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閭山

鎖定
醫巫閭山,古稱於微閭、無慮山,今簡稱閭山,地處今遼寧省境內。
相傳舜時把全國分為十二州,每州各封一座山作為一州之鎮山,即祭祖之地,閭山被封為北方幽州的鎮山。周時封閭山為五嶽五鎮之一。按:《周禮·職方》稱:“東北曰幽州,其山鎮曰醫無閭。”在《山海經》的記載中,與長白山一樣為東夷、肅慎之國的所在地。曰:“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鹹,有肅慎之國。”醫巫閭山出“珣玗琪”玉,即紅玉,實為紅瑪瑙,《説文·玉部》解釋稱:“醫無閭之珣玗琪,《周書》所謂夷玉也。” 段玉裁注:“珣玗琪合三字為玉名……蓋醫無閭 、珣玗琪皆東夷語。”查《漢典》“醫巫閭”上古音“醫”擬音qi:s或qis,“巫”擬音ma,“閭”擬音ra合稱“qis-maral”。按古阿爾泰語,即蒙古語-通古斯母語解讀,qis意為“紅彤彤的、通紅的、豔紅的”即瑪瑙的紅顏色,maral意為“母鹿”,因此,“醫巫閭”意為“血紅色的母鹿”,即“紅鹿山”。應該説,這個命名符合東夷、肅慎人崇拜鹿的文化傳統
“珣玗琪”真正的產地就是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山海經》載黃帝的孫子顓頊葬於“附禺之山”,可能就是醫巫閭山。顓頊的“顓”本義為“圓頭胖腦”,而“頊”字從“玉”從“頁”,“玉”指“玉勝”,即玉製的髮飾品,“頁”指人頭,合起來表示“頭戴玉飾的胖子”。而mara,也有“胖、肥胖、富態”的含義,因此,顓頊是對“qis-mara[l]-醫巫閭”的意譯,即“頭戴玉飾的富態者”。醫巫閭山,即顓頊之山。
中文名
醫巫閭山
外文名
Yiwulu Mount
位    置
錦州市北鎮市巫閭山 [1] 
所屬山脈
陽山山系松嶺山脈
最高海拔
866.6米
著名景點
北鎮廟觀音閣蓬萊仙境
級    別
五大鎮山之北鎮
著名人物
乾隆耶律楚材,李成梁
門票價格
62元 [1] 

閭山景點概況

醫巫閭山圖冊
醫巫閭山圖冊(8張)
醫巫閭山,今簡稱閭山,地處今遼寧省錦州市境內,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醫巫閭山歷史悠久,由華夏幾千年的文明積澱而成。相傳舜時把全國分為十二州,每州各封一座山作為一州之鎮,閭山被封為北方幽州鎮山。周時封閭山為五嶽五鎮之一。
自隋開始,此山便成為“北鎮”的“五大鎮山”,從而聲名鵲起。元、明、清帝王登基時,都照例到山下北鎮廟遙祭此山,故其聲名日隆,一躍而為東北名山之首。它以悠久、博深的歷史文化和秀麗、奇特的自然風光而享譽國內外,成為中國北方著名的旅遊勝地。
閭山
閭山(5張)
閭山,四千年的文化積澱,證明了歷史上它所擁有的崇高地位。富麗堂皇的亭、台、樓、閣;星羅棋佈的碑刻摩崖;煙雲繚繞的古剎殿堂,無一不映照着它曾有過的輝煌。它是歷史留給我們的最珍貴的文化遺產

閭山自然造化

閭山風景 閭山風景
閭山,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姿態萬千,象一幅恢弘博大的潑墨畫卷,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無盡的遐想。目不暇接的奇峯怪石;千資百態的蒼松翠柏;水絲如簾的石棚飛瀑;梨花巧構的“香雪海”,真可謂人間仙境,壯美瑰麗。

閭山開發簡史

閭山風景 閭山風景
閭山風景區進行了大規模的開發建設,許多景觀、景點得到了恢復和修建,景區服務功能進一步提高,每年接待數以萬計的客人來此遊覽觀光、度假、娛樂。閭山分北部、中部、南部、東部四個主要遊覽區,共計一百多個景點需要三天時間完成您的旅途。
閭山,正以它絢麗多彩的雄姿和燦爛的文化賦予它的神韻,迎接國內外賓朋的光臨。

