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閩北方言區

鎖定
閩北方言是福建省內閩方言的第三大片。它分佈在閩北武夷山鷲峯山之間的閩江上源——建溪流域,包括南平地區的8個縣、市:松溪、政和兩縣和建甌、建陽、武夷山市(原崇安縣,下文仍稱崇安)的全部、南平市的多數鄉鎮(市區一部分及樟湖、太平二鄉除外),浦城縣南部的石陂、水北、濠村、山下鄉(約佔全縣三分之一),順昌縣的高陽、大力、嵐下、際會、仁壽、洋墩、埔上七鄉的多數地區(近半個縣)。寧德地區周寧、屏南二縣西部邊界的少數村落也通閩北方言。
中文名
閩北方言
分    佈
閩江上源

閩北方言區發展歷史

從漢末的建安郡、唐宋的建州到元、明、清的建寧路、建寧府,1000多年間均設治於建安。1995年這個老府城(建甌縣城芝城鎮)還擁有7萬多人口,是山區縣城所少見的。建甌話很自然地成了閩北方言的代表。清乾隆年間,林端材所編《建州八音字義便覽》就是根據建甌音編成的韻書。此書序言作於乾隆六十年(1795年),200年間不斷翻印,至今還有人拿它作“因音識字”的工具書。

閩北方言區閩北方言東西之分

閩北方言大體可分東西兩片。崇陽溪流域的建陽、崇安屬西片,那裏隔武夷山與江西接壤,受贛方言影響更大。其餘地區屬東片,但浦城南部與順昌縣內的閩北話也兼有與西片相近的某些特點。東西兩片口音在鄉間農民中通話有困難。
除了兩片不同口音之外,還有兩處邊界方言有更大的混雜。一是南平市東20公里閩江南岸的夏道鎮,這裏由於和南平市土官話接觸頻繁又和東邊的太平、樟湖二鄉的閩東方言連界,受官話方言島和閩東方言影響,口音明顯不同,只有4個聲調;二是建陽縣西端的黃坑鄉,因為和邵武、光澤兩縣連界並有密切來往,受到那裏的閩贛方言的許多影響,有聲母20個、韻母42個、聲調5個,口音也明顯不同。
由於近代以來人口來源複雜、變動大,閩北方言的內部差異也比較嚴重,代表點的權威性也顯得不夠,加上南平官話方言島在區內的長期影響,閩北地區早有推廣普通話的傳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着經濟的繁榮和文化的普及,推廣普通話的進程更快。如今從城鎮到農村,普通話已大體可以通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