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開原老城

鎖定
開原老城是“三國故都”(大金、東夏、東遼的開國都城)。明洪武二十一年 (一三八八年),開原路治所又移到鹹平府 (今遼寧開原老城),並改元為原,“開原”名稱由此而來。開原老城是明代興建最早的古城之一,素有“遼北古城”之稱。
中文名
開原老城
地理位置
鐵嶺市開原市老城 [2] 
開放時間
全天 [2] 
門票價格
免費
著名景點
鐘鼓樓
著名景點
古塔
所屬城市
遼寧鐵嶺
所屬國家
中國
建議遊玩時長
建議1小時
適宜遊玩季節
四季皆可

開原老城歷史沿革

有“中國最北邊的青磚塔”之稱的崇壽寺塔,也坐落在這座老城之中。
開原城,最初建於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它的前身是元建開元城。據康熙本《開原縣誌》記載,明初“因舊土城之東修築磚城”。門四:東曰陽和、西曰慶雲、南曰迎恩、北曰安遠。角樓四,鐘鼓建四周之中。明末,磚城毀於戰
開原城
南城牆 南城牆
今遼寧省開原市老城街,即開原古城,地處遼河中游左岸。 系明代三萬衞,一度為遼海衞、開原中護衞、安樂州、自在州治所。附近設有鎮北關、新安關、廣順關、青羊關、清河關和山頭關等六關,遼東馬市、女真馬市和韃靼馬市等三馬市,是明與女真、蒙古貿易之所。天命四年(1619)為後金所攻取,隸鑲黃旗轄境。清入關後隸盛京將軍屬開原城守尉旗界。城內建有八旗御署、官兵住房、倉廒等。額設城守尉1人,防禦、佐領、驍騎校等官18人,領催及甲兵850人。漸成滿漢雜居之地。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皇帝東巡,親自撥銀十一萬兩,重建開原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在舊址重建磚城,四十七年完成。牆高降為二丈四尺,頂寬一丈。民國十八年本《開原縣誌》記:“新城周圍丈尺,仍依舊制”。可見,清代復建的開原城,仍舊是城周圍十二里二十步、護城河周圍十三里二十步。

開原老城主要景點

開原老城開原城迎恩門

此片拍照時間大概:1900(光緒二十六年)至1905年間。1900年俄軍進駐開原城,1905年俄軍退出開原城。
南城門上方,原本鑲嵌石板,用滿漢兩文書寫:“迎恩門”。
現城門上方掛上橫額。字跡雖然不清,但大體還能辨認,大概是:“大俄國大清國同歌開原城”。

開原老城開原城鐘鼓樓

據考證,最早的鐘鼓樓,建於明代初期,即始建磚城之時。明朝成化二十年(1484年),因遼東地震而塌毀。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開原老城復建磚城即將竣工時,城內商民捐資重新修建了鐘鼓樓。這座鐘鼓樓木質結構,基高二丈,閣樓兩層,旋起四門,可通四街。並將崇壽寺銅鐘懸於鐘鼓樓上。當時在任知縣明亮,曾在《新建鐘樓記》中讚道:“環窗拱列,星河落檐前,鼓角驚於地底。美哉輪焉,美哉奐焉,洵可謂肅慎之大觀矣。”
清同治八年建。拍攝時間當在清末民初。 清同治八年建。拍攝時間當在清末民初。 [1]
可惜,同治七年(1868年)時,這座鐘樓因遭雷火燒燬,銅鐘也被燒壞。同治八年,城內眾商民再次捐資,重修鐘鼓樓。新建的鐘鼓樓磚木結構,高七丈,樓起三層,頂層懸有新鑄的鐵鐘一口,重四千多斤,聲音洪亮。 開原古城 鐘樓上層檐下,四面懸掛匾額。南書“啓迪文明”,北書“聞聲興感”,東書“警覺斯民”,西書“高聳雲霄”。這四幅題字,出自縣知事章啓槐(1914—1921年任職)手筆。當時鼓樓派有更夫。入夜,一更,敲鐘一下;二更,敲鐘二下,一直敲到五更。城內,如若失火,以東西南北四街為準,按“東三西四,南五北六”的規定撞鐘。 據考證,更夫敲鐘,到1934年初停止。鐘樓在六百餘年中,曾數次被毀。最後一次是人為拆除。1970年,老城鎮革命委員會,以妨礙戰備交通為由,將同治八年所建的鐘鼓樓徹底拆除,樓上懸掛的大鐘,也被砸碎賣掉。現存鐘鼓樓是1991年七月重建的,高度只有四丈五尺,比同治八年所建鐘樓矮二丈餘。
鐘鼓樓 鐘鼓樓
現存鐘鼓樓是1991年七月重建的,高度只有 四丈五尺,比同治八年所建鐘樓矮二丈餘。
開原老城 開原老城

開原老城崇壽寺

崇壽寺 崇壽寺
坐落開原老城街崇壽寺內,距開原市中心9公里。寺內有一千年古塔,名崇壽寺塔,始建於金正元隆年(1156年),為宣徽洪理大師藏骨之所,為八角十三級實心密檐式磚塔,塔高45.82米,塔身八面佛龕,八佛端座,龕上寶蓋各有一組飛天浮雕,線條流暢,形態逼真,各角木檐上懸有銅鈴,塔尖呈錐形,穿有五個銅珠。塔身各層掛有數百銅鏡,西面懸有銅鼓一面。寶塔氣勢恢宏,造型厚重,前清時期列為開原八景之一,曰:“古塔朝霞”。寶塔雖經歷了歷史的蒼桑變遷,除銅鼓、銅鏡在日偽時期被掠奪外,現基本保持完好。崇壽寺塔是反映古代女真民族文化的重要建築,充分展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卓越的創建能力及中國古代建築的博大精深。崇壽寺幾經復建,香火逐年旺盛,現已成為遼北著名寺院。

開原老城交通信息

公交車7路,開原大廳方形廣場、規劃局樓下,金山酒店斜對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