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閩中區

鎖定
閩中區位於福建省中部,是閩中大山帶的主體部分。本區大地構造屬閩東燕山斷陷帶,在西南部分地區則屬閩西南海西印支拗陷帶。由四大山嶺組成,水系發達。
中文名
閩中區
地    點
福建省中部
山    體
北東—南西展布
475千米

目錄

閩中區基本介紹

本區位於福建省中部,是閩中大山帶的主體部分,北與浙江省為界,南接廣東省,西部大致以政和—大埔斷裂帶與閩西山地、丘陵、河谷平原區相接,東與閩東沿海丘陵、台地、平原區相鄰。區內以鷲峯山—戴雲山—博平嶺山脈為主體,山體呈北東—南西展布,長約475千米,寬度一般60~100千米,最寬處在大田、德化一帶,達180千米,面積約41829.5平方千米,佔全省總面積的34.46%。
本區大地構造屬閩東燕山斷陷帶,在西南部分地區則屬閩西南海西印支拗陷帶。中生代以前,本區是個長期隆起的剝蝕區,中生代以來,受燕山運動影響很大,大規模的火山噴發和花崗岩侵入,廣泛堆積着中性—酸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厚度可達2000~3000米,構成本區的主要蓋層。斷裂構造是本區的主要構造形式,東西兩側均為深、大斷裂所控制,斷裂方向以北東向為主,北西向的斷裂也很發育。由於燕山運動的影響,產生強烈的抬升隆起,形成有名的“戴雲隆起”。燕山運動以後,經過準平原化過程,山頂準平原的遺蹟仍清晰可見。後又因新構造運動的影響,山體發生顯著的不等量抬升,北部和中部上升幅度較大,南部稍弱。
本區由四大山嶺組成,從北東向南西為太姥山、鷲峯山脈、戴雲山脈和博平嶺。這些山嶺除太姥山外,山體大,地勢高,切割深,海拔多在1000~1200米以上,部分山峯超過1800米。由於新構造斷塊掀斜上升的影響,山體兩坡呈不對稱性,西坡陡峻,東坡和緩,地勢從西到東逐漸降低,層狀地貌顯著。
本區水系的發育,受新華夏兩組活動性斷裂的控制,呈格子狀結構,主要河流均切過北東東向構造線往東南穿山而去,如閩江、晉江、九龍江、霍童溪和交溪等;而一級支流多順着主要構造線發育,為北東、北北東向,如閩江支流古田溪、安仁溪、大目溪、尤溪、梅溪等。在一些河流的峽谷地段,河谷多呈“V”形谷,河曲深切,河牀縱剖面作階梯狀,比降大,基岩裸露,淺灘多,水流湍急,裂點處常形成瀑布和跌水,藴藏着豐富的水力資源。

閩中區地貌

本區可分為五個二級地貌區:
鷲峯山—太姥山中山、山間盆谷區
本區位於閩江中游丘陵、河谷平原區以北,包括鷲峯山和太姥山,山地廣大,遍及寧德、南平、福州三個市,含柘榮、壽寧、周寧、屏南縣的全部,福安、寧德、古田、政和縣(市)的大部以及福鼎、霞浦、建甌、南平、閩清、閩侯、福州、連江、羅源等縣(市)的一部分,面積14825.5平方千米,佔全省總面積12.22%,地貌類型以山地為主,山間盆谷散佈全區,鑲嵌在不同海拔高程上,是本區農田和聚落集中分佈的地帶。丘陵所佔的比重不大。
本區中山面積廣大,分佈集中,屬於鷲峯山脈和太姥山的主幹部分,是本省中山分佈成片最大的地區。地勢起伏,峯巒疊嶂,海拔多在1000~1300米,部分山峯超過1500米,如仁山(1822米)、東峯尖(1627米)、石塔山(1611米)、香爐尖(1598米)、九仙山(1539米)、雞鳴尖(1528.4米)、箬坑坳(1527米)、靈峯尖(1513米)和聖銀樓(1500米)等,其中仁山是鷲峯山的主峯。鷲峯山脈西坡陡峻,以直線形坡為主,坡度多在35°以上,有些山坡超過60°,成為懸崖峭壁。東坡較緩,一般為25°~35°,並呈階梯狀下降。山頂起伏不大,切割微弱,谷地開闊,在鎮前、天井洋、路下、何洋等地,發育有1000~1200米的地貌面,除已農墾的耕地外,可開闢為草場,發展畜牧業。低山多分佈於中山外緣和河谷兩側,東部低山面積大於西部;在太姥山,中、低山地貌各佔一半。地勢起伏大,切割強烈,多深切溝谷,以“V”型為主,海拔多在600~700米之間,在吳陽、壘湖、承天等地,發育有650~700米的地貌面。丘陵僅分佈於交溪、穆陽溪和貴溪河谷的兩側,面積不大,海拔均在400米以下,相對高度多為150~300米,切割較破碎,屬鷲峯山脈和太姥山的延伸部分。
