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閔損蘆衣

鎖定
宣傳孝道的詞語,告訴我們人都有孝心、孝行,天下不會有人心腸會像鐵石一樣,只要我們肯用心,發自內心對父母孝順奉養,父母再怎麼不好,也都會有感動的一天 [1] 
中文名
閔損蘆衣
內    容
衣蘆御車
表    字
子騫
時    代
周朝

閔損蘆衣原文

孝哉閔子,衣蘆御車。感父救母,千古令譽 [2] 
周閔損,字子騫。早喪母,父娶後妻,生二子。母惡損,所生子衣綿絮,而衣損以蘆花。父令損御車,體寒失靷,父察知之,欲逐後妻。損啓父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父善其言而止,母亦感悔,視損如己子 [2] 
李文耕謂,閔子留母之語,悽然藹然,從肺腑中醖釀而出。雖使鐵石人聞之,亦為惻惻心動,何其天性之厚且純也。卒之全母全弟全父,一家太和之氣,直從孝子一念懇惻中轉回,為子者其三複之 [2] 

閔損蘆衣白話解釋

閔損蘆衣
閔損蘆衣(3張)
周朝的魯國,有個姓閔名損,字子騫的人。在他很小的時候母親就不幸過世了。父親娶了後妻,後妻又連續生了兩個弟弟。人都有私心,因為不是自己親生的,所以後母對待孩子就有很大的差別。後母平時對子騫很不好。嚴冬,後母給自己親生的兩個孩子穿着保暖的棉花做的棉衣,兩個小孩子就算是在户外玩耍小臉也是紅撲撲的。可憐的子騫卻裹在件單薄的蘆花做成的衣服裏。數九寒天,寒風刺骨,子騫經常被凍得四肢僵硬、臉色發紫。就是在這種極大的差別中,子騫也從來沒有一點怨言。假如今天是我,在這樣的家庭生活中,我是不是能夠承擔?是不是有勇氣繼續生活下去?今人或許沒有辦法,可是對子騫來講,他一點都不感到難過,一點也不抱怨他的後母 [1] 
在一個嚴寒的冬天,子騫的父親外出辦事,要子騫駕車。冰天雪地,子騫身上蘆葦做的衣服哪裏能抵擋住冬天的嚴寒!雙手被凍僵了,嘴唇凍紫了。一陣寒風吹過,子騫劇烈抖動的身體實在沒法抓緊繮繩,一失手,駕車的轡鞍就掉了,這引起了馬車很大的震動 [1] 
坐在後面的父親身體猛晃,很是生氣,心想:這麼大了連馬車都駕不好!便要下車呵斥。正要斥罵時,突然發現子騫臉色發紫,渾身顫抖。很是奇怪,便上前拉開子騫的衣襟,頓時臉色大變,眼睛濕潤:原來,子騫的“棉衣”裏全都是一絲絲的蘆葦絮,沒有一片棉花的影子!這樣寒冷的天氣,怎麼能忍受的了呢。讓孩子在三九天裏受這樣的冷凍這樣的苦,是自己沒有做到作父親的責任啊!這時,父親也火冒三丈,沒想到,同牀共枕的妻子竟然這樣惡劣,居然對一個孩子都如此狠毒。當即決定把妻子趕出門去。子騫聽後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含淚抱着父親説:“母親在的時候,只有我一個人寒冷,可是如果母親不在的時候,家裏的三個孩子就都要受涼捱餓了” 他的這番話使父親非常地感動,於是就不再趕他的後母了。看到閔子騫一點都不懷恨於心,後母深受感動,她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相當的後悔,最後也把子騫看成和自己的小孩一樣的愛護 [1] 

閔損蘆衣教育意義

子騫一番挽留後母的話,非常的淒涼,非常的懇切,又非常的悲愍,完全是肺腑之言,連鐵石心腸的人聽後,都為之聲淚俱下,他的天性是何等的孝敬、純潔,何等的淳厚、善良 [1] 
在當時,如果子騫的父親一怒之下把後妻趕走了,那麼可以説,這個家庭從此以後就天倫不再,妻離子散,這是何等的悲慘。可是因為有這樣一位孝子子騫,才使整個家庭為之轉變,從可能淪落到悲慘境地的家庭轉變為幸福温馨。這個力量只在我們一念之間,這一念就是純潔之孝,也就是每一個人心目當中都有的自性的純孝 [1] 
「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流傳千古,讓後代的人都來讚美閔子騫的孝心孝行。如果我們也是生長在類似的家庭環境當中,我們也應該要懂得與後母好好的相處。如果能向子騫學習,相信在家庭生活當中,一定可以免去許多的誤會、許多的爭執、許多的不愉快。人都有孝心、孝行,天下不會有人心腸會像鐵石一樣,只要我們肯用心,發自內心對父母孝順奉養,父母再怎麼不好,也都會有感動的一天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