閭山主要景點

山門浮雕舜封醫閭圖 山門浮雕舜封醫閭圖
醫巫閭山景點有:北鎮廟、聖水橋、魚池、觀音閣、四角亭、曠觀亭、蓬萊仙境、蓮花石、望海寺、萬年松、名山、老爺閣、風井、桃花洞、白雲關、遊目天表等。除北鎮廟在山下外.其餘景點全在山上,而且集中在觀音閣一帶,彼此相距較近。北鎮市有條路直通北鎮廟、聖水橋和道隱谷。自道隱谷起,此路雖始分為兩支,但左右環通,無論左行右行,山上景點皆可遍遊。一般説,以右行先至魚池、觀音閣為佳。
閭山分北部、中部、南部、東部四個主要遊覽區,共計一百多個景點。閭山風景區位於閭山中部,東距北鎮市區6公里,景區面積5平方公里。始建於遼代,明初稱清安寺,後改稱觀音閣。清咸豐年間,為區別於白雲關上的觀音閣,遂改稱大觀音閣,俗名大閣是醫巫閭山的主要遊覽區。古人稱頌大閣景區是“奇峯插雲,陰水崖懸,右擁層巒,左觀溴海,勒石舊跡,多有可觀”(《圖書集成·職方典》一百七十七卷)。“望其佳氣,鬱鬱葱葱,上插霄漢,下瞰蓬瀛,懸瀑飛流,喬橋盤蔚”清康熙皇帝祭《北鎮廟碑文》。清代人孫成《望觀音閣詩》頗覺別開生面:“特起如端笏,前峯豆眼青;山形飛欲去,雲氣駛還停。傑閣涉難即,空巖若可聽;且將登眺意,留作未曾經”。清江蘇詩人沈荃也有詩日:“山閣履層架石樑,洞口處處瀑飛涼:攀蘿直上三千尺,鳥語花香白晝長”。著名的大閣有八景:道隱谷、聖水盆、曠觀亭呂公巖、桃花洞、望海寺、雲巢松、南天門都在這一帶。仰望綺麗多姿的山景,蒼松翠柏,奇峯怪石,曲谷溪流,與山間廟字亭台,渾然一體,自遠可觀,恰似一幅彩色約畫的風景圖畫。閭山以寺院為中心形成了十大景區:大石棚、聖水盆、觀音閣、白雲觀、遼代蕭太后蠟像館、元代宰相耶律楚材讀書堂、玉泉寺、藥王廟、祖峯長城,新建的千米索道把大閣、玉泉寺兩景區連為一體。遠眺峯巒翠色,近睹千丈危巖,景色秀麗,姿態萬千,像一幅恢弘博大的潑墨畫卷。分為前山後山,山神廟,圓通殿,蠟像館,清朝皇上和孝文皇后,慈禧太后的故事。大石棚,(又名道隱谷),接索道!坐索道到玉泉寺,玉皇亭,玉泉湖,藥師殿,美麗景色連成一片。後山,萬年松,讀書堂,老爺閣,白雲關,望海寺,有蠟像館,講訴一位清朝皇后的故事。總山長為960千米,北鎮到盤錦一帶都有醫巫閭山,北鎮為主山,其他一帶為副山。
醫巫閭山自然風光圖集
醫巫閭山自然風光圖集(22張)
山上名勝古蹟眾多。從遼、金開始,歷代在此都有所營建。遼代有望海堂;金代有懸巖寺、勝鑑亭;明清兩代有玉泉寺、清安寺、靈山寺、雲巖寺、具瞻亭、覽秀亭、會仙亭等。望海堂建在醫巫閭山的主峯望海山上,據文獻記載,這裏是遼太祖長子、東丹王耶律倍讀書處。據説天氣晴朗的時候,從這裏可以望到渤海。望海山下東邊的山谷裏,有遼代東丹王耶律倍的顯陵和景宗耶律賢的乾陵。觀音閣 在望海峯的南面,明時稱清安寺,清初改稱現名。有前殿、正殿和東西配殿。周圍奇峯怪石林立,蒼松翠柏秀美。閣中保存着清乾隆皇帝題的“聖水盆”三字刻石及他題詠觀閣的石刻兩方。由觀音閣進山後,沿石路向上,巖間題銘逐漸增多。據説乾隆皇帝曾欽定“閭山八景”:道隱谷、聖水盆、桃花洞、呂公巖、望海寺、曠觀亭、萬年松、蝌蚪碑等。都在這一帶。
醫巫閭山賞杏花
醫巫閭山賞杏花(2張)
道隱谷俗稱大石棚,在觀音閣的西側,是從石壁中斜出的一塊屋檐形的巨石,構成一個天然石窟,裏面可容納數百人,它的頂部有一股清泉垂落,它側面的山岩上刻有唐代詩人王維的名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石棚的下面便是蓮花狀的 “聖水盆”,承接着棚頂落下的泉慫,叮咚有聲。望海寺在觀音閣後聳立的山崖上,其峯頂系由幾塊巨大的花崗岩天然壘成,下有天然石穴。拾級而上,可登臨絕頂,南望渤海,水天一色。萬年松在望海寺西,高30米,樹圍均5米,枝葉參天,傲然挺立。由觀音閣後部的“蓬萊仙境”摩崖上邊西去,就到了白雲觀。由此向下,來到增福寺舊址,寺址前有一棵高大挺拔的古松,名為“將軍松”,樹齡已有三四百年了。松前有“風井”。由此向南為“南天門”,崖壁上多有題刻,再向東去,過“遊目天表”,可順原路下山了。玉泉寺在觀音閣的南面,是醫巫閭山的又一大風景區。由“南天門”踏南去,沿途有玉泉寺、大朝陽寺,過鵝頭峯後,有吐雲寺、龍潭宮、圓通觀、海雲觀、青巖寺等。