本區在大地構造上為閩東燕山斷陷帶的北段,沉積蓋層較厚,主要出露上侏羅統南園組,其次是下白堊統石帽山羣。震旦系迪口組和龍北溪組,僅在中部和西部有零星出露,侵入岩多呈花崗岩體散佈在東部和西部。中、新生代以來,本區形成一系列以北東和北西斷裂為主的構造帶,西部有政和—大埔斷裂帶的北段,東部有福安—南靖斷裂的北段,均呈北東向,中部有北西向的松溪—寧德斷裂。由於這些斷裂的活動,形成一系列北東、北北東和北西向的斷陷盆地,在長期內、外營力作用下,這些盆谷的形態各異,大小不等,分佈高程不一,其中主要有柘榮、壽寧、福安、周寧、屏南、古田、西陽、南陽、澄沅、鎮前、玉山、鶴塘、東橋、大湖等。盆谷內崗丘起伏,底部平坦,河道蜿蜒其中,常發育有1~2級階地,沉積物堆積較厚,土壤肥沃,水利條件好,是本區主要農業生產基地
本區地勢高亢,降水豐沛,年降水量達1700~2000毫米,是全省四大雨區之一。水系發育,溪流密佈,發源於鷲峯山脈的西部和南部的河流,源短流急,注入閩江及其支流建溪;發源於鷲峯山脈東側和太姥山的河流,主要有賽江、霍童溪、鰲江、懷溪、七都溪和起步溪等,均獨流入海。上述河流,在區境多為上、中游河段,比降大,水流急,多為深切“V”型峽谷,水力資源豐富。流經本區南部的古田溪便利用其比降大,河谷寬窄相間的有利地貌條件,建築了庫容量5億立方米的古田水庫,在水庫以下的深切曲流的峽谷地段,進行梯級開發,建築四級水力發電站,年發電量達25.9萬千瓦,是本省最早建築的大型水力發電站,做到一水多用。在穆陽溪的中游也建有閩東發電站,大型的芹山水電站正在興建之中。
本區地勢高峻,農業氣候垂直分佈差異比較大,氣候涼而潮濕,年平均氣温大部在15℃左右,日均温≥10℃,積温4400℃~5700℃,熱量資源是全省較低的地區,農作物生長期較短,單季稻種植面積比較大。年降水量1700~2000毫米,是全省水資源最多的地區之一。土壤、植被類型也較複雜。應充分發揮山地大和温和濕潤的氣候等特點,大力發展林、茶、糧生產,逐步做到以林為主,林、糧並舉,多種經營,積極發展茶、果生產,恢復和發展山區特產,充分利用山塘、水庫和稻田水面,發展淡水養殖,增加經濟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閩江中游丘陵、河谷平原區
本區位於閩江中游河谷沿岸丘陵、平原地帶,西起閩江鐵路大橋,東至閩侯竹岐,南北兩側均以山地、丘陵地貌界線為界,分別與戴雲山山地、山間盆谷區和鷲峯、太姥山中山、山間盆谷區相接。包括南平、尤溪、閩清、閩侯和古田縣(市)的沿江地區。地勢較低,海拔多在350~450米之間,周圍被山地環繞,由西向東南展布,東西長約100千米,南北寬窄不一,面積約3060.5平方千米,佔全省面積2.52%。區內地貌類型以高丘為主,其次是河谷平原,低丘僅零星分佈於高丘前緣。
