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閩山

(程師孟的詩作)

鎖定
《閩山》是程師孟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名稱
《閩山》
作品別名
《遊玉尺山寺》
作    者
程師孟
字    數
28
閩山,一般作為福建的山的統稱。這裏是專指,“閩山”,是福州城內的山名。據説唐玄宗曾經賜名烏石山為“閩山”,但這個名稱沒有流行,所以烏石山還稱烏石山,或簡稱烏山。詩中的“閩山”,是指玉尺山,在光祿坊內(舊的福建省法院大院內,但不是假山),是烏石山的分支,現在只剩下一塊大石頭,石頭上至今仍刻着好多段題刻,其中“閩山”和“光祿吟台”特別明顯。“光祿吟台”四個字,正是源於程師孟的詩《閩山》(有的版本寫作《遊玉尺山寺》):
永日清陰喜獨來,野僧題石作吟台。
無詩可比顏光祿,每憶登臨卻自回。
[註釋]永日:漫長的一整天。野僧:僧人,指閩山保福寺和尚。題石:刻字在石上,指僧人在閩山刻“光祿吟台”四字。顏光祿:指顏延之,南朝宋臨沂人,官至金紫光祿大夫
程師孟(1015年—1092年),字公闢,江蘇吳縣人。程師孟也是福州歷史上有名的太守,宋熙寧元年(1068年)程師孟以光祿大夫身份出任福州太守(知州),比蔡襄任太守的時間要晚大約十年。程師孟任內擴子城,疏河道,修橋樑,興教育,救災荒,並在烏石山上建道山亭——程師孟認為烏石山可與道家蓬萊、瀛洲相比,便改其名為道山,邀請大文豪曾鞏作《道山亭記》,治行稱得上“東南第一”。程師孟公事之餘常到坊內的閩山遊玩,閩山法祥院(唐時稱為保福寺,宋代改稱法祥院)的寺僧刻“光祿吟台”四字於岩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