閭山歷代名人

梨花望海
梨花望海(2張)
最早來此的皇帝
據史料記載,隋文帝楊堅開皇十四年時,下詔書修建醫巫閭山神祠——北鎮廟,到了隋煬帝楊廣時期,發動大規模的東征高句麗戰爭。隋煬帝三次親自率兵住懷遠鎮(今北鎮廣寧城)指揮作戰,並親自到父親下詔書修建的北鎮廟祭祀醫巫閭山神。
公元(613年)李淵隨東征高句麗大軍來到北鎮,受命在懷遠鎮負責督運糧草,親自到姨夫隋文帝所下令建造的北鎮廟祭祀醫巫閭山。公元(618年)李淵建唐稱帝,成為唐朝的第一位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繼帝位後,繼續攻打高句麗,征服南半島的新羅國,滅掉中部的百濟國,自此朝鮮半島歸為唐朝管轄,同時在平壤設督護府,薛仁貴為第一任督護。在此期間李世民曾在懷遠鎮指揮作戰,親自到北鎮廟拜祭醫巫閭山。
平王耶律隆先,是遼國皇帝耶律倍第四子,字團隱,母大氏。為人聰明,博學能詩。景宗保寧元年(969年)始封平王,政事令,留守東京。薄賦税,省弄税獄,恤鰥寡,數薦賢能之士。聖宗時,從侵高麗有功。還薨,葬醫巫閭山之道隱谷。
老祖峯 老祖峯
秦晉國王耶律隆慶(973——1016),字燕隱,小字普賢奴,景宗皇帝第二子,聖宗皇帝之弟。“生而歧嶷,幼與羣兒戲,為戰陣法,指揮無敢違者。景宗奇之,曰:”此吾家生馬駒也“。八歲封恆王。聖宗統和十六年(998年)進封梁王,為南京留守。次年,領兵攻宋,為先鋒,敗宋軍於瀛州。十九年(1001年)再統先鋒軍,敗宋軍於行唐。承天皇太后死後,聖宗闍弱,且不能睦族。而隆慶奸詐,又繕甲兵,故國人多附之。開泰元年(1012年),進為秦晉國王,賜鐵券加守太師兼政事令,又拜大元帥。五年(1016年)入朝,還至北安州時病故。次年,聖宗皇帝親臨顯州,葬弟隆慶於醫巫閭山,追冊為皇太弟
晉王耶律隆運
晉王耶律隆運(?——1011年),本姓韓,名德讓,漢族,西南面招討使韓匡嗣之子。“重厚有智略,明治體,喜建功立事”。景宗時,代父為上京留守,後又代父守南京。甚有聲,時人榮之。高糧河之戰,敗宋軍,以功拜遼興軍節度使,繼為南院樞密使。聖宗繼位後,皇太后稱制,隆運總宿衞事,太后寵任之。統和元年(983年)兼政事令。四年,封楚國公,與北府宰相寶昉共執國政,六年(988年),胡裏室突隆運墜馬,太后命立斬之。敗宋軍,加封為楚王。十二年(994年),為北府宰相,仍領樞密使監修國史,加守太保。尋拜大丞相,總二樞府事。十九年(1001年),賜名德昌。二十二年,徏王晉,賜姓耶律,隸皇族橫帳、位在親王之上。二十八年(1001年),聖宗葬承天皇太后於乾州,賜名隆運,並賜田宅及陪葬地。次年三月,病故。享年七十一歲,賜尚書令,諡文忠,官給葬具,建廟乾陵側。依例,建文忠王府。在遼代,大臣得如此寵幸,唯隆運一人。
魏國王耶律宗政
魏國王耶律宗政(?——1062),字去回,契丹名查葛。景宗之孫,聖宗之侄,秦晉國王耶律隆慶長子。聖宗開泰三年(1014年),封漆水縣開國伯。五年,始封中山郡王。興宗重熙四年(1035年)進封魯王,爾後,任大內惕隱,樞密使,四十萬軍南大王等職。進越國王,賜保義功臣。道宗繼位後,進位守太傅,改封趙國王,賜翊聖功臣。清寧二年(1056年),制上京留守臨潢尹事,冊命為魏國王。四年,復拜大內惕隱,掌屬籍事,又賜同德功臣。後任遼興軍節度使。移判武定軍節度使。在任期間,“吏畏如神明,民愛如父母、軍政戒之而後備,農事勸之而後修。周隱之間,其化大冾。”八年(1062年)三年,薨於武定軍之署,享年六十。詔贈守太師,諡曰忠懿。十月,歸葬於乾陵附祖宗之寢廟。
鄭王耶律宗允(?——1064年)。字保信,契丹名謝家奴。秦晉國王耶律隆慶之三子,母齊國妃蕭氏。開泰中,始封長沙郡王,尋知匡義軍節度使事。秩滿,用相印節制乾州。興宗重熙年間,初封韓王,改封王。道宗清寧初,拜為南宰相,進封魯王,加守師徒。其間,“連典藩國,諳練有術,所至有稱。”清寧十年(公元1064年),判匡義軍節度使,其年十二月七日薨於行帳,享年六十。詔追封鄭王,諡曰恭肅。道宗鹹雍元年(公元1065年)四月十一日,歸葬於乾陵,附孝貞皇太弟耶律隆慶之塋。
秦晉國妃蕭氏(1000——1069),父為樞使北宰相駙馬都尉曷寧,母為魏國公主長壽奴(即景宗皇帝之次女,聖宗皇帝之妹)。開泰五年(1061年),嫁給了舅舅秦晉國王耶律隆慶,為秦晉國妃。時年十六歲。隆慶薨,奉聖宗之命,嫁隆慶長子魏王耶律宗政,不詔,又嫁曾國公劉二玄。鹹雍五年(公元1069年)七月二十二日薨,時年六十九歲。是年十一月十日,於乾陵開魏國王耶律宗政玄堂而合葬。蕭氏“幼而聰警,明晤若神,博覽經史,聚書數千卷,能於文詞。其歌詞賦詠,落筆則傳誦朝野,膾炙人口”,“雅善飛白,尤工丹青,所居屏扇,多其筆也”。實為女子才子。翰林學士中散大夫行中書舍人陳覺在秦晉國妃墓誌銘中評曰“歷觀載籍,雖古之名妃賢御,校其梗概則未有學識該恰,襟量宏廓如斯之比也”。
秦晉國妃三次不幸婚姻
秦晉國妃一生結了三次婚。在十六歲那年(開泰五年,1016年)嫁給自己親二舅耶律隆慶,這是第一個丈夫。結婚後,夫妻二人感情和睦,秦晉國妃“恭訴宸幄、禮敦貞順”。但不幸的是,這年的年底,耶律隆慶入覲,還至北安州,浴温泉,得病而死,葬醫巫閭山。據史書記載,耶律隆慶有五子,沒有一個為秦晉國妃所生。墓誌銘中説:“無子嗣續,惜哉。”
秦晉國妃的第二個丈夫為耶律宗政。耶律宗政,契丹名為查葛,他是秦晉國妃第一個丈夫耶律隆慶的長子,其母為齊國妃蕭氏,與秦晉國妃為姨表姐妹。在輩分上,秦晉國妃可以算得上是耶律宗政的母親。如果從另一方面論,那麼耶律宗政又與秦晉國妃是姨表姐弟關係,因為耶律宗政的父親耶律隆慶與秦晉國妃之母為親兄妹關係。這樣的婚姻不僅血緣關係相近而且顛倒倫綱,實為封建禮法所不容。不過,從中可以窺視出遼朝契丹族婚姻嫁娶的風俗習慣。
耶律宗政小秦晉國妃二歲,這件婚事是由遼聖宗一手包辦的,秦晉國妃是“奉詔所歸”。耶律宗政被稱之為“少有氣局,幹略過人”,而且漢化程度較深,深明禮義,諳熟封建禮義,曾被封為中山郡王。他從內心裏對這件違反封建倫理綱常的婚姻,不願從命。所以有“先是聖宗皇帝藩戚間,逼王娶妃,王性介特。辭以違卜,不即奉詔,自是不復請婚,以致無子”。這説明他們在名義上結了婚,並未在一起生活。
秦晉國妃的第三個丈夫為劉二玄。也是奉詔所成之婚。劉二玄官至上京留守。秦晉國妃與劉二玄結婚可能在興宗時期,即她三十歲以後,因為在《秦晉國妃墓誌銘》中,對劉二玄沒有更多的記載。在秦晉國妃死後,也沒有與劉二玄合葬在一起。
秦晉國妃不但聰穎豁達,多才多藝,她還善於理家。史稱“治家嚴肅,僮僕側目”。
道宗鹹雍五年(1069年)秋天,道宗耶律洪基慶陵秋獵,秦晉國妃告辭回中京。途中經過達褡之地時,忽染病而死。終年六十九歲。道宗聽説後,嗟悼久之,下詔在顯陵開魏國王耶律宗政的玄堂而合葬。送終之禮,超越尋常。這個墓就是富屯鄉龍崗子村在1971年挖防空洞時發現的。注:資料來自《遼代卷》
廣陵郡王耶律宗教
廣陵郡王耶律宗教(?——1053年),字希古實。景宗孝成康靖皇帝之孫,孝真皇太叔耶律隆慶之子。開泰八年(公元1019年),始授王子郎君。九年,為檢校太付。太平初至重熙初,歷任始平軍、彰武軍、天德軍節度使。重熙八年(1039年)後,為中書門下平章事。遷宣徽使,復拜左夷離畢。再任大內惕隱,治宗族事。重熙十七年(1048年),特封廣陵郡王。二十一年(公元1052年),移鎮顯州,為奉先軍節度使。二十二年(1053年)六月薨於顯州,享年六十二歲。是年八月十二日葬於乾陵之西山。
