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開放經濟下創造性智力與中國產業發展

鎖定
《開放經濟下創造性智力與中國產業發展》是2006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楓。 [1] 
中文名
開放經濟下創造性智力與中國產業發展
作    者
何楓
出版時間
2006年7月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頁    數
212 頁
ISBN
9787500454090
類    別
中國經濟
定    價
18 元
裝    幀
簡裝本

開放經濟下創造性智力與中國產業發展內容簡介

本書從經濟學角度給出了創造性智力的概念,並詳細比較了它與其他相似概念的區別。但如何研究僅僅停留在概念的定義和解釋上,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解釋創造性智力這個概念的基礎上,對其在產業發展與經濟增長中的具體作用展開分析。基於這一目的,本書對創造性智力的形成來源、特徵以及評價指標體系等多方面進行了嘗試性研究。首先,從客觀載體、投入以及產出等三個方面分析了創造性智力的構成、來源以及基本特徵,並初步建立了創造性智力的衡量指標體系。其次,指出了在觀測創造性智力的諸多評價指標中,“高級勞動力”指標最為簡單有效。最後,從實際操作可行性出發,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產函數中引入了高級勞動力這一變量,提出了高級勞動力及創造性智力配置效率的判斷準則,從而為實證研究高級勞動力及創造性智力在經濟增長和產業發展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礎。
本書認為,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只有創造性智力與比較優勢相結合,中國產業國際競爭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本書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及以創造性智力為核心概念,建立了中國產業國際競爭力可持續提升的理論分析模型。理論分析模式表明,中國相對於發達國家在創造性智力方面的劣勢是其在國際分工體系中居於被動和次要地位的關鍵原因。在中國加入wTO後,中國產業國際競爭力持續提升的主要動力將來源於創造性智力相對優勢的不斷提升。
為了進一步論證創造性智力在中國未來產業發展和經濟增長中的關鍵作用,本書還實證考察了高級勞動力及創造性智力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具體表現。根據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數據,本書具體分析了創造性智力在中國經濟增長及產業發展中的影響。縱向來看,時間序列分析結果顯示,資本、一般勞動力在中國過去20年中的經濟增長和產業發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高級勞動力及創造性智力配置效率有待於進一步提高。橫向來看,基於跨省數據的面板分析和橫截面分析的結果表明,高級勞動力規模擴大對經濟增長具有積極的作用,但其力度在1985—2000年間卻表現出一種震盪下行的態勢,特別是在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其下降速度明顯加快。 [1] 

開放經濟下創造性智力與中國產業發展作者簡介

何楓,男,1975年5月生,湖南瀏陽人,現為日本早稻田大學商學研究科博士後。1992年9月至2002年3月就讀於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分別獲得工學學士、經濟學碩士以及管理學博士學位;2002年5月進入西北大學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研究工作;2002年11月至2003年2月在香港中文 [1] 

開放經濟下創造性智力與中國產業發展圖書目錄

前言
導言
第一節 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綜述
第三節 主要研究內容
第一章 創造性智力及其相關概念
第一節 相關概念
第二節 創造性智力
第三節 小結
第二章 經濟發展中的創造性智力衡量及其應用
第一節 創造性智力的構成及來源
第二節 創造性智力的基本特徵
第三節 測量經濟系統中創造性智力的方法及評價
第四節 對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拓展
第五節 小結
第三章 中國創造性智力與資本兩要素供給分析
第一節 創造性智力供給及其發展變化
第二節 資本供給及其結構變化
第三節 小結
第四章 基於創造性智力的產業國際競爭力提升機制分析
第一節 基於創造性智力比較的國際分工
第二節 資本國際間黏性流動時創造性智力培育效應
第三節 資本國際間充分流動時創造性智力培育效應
第四節 創造性智力培育及其產品競爭效應
第五節 創造性智力與比較優勢權衡下的國際分工安排
第六節 小結
第五章 創造性智力在中國經濟發展中作用的實證分析
第一節 基礎數據及其分析方法
第二節 創造性智力對中國經濟發展總體貢獻的估算
第三節 創造性智力對中國產業發展影響的比較分析
第四節 創造性智力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影響的比較分析
第五節 創造性智力對省際經濟增長影響的比較分析
第六節 小結
第六章 創造性智力培育與中國產業發展政策設計
第一節 創造性智力培育及其配置效率改進
第二節 創造性智力培育與三大產業發展
第三節 小結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