本區在大地構造上屬閩東燕山斷陷帶的一部分,中、新生代地層比較發育,上侏羅統南園組廣泛出露,其它地層如迪口組、文賓山組、梨山組、長林組在尤溪口以西地區有零星出露,第四系堆積物多分佈在閩江、尤溪和梅溪等河牀的兩側,為河谷平原的組成物質。燕山期花崗岩多分佈在西部和中部。中、新生代以來,區內形成一系列以北東和北西為主的斷裂構造,閩江即循北西向斷裂構造穿越閩中大山帶,將山帶分割成鷲峯山脈和戴雲山脈,其支流武步溪、古田溪、大目溪、尤溪、梅溪等則多呈藕節狀,寬谷與窄谷相間排列,以峽谷河段為主。在峽谷河段,河牀直接與兩岸山坡相連,階地不發育或缺失,河牀比降大,水流湍急,常有急流險灘。在水口至安仁溪峽谷段,根據閩江水力發電工程局勘測設計院的資料,該段在下濮、安仁溪、水磨等地,河牀海拔很低,第四紀沉積物最大埋藏深度在海平面以下36.27米。這可能是在第四紀冰期中,世界海面下降達100~130米左右,閩江中下游發展溯源侵蝕形成的深槽,當間冰期時基面抬升產生堆積的結果。本段的下濮一帶,由於閩江強烈下切,兩岸花崗岩谷坡陡峻,坡度常達40°~60°,河寬達200~300米,現已建成閩江水口電站,呈現“高峽出平湖”景觀。在江中發育的江心洲,如土埠洲、大洲、南溪洲和蘿蔔洲等,均淹沒於水下。在安仁溪以下,發育有邊灘和心灘。在寬谷兩側,常發育有6~10米,20~25米和40~45米的階地,其階面均不太寬。
本區高丘陵分佈廣泛,面積較大,約佔全區總面積56%,一般海拔400米左右,相對高度200~350米,主要由南園組火山岩和燕山期花崗岩組成,在尤溪城關至尤溪口一帶,為砂頁岩和老變質岩組成,後緣與山地相連,是閩中大山帶的組成部分,切割強烈、破碎,多呈條帶狀向閩江河谷傾斜延伸,坡度較大,多在30°左右,灌草植被覆蓋尚好,但森林多被砍伐,應進行封山育林,綠化閩江。低丘零星分佈於高丘的前緣和山間盆谷周圍,比高100米左右,多呈饅頭狀、條帶狀,丘頂渾圓,坡度15°~25°,風化層較厚,多已開墾,種植茶果等經濟作物。河谷平原主要分佈閩江及其較大支流尤溪、梅溪兩側,多呈條帶狀,寬度不一,由幾十米至幾百米,地勢平坦,土質肥沃,灌溉便利,是本區農業地貌條件最好地貌類型,是農耕的精華地帶。山地僅在閩江和尤溪沿岸有零星分佈,多呈孤山峻嶺。面積較小,森林植被覆蓋較好。
本區地處閩江中游丘陵、河谷平原地帶,海拔較低,周圍為山地環繞,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温暖多濕,年均氣温大部分地區在17℃~20℃,≥10℃積温5000℃~5700℃,熱量資源良好,適於稻穀、林、茶、果等生長,農作物可一年二至三熟,林、茶生產都佔相當比重。本區丘陵、平原地貌條件優越,可大力發展林業,種植茶葉、柑桔、橄欖等果樹。還可以實行林牧結合,發展畜牧業生產。在閩江兩岸的丘陵地帶,除了發展杉木、竹林外,要大力發展水源涵養林,加速綠化閩江兩岸,維護生態平衡。
戴雲山山地、山間盆谷區
本區位於閩中山地、山間盆谷區的中段,戴雲山脈南北縱貫,北接閩江中游丘陵、河谷平原區,西與閩西山地、丘陵、河谷平原區毗鄰,南連九龍江中游丘陵、河谷平原區,東鄰閩東沿海丘陵、台地、平原島嶼區,四境均以山地與丘陵地貌界線為界,包括永泰、大田、德化全部,仙遊、永春、安溪的大部和閩侯、閩清、尤溪、南平、沙縣、三明、永安、漳平、華安、同安、南安、莆田、福清等縣(市)的一部。南北最長處約200千米,東西最寬處約180千米,面積約18608.5平方千米,佔全省總面積的15.33%。區內山嶺連綿,地勢高亢,盆谷密佈,具有鮮明的山地自然景色,是福建省著名的山區之一。
在大地構造上,本區正處於閩東燕山斷陷帶的中段,西南隅隸屬西南海西印支拗陷帶。中、新生代以來,以斷裂活動為主,形成一系列北東和北西斷裂帶。如北東向的政和—大埔斷裂帶、長樂—詔安斷裂帶,分別切過本區西部和東部邊緣;西北向的沙縣—南日島斷裂、永安—晉江斷裂切過北部和中部,其次還有東西向的漳平—仙遊斷裂和南北向的忠信—嵩口斷裂。由於斷裂的活動,導致了中、新生代廣泛而強烈的火山噴發和岩漿侵入,使區內廣泛分佈侏羅—白堊系陸相火山岩噴發—沉積岩系,其中以晚侏羅紀南園組出露面積最大,總厚度達6000多米。其次是下白堊統石帽山羣和石牛山組,前者主要分佈閩清、永泰一帶,如石帽山(1237米)、雲山(1079米)等,後者分佈於德化、閩侯、永泰一帶,如石牛山(1782米)、石柱山(1803米)和五虎山等。古生代及其以前的老地層,多出露西部的大田、德化陽山和安溪劍鬥等地。侵入岩以燕山期為主,分佈零散,多呈巖體出露,如大洛巖體、桂溪巖體和九仙山岩體等。上述斷裂構造和岩層對本區地貌發育起深刻的影響。