馬人望,字儼叔,漢族,遼顯州奉先縣醫巫閭山人。其曾祖父馬胤卿於太宗時,全家族由後晉遷徙閭山。祖父、父親都在遼朝為官。他出生於遼興宗重熙末年,幼年時父母雙亡。他為人聰明,好學不倦,在閭山清幽環境中,熟讀經書。長大才學出眾,鹹雍年間考中進士。初任松山縣令時,就能為百姓排憂解難,深得民心。歷任:南京三司度支判官、上京副留守、保靜軍節度使、中京變支使、參知政事、南院宣徽使,後任南院樞密使多年。晚年再三請求辭官,退隱閭山,朝廷不允。死後諡文獻。馬人望,居官清廉,為民請命被禁而不屈,不畏權勢。宦遊所至不擾民,治政有方,管財有道,判案無冤,任人唯賢,做了很多利國富民的好事。一生品格端莊,喜怒不形於色,既有大無畏勇於負責精神,又有謙虛謹慎平易近人的作風。被譽為中國歷史上六十二位清官之一。
耶律良
耶律良,是遼代乾州人。生於乾州,讀書醫巫閭山。清寧間,遷知制誥兼知部署司事。奏請當朝編御製詩文《清寧集》。道宗命將良詩為《慶會集》,並親為作序。死後被追為遼西郡王,諡字忠誠。
邢具瞻,金代,遼西北鎮人。1124年,登進士第,官到翰林待制,能詩善詞。據《金史》記載,因“小人以朋黨限之”,於金熙宗皇統元年六月丁酉被殺,“天下冤之”。後金章宗即位,得到昭雪。
曹勇義
曹勇義,是金代廣寧府人,進士出身。曾任遼代燕京司徒使,於金天會元年降金,以舊官守司空。金以燕還宋,北轍,與左企弓等人返里廣寧,途中在平州被張覺所殺。諡字文莊,特增進(追晉)定國公。
耶律履,是金代北鎮人。遼東丹王耶律倍七世孫。博學多藝,通易太玄,精究歷學,善屬文,以通契丹大小文字闢國史院書寫。金世宗時,奉詔任小學譯唐史,擢國史院編修。良以女真字譯漢文,選貴胄入學。累官至尚書右承。卒諡文獻。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是元代廣寧人。他在歷史上被稱為一代賢相。楚材三歲喪父,其母楊氏在閭山桃花洞南筑讀書堂,教其讀書。自幼飽讀經文,彥觀天文、地理、歷史、音樂等多種知識。聰明睿智,有治國安邦之才。他任元太祖、太宗兩朝宰相三十年,官至中書令。任職期間,提出一系列的治國良策。元太宗窩闊台親自在盛大宴會上為楚材敬酒説:“朕之所以推誠任卿者,先帝之命也。非卿,則中原無寧日。朕所以得安枕者,卿之力也。”他死後被追封為太師,上柱國廣寧王,諡文正。
張三丰
張三丰,名君實,字全一,一字三豐,武當開山始祖,少年時期,閭山朝陽宮出家(今大朝陽三清觀),曾於閭山修道三年,後上武當山創立三豐自然一派,以其一生積累弘法授徒,振興道教,名揚四海。一生著有《張三丰先生全集》、《太極道決》等書。其傳人中,邱雲清、張雲清,為三豐自然派一代名師。在閭山還曾有一個張三丰的練刀石。
馮裕
馮裕,是明代廣寧衞人。字伯順,號閭山。正德初年中進士。歷知晉州,勤政愛民,頗有政聲。遷户部司郎,後出守貴州,任按察司副使。先後七年,屢建功績。解官歸隱後與友人結詩社於禪林,所作詩編為《海岱會集》。
李成梁
李成梁(1526——1618),字汝契,鐵嶺人,其高祖李英,授世鐵嶺指揮僉事。成梁英毅驍健,大有將才。因家貧,40歲以生員襲職。初為險山參將,因屢建戰功,明隆慶元年(1567年)進副總兵官,協守遼陽。隆慶四年(1570年),為遼東總兵官,駐節廣寧(今北鎮城內)。
嘉靖後期至隆慶年間,韃靼插漢兒部多次進犯遼東。十年間,明三員大將相繼戰死。時值邊備廢弛之秋,成梁蒞任,“大修戎備,甄拔將校,收召四方健兒,給以厚餼,用為先鋒“,由是”軍聲始振“。成梁驍勇善戰,率部屢殲入侵之敵,”鎮遼二十二年,先後奏大捷者十,威振絕域。武功之盛,二百年來未有也“。明廷旌表其功,萬曆八年,建石坊於廣寧城內(今猶存)。增秩受祿數次。
萬曆十七年(1589年)至萬曆十九年(1591年),三次征戰後,掩敗為功或匿不上報。“貴極而驕,奢侈無度,全遼商民之利盡籠入已,以是灌輸權門,結納朝士,中外要人無不飽其重賕,為之左右“。萬曆十九年十一月,被解任。
成梁去遼十年之間,更易八帥,邊備益弛。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八月,奉旨再鎮遼東,年已76歲,再鎮八年,遼東少事,以閲視敍勞,加封太傅。提議復開廣寧馬市,邊民易市。
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成梁錯將萬曆初年時由他獻議興建,已“生聚日繁、至六萬四千餘家”的寬甸等六堡,以“地孤懸難守”放棄之,“居民戀家室,則以大軍驅迫,死者狼藉”。事後反以招撫逃人為功,增秩受賞。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被解任。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卒於北京,終年93歲,葬仰山之北(今北京附近).
子如松等五人官至總兵,如梓等四人至參將,為遼東將家。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後金攻破撫順,不久鐵嶺亦陷,李氏十餘人皆戰死。
李成梁(1562——1618年),字汝契(器),號銀城。其先祖原籍朝鮮,明朝永樂年間渡過鴨綠江到鐵嶺。而後投入軍旅。成梁雖很早就投身軍旅,但因家貧,不能襲職,四十歲時尚為諸生。明嘉靖末年,李成梁因戰功任遼東險山參將。隆慶四年(1570年)44歲升任鎮守遼東總兵官。
李成梁鎮守遼東22年,東征西討,師出必捷,威震絕域,先後奏大捷者十。在一往直前的奮勇衝殺中,李成梁由參將進副總兵,總兵,加太子太保,寧遠伯,增秩進級,世蔭屢加,既貴且富,滿門榮光。
萬曆十九年,65歲的李成梁,乘朝廷給事中侯先春來遼東視察時,妄想發動一次搗巢之戰以邀功領賞。便派副將李寧率軍出鎮夷堡襲殺邊民200多人。不料在返回時,遇上了真正的敵人,軍隊反而損失數千人,後被巡按御史胡克檢揭發。成梁主動辭職,當年被朝廷解任。直到(1601年)李成梁75歲,邊關動亂不穩,受大學士沈一貫推薦再次受職遼東總兵。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九十三歲的李成梁永遠離開人世。
注:資料來源於《遼東志》、《全遼志》、《明史》。
年羹堯(1679年—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號雙峯,安徽鳳陽府懷遠(今安徽省懷遠縣)人,後改隸漢軍鑲黃旗,清朝名將。
劉春烺
劉春烺,字東閣,號丹崖,生於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卒於1905年。原台安縣桑林鄉齊家窩堡人,後到廣寧定居。清同治癸酉(公元1873年)拔貢,光緒壬午年(1882年)中舉。他自幼刻苦讀書,博學多才,不僅擅長文學與書法,還通曉天文地理和數學,尤為水利學。當時被譽為遼東三才子之一(李龍石、榮夢梅)。平生科場中,不甚得志。公元1898年,百日維新失敗後,劉春烺感到國事日非,無意做官,遷居廣寧,棲隱在城西龍崗村,建別墅為木葉山莊。與黑山縣舉人李龍石結為兒女親家。兩人以詩文自娛,嘯傲林泉。公元1905年,應聘赴瀋陽繪製沿河圖,晝夜勞瘁,疾發而逝。臨終時題遊仙詩五首,抒發了詩人浪漫幻想。生前留下許多詩著。較著名之作有《落花詩》、《遊仙詩》、《題翠雲屏》、《北鎮祠懷古》、《看雲聽濤館詩》等。曾手批王充論衡》、《管子》等書。為廣寧城內西庫大殿題“大雄寶殿”匾額。其字畫散在民間尤多,文人爭相珍藏。

