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閔行模式

鎖定
閔行模式是一種醫藥採購模式。
中文名
閔行模式
發生時間
2005年
發生地點
上海市閔行區
類    型
醫藥採購模式
針對醫藥商業回扣等灰色鏈條,上海市閔行區政府於2005年開創的一種醫藥採購模式。上海市閔行區對中標藥品實行聯合遴選,由政府部門集中採購,同一品規只選擇一家生產商和一家配送商。
2005年,上海以市為單位進行招標,由於涉及醫藥商業回扣等灰色鏈條,閔行區多名醫院院長先後落馬。當年,針對當時醫藥採購過程中矛盾突出的商業賄賂問題,閔行區政府開創了閔行模式。
閔行當地衞生部門公開的數據顯示:“閔行模式”推行後,2005年8月至2008年12月,全區公立醫院門急診人次平均醫藥費68.65元,與改革前相比減少12.93元,降低15.85%,分別相當於上海市平均水平的62.17%、全國的83.20%;出院患者平均藥品費2103.57元,比改革前減少181.31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閔行模式通過引進第三方結算等現代物流模式,變革過去的醫療機構採購制度,使得長期以來飽受詬病的醫院回款問題有了顯著改善。
閔行區通過第三方結算的流程改造,與供應商鏈接物流體系,不僅使醫院10天回款成為一大特色,更挖掘出物流的“第三利潤源”,成為醫療機構資金補償的重要渠道。
資料顯示,2008年,閔行區公立醫療機構的藥品採購成本從改革前的8.2%降到4%,僅相當於全國平均藥品採購成本的35%。
但是,“閔行模式”獨家配送的特殊招標採購模式仍然引發業內頗多微詞。有觀點認為,該模式以高度“集中”之手替代“市場”競爭有些矯枉過正,既背離了市場經濟規律,也不具備在經濟發展水平不一的全國各地推廣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