本區地貌類型以山地為主,面積約15646.75平方千米,佔全區總面積84.1%。山地可分為三個山帶,均呈東北—西南展布,與主要構造線一致,西帶有鳥石頂(1249米)、武陵山(1108.6米)、大帽山(1250米)、八羊崎(1303.6米)、普禪山(1508.7米)、鋤頭峽(1437米)、鯉魚仔山(1584米)、大嶺山(1604.7米)和天斗山(1568.7米)等,多由花崗岩和火山岩組成,是沙溪和尤溪的分水嶺。本帶受掀斜作用影響,西坡陡、東坡緩,具層狀地貌現象。中帶北起閩江南岸的白雲山(1287米),南至九龍江北岸的九龍山(1286米),包括鐵打山(1208.5米)、羅漢山(1287.7米)、大仙岐(1312.5米)、戴雲山(1856米)、九仙山(1644.2米)、雞冠岐(1331米)、大白巖(1350米)、雪山(1336.1米)、大仙峯(1553米)、吳殊尖(1254.7米)、陳頭岐(1344.2米)、大鴛山(1518米)、佛耳山(1532米)等,主要由火山岩和花崗岩組成,山體高大,連片雄偉,是戴雲山脈的主體,北段為尤溪和梅溪、大樟溪的分水嶺和發源地,南部是晉江的發源地,也是晉江與九龍江的分水嶺。東帶以石牛山為主體,主峯石柱山(1803米),包括雞冠山(1541米)、黑上山(1451米)、石帽山和五虎山等,該山帶均由石帽山羣和石牛山組組成,巖性較堅硬,垂直節理髮育,在外營力作用下,切割強烈,發育為尖峭基岩山峯,雄偉壯觀,是大樟溪與木蘭溪、龍江的分水嶺。本區丘陵面積不大,約佔全區面積的7.73%,多分佈於大樟溪中、下游河谷兩側和一些山間盆谷平原的周圍,比高多在100~200米之間,切割較為破碎,坡度在15°~25°左右,風化層較厚,植被覆蓋尚好,多闢為經濟林和果園。平原包括河谷平原和山間盆谷平原,前者主要分佈於大樟溪和尤溪河谷兩側,多呈條帶狀,由沖積物組成,比高在5~9米,地面平坦,微向河牀傾斜,土層深厚肥沃,水利條件好,是本區糧食高產區。山間盆谷平原分佈遍及全區,從海拔100米到1000米均有發育,面積大小不一,形態各異,有橢圓形、長條形等,其長軸均沿構造線延伸,組成物質有沖積、洪積和坡積等,常呈緩坡地產出,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山區農田、居民點分佈區,由於自然條件的差異,發育在500米以下的盆谷平原,以種植雙季稻為主,500米以上的盆谷平原以種植單季稻為宜。
本區水系發育,河流除東部和南部屬晉江、九龍江、木蘭溪和龍江水系外,其餘地區均屬閩江水系,其中較大的河流有尤溪、梅溪和大樟溪等,流向北東,與主要構造方向一致,注入閩江,把本區山地切割成為三個山帶。在北西向構造的制約下,支流多呈北西向,構成格狀或樹枝狀水系,在大樟溪上游,沿戴雲山主峯和石牛山北側,發育有環狀水系,河牀比降大,裂點發育,水力資源豐富,如閩清、永春等縣均是有名的水力發電先進縣。
由於新構造運動間歇性抬升,本區發育有數級山頂面,由高到低為1200~1400米、800~1000米、600~700米和50~100米,各級山頂面,地勢起伏和緩,頂面平坦,多為農耕之地,常有居民點分佈,還有不少尚未開發利用。