閭山有關傳説

在當地,把醫巫閭傳説為一個龍王。傳説,很久以前,境內一片大海。鎮海龍王“醫巫閭”貪酒好色,常發大水沖毀村莊,還趁機把年青貌美的姑娘搶進龍宮,尋歡取樂。
海邊村子裏,有個叫廣寧的小夥子一心想為民除害。一天,在海上打魚,忽見惡龍從海里躥出來,他急中生智,把手中的魚網一甩,勾住惡龍的牙齒。惡龍張開龍爪,抓住廣寧,吩咐蝦兵蟹將把他毒打一頓,扔到龍宮的水牢裏。
惡龍的原配王后是東海龍王的女兒,名叫玉靜公主,因勸説醫巫閭少做壞事,被打入冷宮。她路過水牢,見小夥子滿身傷痕,昏迷不醒,令宮女抬到自己房內,敷上靈丹妙藥。廣寧甦醒後,公主知道了他的想法,告訴他説:斬龍要有斬龍劍和覆海土。這兩種寶貝藏在東海的珍寶樓裏,取回寶貝,才能除惡龍。二人趁惡龍醉酒之機逃出龍宮,直奔東海。
到了東海,公主把寶貝交給廣寧,囑咐説:“覆海土不得多用,撒多了,觸犯玉皇大帝,會把你變為石頭”。廣寧辭別公主,藏在海邊石洞裏,惡龍喝完酒,又上岸吃人了。廣寧衝出石洞,揮劍向惡龍砍去,只聽惡龍吼叫一聲,一隻前爪被砍下來,忍痛逃向龍宮。廣寧撒起覆海土,海里立即出現一片土地。廣寧高興了,有了土地,百姓們就能吃飽飯了。他忘記了公主的叮囑,不停地撒起來,惡龍藏不住了,躥出水面,廣寧揮劍上前,砍下惡龍的尾巴。惡龍再也爬不動了,廣寧又猛砍幾劍,惡龍斷了最後一口氣。
汪洋大海變成了平坦的土地,死去的惡龍變成一座蜿蜒的大山,廣寧也變成山上的一座高峯。人們在平展展的土地上建起城鎮、村莊。為紀念斬龍英雄,把建起的城叫廣寧城,城西的山叫醫巫閭山,山上的最高峯叫望海峯。人們傳説,這是廣寧在遙望東海,感謝玉靜公主對他的幫助。

