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閆莊村

(北京市延慶縣舊縣鎮下轄村)

鎖定
閆莊村隸屬於延慶縣舊縣鎮,位於舊縣村北。縣城東北15公里處,海拔在500米以上,明代建村。 閆莊是舊縣鎮五大村之一,800餘户3000多口人。村子有300多年曆史,過去還有城牆、廟宇、大戲樓等,文化底藴深厚。而閆莊最出名的要數“二月初一放花”。
中文名
閆莊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延慶縣舊縣鎮

閆莊村地理環境

閆莊村隸屬於延慶縣舊縣鎮,位於舊縣村北。縣城東北15公里處,海拔在500米以上,明代建村。閆莊是舊縣鎮五大村之一,800餘户3000多口人。村子有300多年曆史,過去還有城牆、廟宇、大戲樓等,文化底藴深厚。而閆莊最出名的要數“二月初一放花”。

閆莊村閆莊村 恢復“焰火節”

閆莊村“焰火節” 閆莊村“焰火節”
該村‘焰火節’流傳三四百年了。
閆莊村古香古色的大戲樓上唱起了大戲,慶祝中斷了20多年的“焰火節”的舉辦。打小年起,農村家家户户都開始放鞭炮、掃房子、做好吃的。可昨天上午記者走進延慶縣舊縣鎮閆莊村時,聽不到鞭炮聲。
“宮燈、走馬燈、水鑼燈、魚燈、蓮花燈、花籃燈……咱閆莊的燈籠造型多,畫兒也好看,遠近都有名。燈會的時候,家門口掛、大街上掛、戲台子兩邊也掛。村裏高蹺隊拿着燈籠跳,能變出好多隊形來。你們就等着看熱鬧吧!”閆月星邊幹邊説,“這燈籠還都是一對兒對兒的。晚上遠遠地一看見這燈籠,就知道夥伴在哪兒了。以前,咱農村人都是這麼搞對象的。”聽得一屋子人哈哈大笑。 [1] 
閆莊的焰火都是自制的。打到空中能形成簡單的圖案,像三角形、城門洞什麼的。“小時候一到農曆二月初一,吃過晚飯,大人小孩都提着燈籠出來,先演高蹺,再放焰火,方圓幾十裏的人都來看。”70歲的村民閆永祜説。
既要有年味,還不能污染空氣,這節怎麼辦?“咱村插燈籠的老手藝還沒丟,把燈籠插起來!家家户户都掛上,再辦場燈會,大夥兒一起熱鬧熱鬧,可比放鞭炮喜慶!”村裏巧手閆月星提議,趁機讓年輕人也學學,別讓這老手藝失傳了。
“我在鎮上電管所看見一種電子焰火!”一直琢磨這事兒的村文化管理員李麗軍説,電子焰火是一種彩燈,通過延時點亮營造出焰火直衝雲霄的效果。“還可以用樹枝扎一些大樹造型,上面掛上彩燈串,也有火樹銀花的效果。”
村裏還請來縣農廣校的老師,編排了專門的鼓舞,鼓點聽上去就像在放鞭炮。鼓舞做開場。閆莊文藝人才多,有星火演出隊、秧歌隊、舞蹈隊,到時候都可以上台,把節目拿出來演演,不怕不熱鬧。這麼一説,村民都響應。“焰火節都不放了,乾脆今年過年咱村都別放鞭炮了,安全,還環保!” [2] 

閆莊村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送戲京郊閆莊村

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送戲京郊閆莊村 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送戲京郊閆莊村
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於2011年12月3日至5日赴邊遠郊區閆莊村,頂風冒雪連續三天在露天戲台上演出了五場戲,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熱烈歡迎。
近幾年,閆莊村與時俱進,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但經濟有了較大發展,而且注重文化建設。聽説城裏的專業劇團來村裏唱大戲,村民們奔走相告,早早的來到了戲台前,就為佔個好位置。參加這次下鄉演出的演職員近七十人,王洪玲團長親自帶隊。王洪玲、王英會、張樹羣、張四剛、高德敏、劉鳳香、郭硯夫等七位國家一級演員領銜主演,讓喜歡河北梆子的村民們過足了戲癮。劇團為他們演出了《龍鳳呈祥》、《清風亭》、《呼延慶打擂》、《南北合》等四出大戲和《擋馬》《殺廟》《夜審》《鬧天宮》等四個摺子戲。
閆莊村氣温低,温差大,演出期間又趕上了下雪降温,給演員帶來很大不便。演員化妝間安排在大隊部,演員化完妝後要經過觀眾場地進入後台。説是後台,其實就與前台隔了一道幕布,露天的戲台前後通風。從化妝間帶去的一杯開水,等換完服裝後,就冰涼得沒法喝了。老百姓看演出時,穿着厚厚的棉衣,帶着棉帽,雙手插在兜裏或袖口裏。而我們的演員,為了保證演出效果,只能穿很薄的服裝演出,不少演員被凍得渾身發抖,要靠不停的走動來取暖,或在候場時披上棉衣暖和暖和。劇隊領導還不時地提醒武戲演員要活動身體,因為武戲演員要進行有一定難度的動作表演,如果身體僵硬,有些技巧如“扔出手”,“耍刀”等就會受影響。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演出,不少演員凍病了,但演員們的表演都是非常認真、精益求精的,沒有出現任何差錯,老百姓非常滿意。當演員演到演精彩時,觀眾們情不自禁地把手從暖和的兜裏或袖口裏伸出來熱情地鼓掌。儘管天寒地凍,但看到邊遠郊區樸實的觀眾對文化、對藝術渴望的熱情,演員們覺得再冷、再苦也值!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