本區地貌類型多樣,地貌形態結構較為複雜。地貌類型組合以山地為主,不僅分佈廣泛,而且連片集中。這種地貌條件對於發揮山區優勢,大力發展林業,建立山區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十分有利的。本區緯度相對較低,氣候屬中亞熱帶涼温區,氣候涼温而潮濕,年均氣温17℃左右,≥10℃積温5500℃~5700℃,熱量資源略高於(二)區。海拔多在500米以上,最高峯戴雲山(1856米),氣候垂直分佈明顯,適於林、茶、果生產,農作物一般一年二至三熟,單季稻面積廣。本區林業、茶葉、柑桔亦佔重要地位,特別是安溪所產的“鐵觀音”茶,馳名中外。 本區應發揮山地廣,面積大,緯度較低,熱量資源較豐富的特點,大力發展林業生產,加速造林綠化,培育、營造水源涵養林和防護林,恢復和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還要大力發展烏龍茶生產,出口創匯。本區粘土礦物儲量豐富,質量高,生產陶瓷器歷史悠久,亦應大力發展,出口創匯。
九龍江中游丘陵、河谷平原區
本區地處九龍江中游,介於戴雲山脈和博平嶺山脈的結合部位。西起龍巖市的平林,經漳平,東至華安的天宮,周圍均以丘陵與山地地貌界線為界,在漳平以西呈南西—北東向,漳平以東呈西北—東南向,狀似彎鈎,雁石溪、九龍江貫穿全區。長約100千米,寬窄不一,最寬處約15千米,最窄處5千米,面積1546.25平方千米,佔全省總面積1.27%,是全省面積最小的二級地貌區。
政和—大埔斷裂帶穿過本區西部,在大地構造上屬閩東燕山斷陷帶和閩西南海西印支拗陷帶的一部分,區內地層發育從古生界至中新生界均有分佈,尤以中生界較多;構造複雜,斷裂發育,在西部以北東向為主,東部北西向較顯著。地貌類型以高丘分佈最廣,約佔全區總面積的40%,海拔在400米左右,相對高度西部較低,東部較高,均在180~300米之間。分佈西部的高丘,多由砂頁岩組成,巖性較軟,加之斷裂發育,在長期外力作用下,地勢顯得緩和開闊,頂部渾圓,山坡坡度多在20°~25°上下,風化殼較厚,植被覆蓋良好。分佈在九龍江沿岸的高丘陵,多由火山岩和花崗岩組成,巖性堅硬,加之九龍江的強烈切割,丘高坡陡,坡度多在30°以上,常有基岩出露,系戴雲山脈和博平嶺山脈組成部分。低丘多分佈在漳平盆地和雁石盆地高丘陵的前緣,面積不大,相對高度多在100米以下,地勢舒緩,丘頂均呈饅頭狀,坡度15°~20°,殘積層較厚,多被開墾為茶園和經濟林。河谷平原主要分佈雁石、西園、漳平盆地中,在雁石溪、九龍江河牀兩側,呈不連續帶狀分佈,地勢平坦,土質肥沃,灌溉便利,是本區農業地貌條件最好的地貌類型,是農耕的精華地帶。
九龍江的支流雁石溪是本區最大的河流。雁石溪位於本區西段,流向北東—南西向,河谷呈蓮藕狀,寬窄相間,寬谷段河牀寬淺,心灘、邊灘發育,有2~3級階地;窄谷段水流湍急,河谷呈“V”型,多深切曲流,階地不發育。主流九龍江,由北西流向南東,橫切閩中大山帶,把戴雲山脈和博平嶺山脈分開,河谷深切,陡峭狹窄、多呈峽谷,比降大,水流湍急,藴藏着豐富的水力資源。
本區年平均氣温20℃左右,年降雨量1500~1700毫米,温濕條件優越,適宜於林、茶、果生長,近年來均有較大的發展,在華安以南九龍江河谷兩側生長的香蕉、文旦柚、坪山柚等,栽培歷史悠久,果農栽培經驗豐富,是本省水果中的名貴品種。可充分利用本區有利的地貌條件,優越的自然資源和豐富的栽培經驗,大力發展水果生產。
博平嶺山地、山間盆谷區
本區位於閩中山地、山間盆谷區的南段,博平嶺縱貫南北,西接閩西山地、丘陵、河谷平原區,東與閩南沿海丘陵、台地、平原區為鄰,北連九龍江中游丘陵、河谷平原區,南界廣東省。包括平和縣的大部,漳平市的南部,及新羅區、永定、華安和南靖縣的一部分。南北長約140千米,東西寬約40~60千米,面積約3788.75平方千米,佔全省總面積3.12%。形狀極似一個南北寬中部窄的啞鈴形。
