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閩人三十六姓

鎖定
閩人三十六姓,是對明朝遷居琉球的福建人三十六姓的總稱。史料記載明太祖於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為方便貢使往來,賜閩中舟工三十六姓。據《明史·琉球傳》記載,1372年,琉球中山王察度嚮明朝朝貢。
中文名
閩人三十六姓
年    代
1392年
身    份
明朝移民
祖    籍
福建
目    的
方便明朝和琉球的貢使往來

目錄

閩人三十六姓起源

1392年(洪武25年),明太祖為方便貢使往來,賜閩中舟工36姓。這些移民到達琉球后,在那霸港附近的浮島上建立了那霸唐營(後稱久米村),並定居於此。

閩人三十六姓背景介紹

閩人三十六姓多為航海家、學者或其他擁有一技之長的人,他們在琉球負責航海、造船、外交文書的編寫、翻譯、對華貿易等事務,在琉球社會中地位較高。“閩人三十六姓”受到琉球王國的重視優待。他們來到琉球國後,得到上至王府和下到民間的極大尊重,成為琉球王國裏一支享有特殊待遇的族羣,大多被委以重任,參與國家重要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並世代享有高官厚祿,甚至官拜相國,成為琉球國中影響至大的名門望族閩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叫“唐營”唐人聚居區,後來叫“久米”。
久米村有兩個大廟,一個大廟是孔子廟,一個大廟是天后、關帝廟。孔子廟很大,叫“堂三楹”,中間奉孔子,兩邊奉他的兩個屬下,分別拿着《易》、《書》、《詩》、《春秋》。天后、關帝廟也是三楹格局,中間天后,西面關羽,天后就是天妃。 依照琉球官制,居住在王都首裏的尚、向等王族七大姓,世代為王室婚姻,法司、紫金大夫類等級的官員,均不出七姓。 從閩人三十六姓遷居琉球,到琉球被日本兼併的500年期間,閩人三十六姓的後裔多出任琉球王府的要職,三司官輩出。

閩人三十六姓總結

琉球羣島於我國明代初年,曾建立中山國,歸附於明朝,成為一個藩屬國。明太祖為了便於琉球的朝貢和彼此的貿易往來,便賜給這個小國許多艘大海船,並派遣了同船而去的船工、水手。“閩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來朝貢。” 這些姓氏即:慎、梁、鄭、金、蔡、毛、陳、林、曾、高、吳、李、阮、沈、魏、田、王、馬、錢、翁、穆、韓、宗、昆、尹、查、伍、向、武、吉、英、陶等。其中慎姓有空手道祖師爺慎善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