閭山名冠東北

醫巫閭山峯巒奇秀,名勝眾多,以其氣勢不凡的雄峯奇石稱譽海內外,名冠東三省。
醫巫閭山古建築大多始建於遼、金,重修於清,其中,以坐落在山腳下的山神廟即北鎮廟最享盛名。此廟西距北鎮縣僅2.5公里,建在山坡上,東西寬109米,南北長240米,佔地甚廣。山門、神馬門、鐘鼓樓、大殿、御香殿、內香殿、更衣殿、寢殿(後殿)等建築,皆依坡勢排列,上下相形,參差錯落,十分壯觀。大殿為主體建築,內供醫巫閭山山神。元、明、清帝王登基時,即於此殿舉行儀式,以遙祭此山山神,託其庇佑國祚連綿。殿屋頂覆以綠琉璃瓦,殿梁枋飾以彩繪,殿內壁繪以星宿像,顯得既富麗堂皇,又莊嚴肅穆。
醫巫閭山 醫巫閭山
北鎮廟內碑刻甚多,計有元碑11塊,明碑9塊,清碑25塊,上面鐫刻着歷代帝王的題詠或重修廟宇的記事等。這些碑刻,是研究北鎮廟沿革的重要文物,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醫巫閭山山形奇特,迴環掩抱,竟有六重之多。山上,古木蒼蒼,鳥鳴啾啾,令人賞心悦目;碑碣、摩崖題刻隨處可見,又能令人一發思古之幽情。故每當春日百花盛開時,遊者如雲,滿山遍野,都盪漾在歡聲笑語中。
醫巫閭山麓的北鎮是個古鎮,保留着李成梁石坊、鼓樓、雙塔等古蹟,也值得一遊。

