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閩侯縣博物館

鎖定
閩侯縣博物館建於1958年, 2019年2月2日新館正式開館,位於民俗路與紅旗洲路交叉口(曇石山中學旁)。 [4]  館內收藏有新石器時代至民國時期3000多件,其中有玉石器、骨貝器、陶瓷器、金屬器、竹木藤漆器、古錢幣、織物、革命文物、文獻、書畫、古籍等文物。
中文名
閩侯縣博物館
地理位置
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甘蔗街道民俗園路46號
類    別
文物系統國有博物館
投用時間
2019年2月2日 [3] 
開放時間
9:00-17:00,每週一閉館
乘車路線
從福州坐33路或38路到閩侯縣甘蔗街道街心廣場下車,到文博大樓五層即到
郵    編
350100
藏品總數
2058件(套) [3] 

閩侯縣博物館歷史沿革

閩侯縣博物館建於1958年。1958年9月8日,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文物參考資料》第九期載《福建文化局召開閩侯縣博物館現場會議》一文。《人民日報》就此還發了報道,題為《全國第一家縣級博物館》,後因館舍與人員編制不足等原因,降為縣文化館一個文物組。
1996年,閩侯縣委、縣政府把文物工作納入議事日程,在“八五”發展規劃中,投資100多萬元,於1994年建成文物藏品倉庫、展廳面積300多平方米的文博大樓,中國歷史博物館文物大家史樹青為閩侯縣市博物館題匾。 [1]  1996年11月24日《中國文物報》報道《閩侯縣博物館成立》的消息。閩侯縣博物館核定編制四人。館內設有辦公室、文物庫房、閩侯歷史陳列等。館內收藏有新石器時代至民國時期3000多件,其中有玉石器、骨貝器、陶瓷器、金屬器、竹木藤漆器、古錢幣、織物、革命文物、文獻、書畫、古籍等文物。其中珍貴文物達有300多件。 [2] 
1996年8月成立,縣政府批准籌建,定編4名,館址定於閩侯縣甘蔗街道街心路155號文博大樓; 2012年開始籌建新館; 2017年12月人員編制增至7名; 2019年2月2日新館正式開館,位於民俗路與紅旗洲路交叉口(曇石山中學旁)。 [4] 

閩侯縣博物館館藏文物

館藏文物豐富,其中有玉石器、骨貝器、陶瓷器、金屬器、竹木藤漆器、古錢幣、織物、革命文物、文獻、書畫、古籍等文物共計2058件/套4064件文物。其中,二級文物30件,三級文物706件。 [4] 
其中較為特色的藏品是--柯世榮雕龍眼木彌勒佛坐像。由著名木雕藝人柯世榮,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雕刻而成,彌勒佛坐像底座與雕像皆為龍眼木雕成。座為荷葉形,座下有四個雲頭足。大肚彌勒佛肥頭大耳,笑容可掬,端坐在五穀袋上。身着寬袖長衫、長褲,袒胸露腹,左手按袋,左足後跟着地腳趾微翹,右手靠於右膝,小手指勾垂仙拂,右足屈起,踏在五穀袋上,姿勢隨意不羈。五穀袋後面陰刻楷書:“光緒甲午春,華嚴精舍造,象工柯世榮。”柯世榮,福州象園人,生於清咸豐(1851-1861)年間,著名木雕藝人。此作造型生動,刀法嫺熟,肌肉感強,衣褶圓潤,細膩傳神。 [4] 

閩侯縣博物館陳列展覽

閩侯縣博物館基本陳列

主展廳
主展廳基本陳列為《八閩首邑—閩侯人文生態展》,分為“薪火相傳、置縣建治”、“三邑同城、千載共榮”、“風雲際會、前仆後繼”三個展廳,展廳共7300㎡,分佈在本館的二三層。 [2] 
第一單元
第一單元“薪火相傳、置縣建治”。主要展示遠古時期的閩侯。五千年前,出現了曇石山文化,開啓閩族社會的最初文明。三千年上下,創造了青銅時代的黃土侖文化。二千年左右,形成閩越國的王畿之地。漢晉以來,大量中原百姓相繼南遷入閩,為閩侯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與社會文明。閩侯歷經郡縣建置,崛起東南。 [2] 
第二單元
第二單元“三邑同城、千載共榮”。主要介紹唐末五代,奠定了閩侯社會發展的基礎。閩侯進入宋代,閩縣、侯官、懷安三邑同城,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優勢突出,特點鮮明,被譽為“海濱鄒魯”。迄至近代,閩侯一直保持“八閩首邑”的歷史地位。 [2] 
第三單元
第三單元“風雲際會、前仆後繼”。主要講述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民族危亡、災難深重之際,林則徐、嚴復等一批仁人志士。追求真理,敢為天下先。傳播先進思想,推動近代中國的歷史進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閩侯人民經歷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血與火的洗禮,終於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2] 

閩侯縣博物館臨時展覽

臨時展覽位於本館一層,展廳面積622㎡,主要用於舉辦交流展、巡展等臨時展覽,將不定期更換展陳內容。舉辦過《閩江閩海閩侯情—海上陶瓷之路特展》、《錫光溢彩-林慧錫雕藝術展》、《青銅之路--寧夏固原春秋戰國時期北方青銅文化特展》等精品展覽。 [2] 

閩侯縣博物館非遺展示

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位於該館一層。閩侯縣非遺項目涵蓋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曲藝、傳統戲劇、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