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間不容髮

(漢語成語)

鎖定
間不容髮是一則漢語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漢·枚乘上書諫吳王》。 [1] 
“間不容髮”的意思是指空隙中容不下一根頭髮;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或情勢危急到極點。該成語構詞方式是主謂式;在句中作定語。 [1] 
中文名
間不容髮
拼    音
jiān bù róng fà [1] 
近義詞
危如累卵 [1] 
出    處
《上書諫吳王》 [1] 
注音字母
ㄐㄧㄢ ㄅㄨˋ ㄖㄨㄙˊ ㄈㄚˋ [1] 
用    法
在句中作定語 [1] 

間不容髮成語出處

西漢·枚乘《上書諫吳王》:“系絕於天,不可復結,墜入深淵,難以復出,其出不出,間不容發。” [1] 

間不容髮成語典故

枚乘,西漢辭賦家。他曾做過吳王劉濞、梁王劉武的文學侍從。
劉邦建立漢朝以後,為防備權力落入外姓人的手中,所以大肆封同姓的人為王。一方面來説,未使權力分化,可是也帶來一些負面效應。後來諸侯王憑藉自己的地方勢力與中央抗衡,嚴重威脅到國家的統一。為此,文帝、景帝兩代逐步削減王國封地。
吳國是諸侯國中的大國,吳王劉濞為人極為剽悍勇猛,他的性格與父親相反,卻與劉邦相似。漢文帝時,劉濞的兒子吳國太子在京城與文帝皇太子下棋時出現爭執,後吳太子無禮,被皇太子所殺,劉濞痛失愛子,極為憤怒,從此對皇太子懷恨在心,便加緊謀劃造反,發誓要報殺子之仇。劉濞在封國內大量鑄錢、煮鹽,並招納工商和任俠奸人,以擴張割據勢力,圖謀篡奪帝位。漢景帝任用非常有才能的晁錯為御史大夫,晁錯建議景帝實行削藩政策,加強中央集權。劉濞看到一些諸侯王紛紛被削減了領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難免,於是聯絡其他的幾個諸侯準備叛亂。
枚乘知道後,就進言説:“一根線吊上千鈞重物懸在空中,下面是萬丈深淵,即使非常愚笨的人,也知道這很危險。馬受到驚嚇卻還敲鼓嚇它,線快斷了可是還給它增加重量,其結果是線斷了不能再接好,馬掉進萬丈深淵無法求援。現在形勢危急,就像兩者之間容不下一根頭髮。請大王三思。只要大王您回心轉意,一切還來得及補救。”
劉濞沒有采納枚乘的建議,仍決定謀反。枚乘看大王無悔改之意,就離開了,轉而投奔梁孝王。後來,劉濞打着“懲辦奸臣晁錯,誓保劉氏江山”的旗號,煽動各路諸侯一起造反被沒收了土地的幾個王侯,對晁錯當然不滿,於是公元前159年,吳、楚、趙、膠西、膠東、淄川、濟南等七國的國王就同時起來造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劉濞的叛軍被漢軍主將周亞夫擊敗,劉濞戰敗後逃到盟友東甌王處。東甌王接受了漢朝的重金收買,在丹徒殺死了吳王劉濞,向朝廷請功。劉濞的子孫,除繼位的新吳王劉駒逃亡閩越外,其他均不知下落、吳王家族從此也就從歷史上消失了。 [2] 

間不容髮成語寓意

枚乘勸諫吳王劉濞間不容髮,回心轉意的事情,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危急情況下,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思索,只能當機立斷,採取果斷措施,才能取得勝利。 [2] 

間不容髮成語用法

  • 成文用法
“間不容髮”用來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或情勢危急到極點;形容事物很精密或時間緊迫。 [1] 
該成語構詞方式是主謂式;在句中作語。 [1] 
  • 成語示例
宋《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下》:“事機之來,急如弩箭,投機之會,間不容發。” [1] 
《明史·韓文等傳贊》:“一擊不勝,反噬必毒,消長之機,間不容髮。” [4]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四回:“這個小產的生死是間不容髮的,豈是你撞太歲的時候。” [3] 
清·梁啓超《新中國未來記》第一回:“這事間不容髮,明天就上個摺子,一定要爭回此事。” [1] 
近代·朱自清《執政府大屠殺記》:“他躲閃了一下,總算倖免。這種間不容髮的生死之際也夠人深長思了。” [1] 
參考資料
  • 1.    間不容髮  .漢典[引用日期2018-03-28]
  • 2.    墨人主編.影響孩子一生的600個成語故事 夏 最新修訂圖文天下中華成語故事[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1.01:124-125
  • 3.    武佔坤,馬國凡主編;王佔福,王春來,王淑琛,張俊文,顧之京,甄瑛編.漢語熟語大辭典[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10:867
  • 4.    消長  .百度漢語[引用日期2024-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