閭山學術研究

醫巫閭山與上古傳説中的顓頊大帝以及瑪瑙,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2013年,唐偉先生在雅昌藝術網撰寫《論瑪瑙與玉的關係》一文,詳細論述了醫巫閭山即《爾雅》中記載的“醫無閭”,是黃帝之孫顓頊大帝葬身處,而周天子祭祀南方火帝的“赤璋”,即是《爾雅》中提及的“醫無閭之珣玗琪”,也就是紅瑪瑙
我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專著《爾雅》之“釋地”篇中,曾經記有“東方之美者,有醫無閭之珣玗琪焉”,東晉郭璞對“醫無閭”、“珣玗琪”註釋稱“醫無閭,山名,在今遼東。珣玗琪,玉屬。”
醫巫閭山 醫巫閭山
章鴻釗石雅》指出:瑪瑙“奉天錦州產者,俗稱錦州石。《爾雅·釋地》雲‘東方之美者,有醫無閭之珣玗琪焉’;《後漢書·東夷傳》雲‘扶余挹婁赤玉’殆皆指此。”章鴻釗認為《爾雅》中的“珣玗琪”、《後漢書》中的“赤玉”都指的是“瑪瑙”。
欒秉璈在《古玉定名探析》一文中,根據章鴻釗的觀點,並經過他的查實,得出結論認為:東晉郭璞所説“遼東”不是近代的遼東,而是戰國到三國魏、晉及十六國、南北朝(北齊)時期的“遼東郡”。那時遼東郡轄地主要在今遼西,包括東晉郭璞註解的醫無閭山,也就是現今從錦州到阜新的醫無閭山。醫無閭山,在遼寧省中部,大淩河以東,位於火山岩地區,以產“錦州石”(瑪瑙)聞名。由此,“醫無閭之珣玗琪”與赤玉、錦州石或瑪瑙有關,而同岫巖閃石玉沒有關係。
欒秉璈強調“珣玗琪”同岫巖閃石玉沒有關係,是因為部分學者將古代遼東,當成了現在的遼東地區,所以才會誤認為“珣玗琪”是指岫巖玉
爾雅》是第一部按照詞義系統和事物分類來編纂的詞典。學者考證其成書時間不會早於戰國,不會晚於西漢初年。瑪瑙以“珣玗琪”的文字,出現在《爾雅》這樣早的一部古籍中,而“醫無閭”(《淮南子·墬形訓》稱“醫毋閭”)據欒秉璈以及多位專家學者考證,即現在錦州境內的醫巫閭山,距阜新市34.8公里,眾所周知,阜新是中國主要的瑪瑙產地、加工地、瑪瑙製品集散地,瑪瑙資源儲量豐富,佔全國儲量的50%以上。學者考證稱,7600年前的查海遺址中出土了用瑪瑙打製的刮削器,遼墓中出土的瑪瑙酒杯、瑪瑙圍棋、項鍊等,質地上乘,造型優美,工藝精湛,令當今藝人驚歎。到了清代,阜新地區瑪瑙業發展已具備一定規模,阜新瑪瑙已成為宮廷貢品。現今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七家子鄉寶珠營子村就是因乾隆皇帝六十大壽時當地王爺進獻"佛光瑪瑙朝珠"而受封得名的。據《清實錄》中“宮廷瑣事”載:阜新瑪瑙行業“開挖窯洞十六,窯工千人,南部設有商邑。”相傳清代宮廷擺設的雕件及所用的瑪瑙飾物大多數取材於阜新,甚至加工於阜新。
阜新瑪瑙質地優良,不僅色澤豐富,紋理瑰麗,正是像《爾雅》中所稱“東方之美者,有醫無閭之珣玗琪焉”。
“珣玗琪”是什麼意思?《説文·玉部》解釋稱:“醫無閭之珣玗琪,《周書》所謂夷玉也。” 段玉裁注:“珣玗琪合三字為玉名……蓋醫無閭 、珣玗琪皆東夷語。”《書·顧命》則記載玉有“大玉、夷玉”,孔穎達疏引漢鄭玄之語解釋道:“大玉,華山之球也;夷玉,東方之珣玗琪也。”這裏的“東夷”、“東方”,都是相對周而言。
由此我們可知,瑪瑙古稱“夷玉”、“珣玗琪”。
醫巫閭山是當時出入阜新的必經之地,所以被當成了“珣玗琪”的產地。
山海經》中的《大荒北經》記載:“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間,附禺之山,帝顓頊九嬪葬焉。”《海外北經》説:“務隅之山,帝顓頊葬於陽,九嬪葬於陰。”《海內東經》也説:“鮒魚之山,帝顓頊葬於陽,九嬪葬於陰,四蛇衞之。”學者艾蔭範根據古語音學判斷,認為“附禺”、“務禺”、“鮒魚”都是“無慮”的音轉,推斷顓頊大帝所葬之地就是現在的醫巫閭山。在漢代稱作“無慮”,今北鎮市附近,漢代時稱“無慮縣”,即是由醫巫閭山得名。持相同觀點的學者還有馮立民、王哲等。
爾雅》之“醫無閭”、《淮南子》之“醫毋閭”,與“附禺”、“務禺”、“鮒魚”一樣,均系“無慮”轉音,又與“珣玗琪”一樣“皆東夷語”,這種語言屬於阿爾泰語系,是周代時佔據阜新地區的東胡人和山戎人的語言。
《山海經》中描寫顓頊葬地“附禺之山”,有多處提到了美玉,顓頊的“顓”本義為“圓頭胖腦”,而“頊”字從“玉”從“頁”,“玉”指“玉勝”,即玉製的髮飾品,“頁”指人頭,合起來表示“頭戴玉飾品者”。
因此唐偉認為“顓頊”這個名字,本身構成一種佐證,而瑪瑙便是《爾雅》所説的“珣玗琪”,從另一側面對艾蔭範、馮立民、王哲等學者“顓頊大帝葬於醫巫閭山”的學術推論,構成了強有力的支撐。由此可知黃帝之孫顓頊大帝是一位頭戴玉飾品的圓臉君主,東夷在其管轄範圍內,他所戴的頭飾,材質即是阜新瑪瑙,即東夷當地語稱“珣玗琪”,
至此我們有了一條非常清晰而符合邏輯的思路:阜新瑪瑙在顓頊時代即被開採出來,成為顓頊古族歷代君主頭上的玉飾品,到了周代,阜新瑪瑙進入周王朝管轄地區,成為備受周天子及貴族們喜愛的“夷玉”,被記錄進《周書》,紅色的“珣玗琪”即今天阜蒙縣老河土鄉甄家窩卜村的紅瑪瑙,被稱為“瓊”、“赤玉”,成為周天子祭祀天地禮儀活動中,獻給南方神明的“赤璋”,被記錄進《周禮》,而孔子一生尊崇周代禮儀,所以才會對《周書》和《周禮》中記載過的玉極其推崇,才會以瑪瑙的種種特徵,來表達出君子美德,才有了他關於玉之“十一德”的重要講話。
除了阜蒙縣老河土鄉甄家窩卜村的紅瑪瑙,梅力板村前山的綠瑪瑙以及水膽瑪瑙都是阜新瑪瑙中的珍貴品種(有學者認為“玉液瓊漿”是指水膽瑪瑙中的天然水),這些被東胡人和山戎人稱為“珣玗琪”、周人稱為“夷玉”的阜新瑪瑙,在漢代時仍然被收錄到《淮南子·墬形訓》中:“東方之美者有醫毋閭之珣玗琪焉。”
到明朝時,劉基即大名鼎鼎的劉伯温在其詩作《歌行·二鬼》中還寫道:“手摘桂樹子,撒入大海中,散與蚌蛤為珠璣,或落巖谷間,化作珣玗琪。”這首詩歌説的是桂樹子入海化為珍珠,落入山間則化為“珣玗琪”,而中國民間一直將天然珍珠與瑪瑙相提並論,有人分析稱古人之所以經常將珍珠與堅硬耐磨很難加工成型的瑪瑙作為珍稀之物相提並論,是由於在許多時候大而圓的天然珍珠產量有限,難以得到的緣故。
劉基的詩詞,進一步明確了“珣玗琪”就是瑪瑙的古稱。
劉基詩詞中為何珍珠與瑪瑙都是桂樹子化生而成,唐偉認為這與月亮及其象徵物月桂有關,古人因珍珠、瑪瑙都是閃光的寶物,欣賞它們的同時,想到天上的月光,進而想到了月中的桂樹,
除桂樹,蟾蜍也是月亮的一個象徵物,有趣的是,在阜新查海遺址中,有一隻陶器上畫有蟾蜍形象,艾蔭範先生認為此蟾蜍的形體,“同商代銅器上‘大’組合文 字(郭沫若讀為‘天’)神似”,分析認為就是商奄的“奄”字.表示以蛙為圖騰的人羣.即共工族及其後人。
西漢《淮南子》載:“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淮南子》記載的這段故事,就是中國非常有名的“怒觸不周山”神話,其背景是共工與顓頊帝之間的戰爭。
史載,顓頊帝本姓姬,號為高陽氏,“東北方部落之宗神”,許多舊籍上都説他 “以水德王天下”,“死為北方水德之帝”,列為五帝之一,是軒轅黃帝的孫子,昌意之子,其母女樞因感“瑤光”而生。瑤光即瓊瑤美玉之光,可知古人記載下的顓頊帝,天生就與瑪瑙有着不解情緣。
顓頊帝二十歲登帝位,在位七十八年,壽九十八歲,在位期間創制九州,使中國首次有了版圖界線;建立統治機構,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別,長幼有序;針對巫術盛行之風,下令民間禁絕巫教;改革甲歷,定下四季和二十四節氣,後人推戴他為“歷宗”。顓頊做為華夏文明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對東北亞美洲的古代文明都有重大影響,從他執政的特點來看,是一位把各項制度設列清晰的智慧型領導,正是孔子“十一德”中“縝密以慄,智也”的典型人物
顓頊文明在上古天文、曆法上有高度造詣,它對水利、農業也有大貢獻,它的一個分支族系在中原建立了中國的第一個王朝—— 夏,而且上古許多民族都是它的分支。歷代史學典籍和學者一直把顓頊文明的起源定位於山西、四川、河南、安徽和浙江。艾蔭範先生從文化人類學角度,以考古、神話、民俗、語言、文字諸學科互相參證,提出這一文明起源於遼西,它的考古學背景應是紅山文化及前紅山文化,並與阜新查海遺址淵源甚深。
顓頊治下的北方古族羣對華夏文明極有貢獻,並且創造了玉文化和龍文化,阜新市查海遺址已發現了長達19.7米的石堆龍,據測定距今7000至8000年。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教授在詳細考察查海出土文物後,認為此係“中華第一龍”,阜新是“玉龍故鄉,文明發祥”,。艾蔭範先生認為阜新查海“玉龍文化”屬於顓頊古族的文化遺存,在“顓頊之墟”界域之內。屈原離騷》中“帝高陽之苗裔”正説明了南方的楚人信奉的上帝顓頊遠處北方,這説明楚人原居北方,也是顓頊古族的成員,後來才前往南方的,而《晉書》中所記載的顓頊之墟的“墟”(故地、遺址的意思),其位置就在阜新、朝陽一帶。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近年出土發現由大小七枚相疊組成的菱形瑪瑙套玦,最大的外徑7.4釐米,內徑5.3釐米,肉厚0.6釐米,最小的外徑4.4釐米,內徑2.6釐米,肉厚0.6釐米。玦,是開有缺口的環形玉器,最早發現於距今8000—10000年的新石器早期的查海——興隆窪文化遺址。早期的玉玦普遍像算珠一樣渾圓。到距今約5000—5600年的紅文文化時期,玉玦發展成獸形玦,亦稱玉龍。筆者認為,菱形瑪瑙玦通體扁而薄,有稜角,器形單一。無論發現於何地,器形基本一致,甚至後來的骨玦也與瑪瑙玦相似,這説明菱形瑪瑙玦產生於當時最龐大的北方古族羣,其首領自然是非有着“東北方部落之宗神”身份的顓頊不屬。
學者馮立民認為,黃帝一系最初是從遼河流域起家的,後因氣候惡劣等原因,不斷南遷,才遷到了中原與南方地區,這種遷徙並非單方向的,有人南遷,也有人北返,4000多年前,顓頊曾統率大軍殺回故土遼寧,並將當地分佈散亂的紅山人部落予以整合,顓頊還將自己的兒子分佈於東北各地,形成了後來的東北夷,中華民族的血緣基因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初步形成的。
在阜新查海遺址中出土的瑪瑙製品中,有一些是瑪瑙鏃,如此利器必定運用於上古時代的重大戰爭中,包括顓頊與共工兩位大首領之間發生的殊死搏殺。還有一些瑪瑙刮削器,是製作木類弓箭的工具。
顓頊是黃帝之孫,共工的出身也非等閒,《山海經.海內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説明共工是炎帝神農氏的後代,他是一位水利方面的專家,水戰是其強項,而其勢力範圍迅速擴張,直逼顓頊故鄉,雙方因而進行了一決生死的海域大戰。
唐偉推測,顓頊大帝曾經在錦州渤海灣徹底打敗了以蟾蜍為圖騰、善於水戰的共工族人,而他贏得勝利的根本原因,就是利用瑪瑙製作箭頭。
共工船隊進逼之際,受海風影響,顓頊用瑪瑙削刮器製作的竹木類弓箭,已經無法抵抗敵人大軍壓境,而瑪瑙鏃此刻開始大顯神威,共工被這種射程遠、殺傷力強的武器打得一敗塗地,才會“怒觸不周山”。
所謂“不周山”,歷代學者考證很多,一直沒有定論。唐偉認為,“不周”也是一個“東夷語”,屬於阿爾泰語系,今蒙古語中有詞彙發音為“baidag”,這個古老的詞彙翻譯成漢語有“全部”的意思,滿族語言沿用了許多蒙古語匯,並在清代譯用為漢語,“baidag”就曾經演變成“博周”一詞,語意上仍然承襲有“全部”之意,今譯為“猶遍及”,如清代魏源皇朝經世文編》“敍”中稱“先王以之備蒙誦,知民務,集羣慮,研幾微,究中極;精極蜎蠖不為奧,博周倫物不為末”, 魏源文章中的“博周”,即源於東夷古語音“baidag”,也就是《山海經》中的“不周”。
“怒觸不周山”是表現了共工被瑪瑙鏃打壞了進攻的戰船後,被迫在渤海灣內緊急尋求島地登陸,進行修整和躲藏,因為要防止顓頊大帝的追捕,所以開始東遊西靠,四下逃亡,附近海域內有數的幾座島嶼都有登陸,而顓頊大帝也必然派人全面搜索各島,所以會有“baidag”意思“全部”的東夷語彙出現,寫到《山海經》中就成了“不周”。
古籍記載共工還是被俘獲並流放,共工最後躲到了哪座島上被俘的,筆者認為就是現在的筆架山,筆架山雖然被人説成是因形似筆架而得名,但筆者實地看過,一點也不像筆架。“筆架”發音接近“不周”,應該最初也來自“baidag”的音,後來受國內其它“筆架山”影響,才起了現在的名字,而且錦州這座筆架山落潮時,會出現海中“天橋”奇觀,共工率領殘兵退守於此時,正趕上落潮,顓頊大帝引兵直接就能抵達島上,可以順利將其抓獲。
並且這座筆架山“兩長一短”的山峯外形,也如同被撞倒了一段,與某些學者將“不周”解釋為“不周全”的觀點竟無矛盾,且與神話故事的情節也極度吻合。
錦州筆架山,應該就是上古傳説中的“不周山”。
瑪瑙鏃讓共工大敗虧輸,保全了自己的家邦和子民,顓頊因此對瑪瑙極有感情,所以才會居帝位時頭戴瑪瑙飾品,以至後人大都不稱他“高陽大帝”,而按外表形象親切地稱為“顓頊”——意即“圓頭胖臉、頭戴瑪瑙的英年領袖”。
顓頊大帝希望自己可以永久守護着那些為他贏得勝利和榮譽的寶貝瑪瑙,絕不允許外族人搶去一星半點。死後他葬入醫巫閭山,當時那正是從錦州進入瑪瑙產地阜新的咽喉要地,即便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他仍然用靈魂守衞着他深愛的故土和那裏瑰麗的寶藏。

