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開成石經

鎖定
開成石經,唐代的十二經刻石。又稱唐石經。始刻於文宗太和七年(833),開成二年(837)完成。為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
原碑立於唐長安城務本坊國子監內,宋時移至府學北墉,即今西安碑林。中國清代以前所刻石經很多,唯開成石經保存最為完好,是研究中國經書歷史的重要資料。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作品名稱
開成石經
作品別名
唐石經
作    者
陳玠
創作年代
唐文宗(李昂)太和四年(公元830年)
作品出處
唐長安城務本坊國子監
文學體裁
石經

開成石經簡介

開成石經 開成石經
國寶級文物
唐文宗(李昂)太和七年(公元833年)由艾居晦、陳玠等人用楷書分寫,約用了七年時間刻成的一部石經。
唐初詔命經學大師賈公彥孔穎達訂正經籍。至文宗太和年間,在鄭覃、唐玄度的建議下,依漢故事鐫石太學,計有《周易》等12種經書。共刻114塊碑石,每石兩面刻,共刻經文650252字。每碑經石高約1.8米,面寬0.8米。下設方座,中插經碑,上置碑額,通高約3米。1949年以前“碑林管理會”將碑石去額平列,成現存的形狀。開成石經的版面格式與漢魏石經不同,每碑上下分列8段,每段約刻37行,每行刻10字,均自右至左,從上而下,先表后里雕刻碑文。每一經篇的標題為隸書,經文為正書,刻字端正清晰,按經篇次序一氣銜接,卷首篇題俱在其中,一石銜接一石,故不易凌亂。可見當年刻石是頗費一番構思的。

開成石經歷史由來

公元830年,唐文宗接受國子監鄭覃的建議,由艾居晦、陳介等用楷書分寫,花費大約七年時間,到開成二年(公元837年)刻成的《開成石經》,由114塊巨大的青石組成,每塊石碑有2米多高,它們比肩連接,綿延百米,兩端有石柱夾護。碑上共鐫刻了650252個字。內容包括了儒家最重要的12部典籍。分別是《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由於唐朝當時的印刷技術不發達,與考試有關的儒家經典專著供不應求,很多人只能用傳抄的方式來記錄這些名著,很容易造成各種混亂和大量筆誤,也影響了科舉考試公正性和嚴肅性。當時的朝廷之所以興師動眾地做了刊刻石經這麼浩大的一個‘文化工程’,其目的也是為了保證經典的準確性和權威性。 [1]  刻成後立於唐長安城的國子監內,成為當時知識分子必讀之書,同時也是讀經者抄錄校對的標準。所以有人説,《開成石經》是中國最早的‘高考教材 ’。 [1] 

開成石經排列狀況

唐石經原來的排列狀況,今不可考。自宋移置於今址,皆坐北朝南,中留缺口斷開為東西兩廂。東廂石經次序,由南至北,折向西行,旋向外側,計57石,自《周易》卷一起,有《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至“五經文字序列”及“九經字樣”。西廂的石經次序,亦如東廂,自《春秋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孝經》、《論語》、《爾雅》,至“呈進狀子”等,亦57石,整齊有序。

開成石經開成石經的拓本

明以前完整拓本今不存。明代關中大地震之後,碑林所藏開成石經損毀嚴重,現有拓本多有殘缺。
民國15年,公元1926年,皕忍堂根據石刻本,依原拓字體影模刻板,殘缺處按宋本補足,共成書線裝七十四冊,取名《景刊唐開成石經》。
公元1996年11月,中華書局根據皕忍堂本重新縮印,分四冊出版。
2002年12月,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十三經辭典》,在辭典每冊之後均附有開成石經的拓片,該拓片源於陝西師範大學圖書館館藏。與百忍堂本有一定區別。
皕忍堂本 皕忍堂本
附:兩書拓片對比:
十三經辭典版 十三經辭典版

開成石經古經復活

2014年,中華文化元典《開成石經》大型文化典藏正式出版。此次出版的《開成石經》以館藏民國精拓為底本,並由碑林博物館18名專家及文物出版社資深古籍編輯專家歷時兩年完成。同時,項目獲得2013年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資助項目,這是國家級最高榮譽。
《開成石經》大型文化典藏是石經刊刻1180年以來第一次原大影印,完美闡釋了中華文化復興與傳承的重要意義。
《開成石經》不僅在碑刻史和書法史上佔據着重要的地位而且為後人研究儒家典籍,提供了重要的史料版本,是一件彌足珍貴的國之重寶。由於1556年關中大地震造成石經斷裂,完整的拓本已經很難找到,目當前碑林博物館出具的拓本屬於關中段氏‘翰墨堂’收藏的民國精品拓本,從拓本的完整度到裝幀都為上品,因而保證了《開成石經》資料的準確性和權威性。”西安碑林博物館黨委書記強躍説,《開成石經》這套影印冊的出版,無疑有利於中華原典的保護和傳承,對西方而言這將是中國版的《聖經》,是一個前無古人的文化符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