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開放傷

鎖定
創傷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是指人體受到外界某些物理性、化學性或生物性致傷因素作用後,引起體內組織結構的破壞。狹義,是指機械力能量傳遞給人體後造成的機體結構完整性破壞。而開放傷就是指體表結構完整性受到破壞的一類創傷,開放傷易發生感染。
中醫病名
開放傷
就診科室
普通外科
常見病因
擦傷、撕裂傷、切傷和砍傷、刺傷
常見症狀
依據病因可有不同的臨牀表現

開放傷病因

1.擦傷
是開放傷中最輕的一類創傷,是體表與硬物粗糙面摩擦而產生的淺表創傷。
2.撕裂傷
是鈍性暴力作用於體表,造成皮膚和皮下組織撕裂,快速移動的物體(如行駛的車輛、開動的機器、奔跑的馬匹)牽拉人體時容易造成此類傷。
3.切傷和砍傷
切傷為刀刃等鋭器切開體表所致創傷。砍傷為斧頭等較重的刃器切割體表所致創傷。
4.刺傷
刺刀、竹籤等尖細物體猛力插入軟組織所致的創傷,傷口多較小,較深,有時會傷及內臟。

開放傷病理生理

人體受傷後,依損傷程度不同,可出現不同的反應。輕度創傷主要引起受傷局部的反應,較重的創傷不僅可以引起局部反應,還可以引起全身一系列反應。損傷程度越重,全身反應也越重。
1.炎症與免疫反應
在致傷因子的刺激下,傷後數小時內可出現炎症反應,如有細菌污染、異物留存或較多壞死組織,則炎症反應更重。創傷性炎症對組織修復有積極作用,如中性粒細胞在補提和免疫球蛋白的調理下能吞噬和殺滅細菌等。嚴重創傷後早期,多種免疫細胞和多種體液介質也參與早期炎症反應,此時免疫細胞處於激發狀態,如病情平穩,炎症反應逐漸消退;如再次出現致傷因素,則可使處於激發狀態的炎症細胞釋放大量炎症性介質,最終可形成全身反應綜合徵。
2.神經內分泌系統反應
創傷後由於失血、疼痛和精神緊張等因素,可引起一系列神經內分泌系統的變化,其中交感-腎上腺素、下丘腦-垂體和腎素-醛固酮三個系統的反應最重要。
3.主要臟器功能變化
心、肺、腎、肝、腦、胃腸等器官在應激狀態下會發生與創傷相關的改變,如心功能不全、血氣胸、肝腎功能不全、腦水腫等。

開放傷臨牀表現

1.擦傷
擦傷表現為表皮剝脱、血痕、滲血或出血斑點,繼而可出現輕度炎症反應,局部會有紅腫和疼痛。
2.撕裂傷
因致傷物牽拉方向和能量不同,傷口形態也各異。斜形牽拉者多呈瓣狀,平行牽拉者多呈線狀,多方向牽拉者多呈星狀。撕裂傷傷口常見未斷離的膠原纖維,恰似“藕斷絲連”,傷口污染通常比較嚴重。
3.切傷和砍傷
切傷其創緣整齊,傷口大小及深淺不一,嚴重者深部血管。神經和肌肉可被切斷,此時出血較多。砍傷作用力較大,傷口較深,組織損傷嚴重,傷後局部炎症反應也較明顯。
4.刺傷
受傷部位易出血,但出血量的多少與受傷的程度相關;傷道易被血凝塊堵塞,併發感染,尤其是厭氧菌感染

開放傷檢查

檢查創傷的方法首先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徵,其次檢查受傷部位和其他變化。開放傷主要了解傷口的位置、形狀、大小、邊緣、深度,傷口出血的性狀、外露症狀等,還有傷口的污染情況以及傷口內有無異物留存。

開放傷診斷

根據病人的詳細病史、傷口形狀和性狀、出血情況和凝血情況以及體格檢查基本可明確診斷。

開放傷治療

創傷的處理是從現場的一般急救開始,院前急救時先判斷傷者的生命體徵,並迅速對傷口進行止血、包紮、固定。吸氧、開放靜脈通道、根據情況進行心肺復甦,判斷手術指徵,入院後解除病因和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