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開普勒環形山

鎖定
開普勒環形山、開普勒隕石坑(拉丁語:Keplerus)是月球上的一座撞擊坑,位於風暴洋東側、島海的西面。東南方則是恩克坑。
中文名
開普勒環形山
外文名
Keplerus
地理位置
月球

開普勒環形山歷史背景

月球正面位於風暴洋與島海間的一座大撞擊坑,約形成於11億年前的哥白尼紀,其名稱取自德國數學家天文學家、光學家暨天文學家開普勒定律的發現者約翰內斯·開普勒(1571年-1630年),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接受。

開普勒環形山描述

該隕坑西北靠近馬利厄斯隕石坑、北面毗鄰更小的貝薩里翁隕石坑,米利奇烏斯隕石坑位於它的東北偏東、東南偏南及西南分別坐落了恩克隕石坑和梅斯特林隕石坑。該隕坑中心月面座標為8.12°N 38.01°W,直徑29.49公里,深約1.999公里。
就像哥白尼環形山第谷環形山一樣,開普勒隕石坑也擁有一個醒目的射紋系統,因而,即便使用小型望遠鏡,也可清楚地看到它。該射紋系統向四周擴張範圍超過300公里,並與另外一些隕坑的射紋線相重疊。隕坑周邊地形的施羅特亮度等級達到5°,而它自身的亮度更是高達7°。
開普勒隕石坑外觀輪廓略呈多邊形狀,幾乎未受到撞擊侵蝕,環高聳的坑沿外分佈有一圈由噴出物構成的小壁壘,而內側壁上則顯示有坍塌形成的階地狀結構。隕坑坑壁平均高出周邊地形910米,其中西側內壁坡度達到42°,在該側坑壁上有一處壁頂高達3000米,坑內容積約為590.92立方千米,坑底表面崎嶇不平,坐落了一座高約200米的小中央峯。
來自第谷環形山的一些射紋束,穿過風暴洋表面與開普勒隕石坑相交會,這也成為喬萬尼·巴蒂斯塔·裏喬利在他的月名系統中確定該隕坑名稱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開普勒在發展他的行星運動三定律時,使用了第谷·布拉赫的觀測資料。在裏喬利的月圖上,該隕石坑被賦名為開普勒,並被一片稱為風島(Insulara Ventorum)的高反照率地層所環繞。
開普勒隕石坑已被月球和行星觀測協會(ALPO)列入《帶有明亮射紋系統的撞擊坑列表》以及《內側壁帶有深色輻射紋的撞擊坑列表》。

開普勒環形山月球瞬變現象

月食期間,曾觀察到該隕坑中有冷光和忽亮忽暗的月球瞬變現象

開普勒環形山衞星隕石坑

按慣例,最靠近開普勒隕石坑的衞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它的中心點旁邊.
開普勒
緯度
經度
直徑
A
7.2° N
36.1° W
10.7公里
B
7.8° N
35.3° W
6.2公里
C
10.0° N
41.8° W
11.5公里
D
7.4° N
41.9° W
9.5公里
E
7.4° N
43.9° W
5.2公里
F
8.3° N
39.0° W
6.1公里
P
12.2° N
34.0° W
4.1公里
T
9.0° N
34.6° W
2.6公里
  • 月食期間曾記錄到開普勒隕石坑及衞星坑開普勒 A表面温度發生異常,該現象主要是隕坑地質齡較短,表面尚未形成能產生隔熱作用的表岩屑覆蓋層所致;
  • 衞星坑開普勒 A約形成於哥白尼紀
  • 衞星坑開普勒 C和開普勒 E約形成於愛拉託遜紀
  • 衞星坑開普勒 D約形成於早雨海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