閭山旅遊貼士

門票:¥62元,參觀遼、元、清代蠟像館,門票為通票。索道(單程20元/人,往返30/人),門票加索道80元/人,專線車前往,車程約2小時。
景區開放時間:08:00---17:00 [1] 

閭山乘車路線

京哈線或溝海線乘坐火車到達溝幫子站,出租車到達醫巫閭山(80元,半小時),或者前行500米到達溝幫子汽車站乘坐開往北鎮客運站的巴士(5:00-21:00,6元)到站後換景區專線,票價2元(出租車10元),(全程耗時2小時);
秦沈客運到達盤錦北站,後轉到溝幫子汽車站, 盤錦北站到達溝幫子汽車站大約20分鐘(無公交,出租車不打表,50元)。
長途汽車從北京、大連、營口、瀋陽等地直達北鎮客運站。

閭山自駕遊線路

瀋陽方向:瀋陽-京沈高速轉至阜營高速(S21)北鎮、阜新方向,在北鎮互通出站,穿過北鎮城區可直達閭山山門;
阜新方向:經阜營高速S21(南行)在北鎮互通出站,穿過北鎮城區可到達閭山風景區;
營口方向:經阜營高速營口北(高坎)上高速北行盤錦、阜新方向至北鎮互通出站,穿過北鎮城區可到達;
錦州方向:東行102國道至溝幫子,轉205國道北行至北鎮,可抵達閭山風景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