本區在大地構造上屬閩東燕山斷陷帶南段的一部分。地層發育較全,其中以南園組出露面積較大。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層多分佈在西部,面積不大。燕山期花崗岩分佈甚為廣泛,它同南園組是構成本區地貌的重要岩層。區內以斷裂構造為主,北東和北西二組斷裂比較發育,對本區地貌發育影響頗深。政和—大埔、長樂—詔安二條深、大斷裂帶分別切過本區西部和東部邊緣,北部的九龍江便是沿着北西向斷裂發育的河流。
博平嶺位於閩中大山帶的南段,地勢比戴雲山脈和鷲峯山脈稍低,海拔多在500~1000米之間,以中、低山為主,面積達3269平方千米,佔全區總面積86.3%,是構成博平嶺山脈的主體。全區地勢南北高,中部低,北部稍高於南部,多數山峯海拔在1200~1400米之間,個別山峯超過1500米,如博平嶺的主峯——苦筍林尖(1662.2米)、大芹山(1544.8米)、仙洞山(1530.3米)等。區內山地走向大致以龍(巖)漳(州)公路為界分南北兩部,北部山地受北東向斷裂構造控制明顯,河流流向北東,山脈與河流相間排列,拱橋溪、同春溪、下浙溪將山地分割為西、中、東三個部分。西部山地位於燕溪與拱橋溪之間,屬於博平嶺的西部山地,海拔500~1000米,以低山為主,組成岩石複雜多樣,從古生代到中生代均有出露,而以砂頁岩、礫岩為主,山勢比較陡峻,切割強烈,坡度多在30°左右,由於地處中亞熱帶,風化層較厚,植被覆蓋較好。中部山地,分佈於拱橋溪與同春溪之間,是博平嶺的主幹,海拔多在800米以上,以中山為主,主要由花崗岩組成,山體高亢,山脊線不太明顯,多深切“V”形溝谷,坡度多在30°~40°之間,發育有800米、1000米和1300米三級山頂面,其中以800米山頂面分佈較廣。東部山地,分佈於同春溪與下浙溪之間及其以東地區,面積較大,北部由南園組地層組成,南部主要由花崗岩和砂頁岩組成,山體高大,切割較深,1000米以上的山峯為數不少,屬博平嶺向東延伸部分。南部山地多受北西向斷裂構造控制,走向以北西為主,海拔比北部稍低,以低山為主,多由花崗岩和火山岩組成,局部有砂頁岩出露。山勢較和緩,坡度一般20°~30°,發育有800米和1000~1100米的山頂面。
本區丘陵面積較小,主要分佈於金豐河谷的兩側,以及幾個較大的山間盆谷的周圍,在河谷兩側的多屬高丘,在山間盆谷周圍的多屬低丘。前者切割較深,後者切割較淺,風化殼厚,適於發展用材林和經濟林。平原均屬山間盆谷平原,面積279.75平方千米,分佈零散,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其中較大者有漳平永福、龍巖適中、南靖梅林、平和霞寨、九峯等,這些平原均是本區的農田和居民點的所在地。
本區地貌類型以中、低山為主,地勢較高,成為閩南一些短小溪流的發源地。在北部有拱溪、同春溪和下浙溪等從南向北注入九龍江;西南部有金豐河、蘆溪、合溪等由北向南注入韓江;東南部有西溪上游的永豐溪、薌江和船場溪等均由西北向東南注入九龍江。另外還有發源本區東南坡獨流入海的漳江、東溪等,這些河流由於博平嶺山地新構造運動的影響,下切強烈,河牀比降大,谷坡陡峻,常有基岩裸露,水流洶湧,有跌水、急灘等,侵蝕與沖積相互交替,在寬谷兩岸常發育4~7米,10~20米,35~40米的三級階地。
本區由於山體龐大,地勢高亢,氣候地域差異和垂直分佈明顯,土壤、植被也較複雜,但緯度較低,屬南亞熱帶向中亞熱帶的過渡地帶,水熱資源充足,年平均氣温18℃~20℃,日均温≥10℃積温5800℃~6500℃,年降水量1600~1800毫米,是本省四大多雨區之一。農作物年可三熟,適於水稻、甘蔗、烤煙等作物生長。本區由於山地面積大,氣候温暖濕潤,適於林業生長,要大力造林綠化,改造自然,保護生態環境。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