路銜接處,控制閭河上游流域面積593平方公里,設計排澇標準五年一遇,相應流量904秒立方米,正常擋水位38.62米,閘前水深4.35米,相應蓄水容量225萬立方米。經年復蓄,提水灌溉1.5萬畝,又可提高地下水位,解決東嶽、張陶、白土店三鄉沿岸井灌及生活用水。閘址處河底高程34.27米,閘底板高程34.62米,高出河底0.35米。閘底寬61.4米,共7孔,其中,閘室左右兩邊各2孔,淨跨10米;中間3孔,淨跨5米,總淨寬55米。中間1孔為鋼絲剛波型上提式調節閘,寬5米、高4米,其餘6孔共50米,由10扇混凝土翻板閘組成。閘上建有寬6米、長62.4米的鋼筋混凝土“T”型梁公路橋。調節閘上設2×15噸固定式人力、電動兩用啓閉機1台,用以調節過閘流量,以利翻板閘門安全運轉。1979年9月,縣建立張板橋工程指揮部。11月8日,全面開工,集東嶽、張陶、白土店三鄉勞力3200人,至1981年4月完工蓄水,共做土方5.5萬立方米,砌體25 45立方米,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2116立方米。國家投資63.89萬元。該閘系新型閘門試驗項目,至1983年8月,經大小五次洪水驗證,閘門運轉穩定,啓閉靈活,止水良好。 [9] 
廣豐陂,在縣東北,包信集西約二華里處,南北長堤十里,名為廣豐嶺,嶺上建有廣豐亭。閭河穿過其中,繞集南過橋,折流至長陵入淮。
廣豐陂,即《水經注校》汝水條之青陂。東漢建寧三年(170年)修復,灌田500餘頃。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廢。至宋治平四年(1067年)冬十月,知縣事、都官員外郎張公來知新息,訪民情,勘地域、察水經,知陂之四旁地沃可耕,遂將152頃荒地捐給民眾開墾,於青陂規劃成渠,令民修復。熙寧二年(1069年)春建成,匯積閭河之水,往東修渠以灌溉,南建閘門以疏泄,共連陂塘38處。變荒野為良田,年年麥稻豐收。建亭為廣豐亭,民眾懷愛張公,刻石以志,名為遺愛碑。因其常年碧水環繞,故名廣豐浸碧,為息縣古代八景之一。 [8] 

閭河水庫工程

閭河水庫,建於正陽閭河店西北閭河干流上,原"廣豐陂"舊址。1957年10月施工,1959年春大壩合攏,庫容212萬立方米。是年抗旱,提水灌田100多畝。1962年經省、地水庫普查組鑑定,大壩質量差,有裂縫,溢洪道泄洪量小,防洪能力小於50年一遇標準,無泄洪閘和護壩防浪設施,淹地多。為安全渡汛,恢復排水系統,暫時扒壩通流。1976年,縣委、縣革委批准閭河公社復壩蓄水報告,動工修復。1980年竣工。除大壩堵口外,增修灌溉閘1座,完成3條幹支渠,總長5.7公里與建築物配套。1982年至1983年,主壩迎水坡護砌長670米,高5.5米,主壩長900米,高10.5米;圍堤長3500米。總庫容340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1萬畝,其中自流灌溉面積4000畝。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