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閃亮的聖誕節

鎖定
《閃亮的聖誕節》是由約翰·懷特賽爾執導,馬修·布羅德里克丹尼·德維託主演的喜劇片,該片於2006年11月22日在美國上映 [2] 
該片講述了史蒂夫和新鄰居布迪都非常喜愛聖誕節,並且都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慶祝,在聖誕節來臨時兩人展開競爭的故事。
中文名
閃亮的聖誕節
外文名
Deck the Halls
其他譯名
聖誕亮晶晶(台)
閃亮之屋
類    型
喜劇、家庭
製片地區
美國
導    演
約翰·懷特賽爾
主    演
馬修·布羅德里克
丹尼·迪維圖
片    長
93 分鐘
上映時間
2006年11月22日
對白語言
英語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tt0790604
出品時間
2006年

閃亮的聖誕節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14張)
史蒂夫·芬馬修·布羅德里克飾)和家人們一起住在郊外,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幾乎都要經過詳細而周密的安排,史蒂夫做事循規蹈矩一板一眼,早就已經習慣並且十分享受一成不變的生活。與此同時,史蒂夫也是一個聖誕節的狂熱粉絲,每年的聖誕節來臨之際他都興奮異常,都要去參加城裏舉辦的聖誕節狂歡晚會。但這年的聖誕節前夕,隔壁搬來了一個新的鄰居布迪·豪爾丹尼·德維託飾)。布迪的性格與史蒂夫截然相反:他堅持自己的個性,追求自己的偉大夢想,他唯一欠缺的就是把這些夢想都變成現實,但這次不一樣了。布迪搬來之後的最新願望,就是希望把自己的房子裝飾城一個最大的節日彩燈展示場所,其閃亮程度即使在太空也能看見。這個宏大的裝修過程讓史蒂夫開始坐立不安,被工程鬧得整夜睡不着之後,他決定做點什麼來制止布迪不停的擾民 [1]  。布迪又在自己的院子中設計了熱鬧的動物大聚會,參加的動物有驢子、奶牛、綿羊,甚至還有一頭進口的駱駝,史蒂夫已經就要被布迪的節日惡作劇搞得幾乎要發瘋了 [3]  。在數次鬥爭無果,投訴也無門的情況下,史蒂夫決定要成為這個計劃最大的障礙,或者可以説,甚至超過布迪的這個計劃,他也要拿彩燈把自己的家裝飾的比布迪家更亮,於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這麼開始了 [1] 

閃亮的聖誕節演職員表

閃亮的聖誕節演員表

閃亮的聖誕節職員表

製作人 Michael Costigan、阿諾恩·米爾坎、John Whitesell
監製 Jeremiah Samuels
導演 約翰·懷特塞爾
副導演(助理) Charles Croughwell、Brent Crowell、Kathy Houghton、Michael Neumann、Rhonda Taylor
編劇 Matt CormanChris Ord、Don Rhymer
攝影 Mark Irwin
配樂 喬治·S·克林頓
剪輯 保羅·赫希
選角導演 Heike Brandstatter、Donna DeSeta、Richard Hicks、Coreen Mayrs、David Rubin
藝術指導 Bill Brzeski
美術設計 Dan Hermansen
服裝設計 Carol Ramsey
視覺特效 馬修·格拉澤納、Michael Joyce、Ray McIntyre Jr.、Edson Williams
佈景師 Tedd Kuchera
展開
(參考資料 [2] 

閃亮的聖誕節角色介紹

  • 史蒂夫·芬

    馬薩諸塞州某小鎮的驗光配鏡師,生活中規中矩,一絲不苟。對於聖誕節,史蒂夫是一個保守主義者,有着自己根深蒂固的節日習俗,不能忍受分毫的改變,聖誕節期間是他一年中最興奮的時期,在他的記事本上,聖誕節那幾頁密密麻麻地寫滿了他的計劃。但這一切被他的新鄰居布迪給破壞了,他幾乎被對方的節日惡作劇給弄得徹底崩潰。

  • 布迪·豪爾

    新搬來的汽車銷售商,個性和史蒂夫有着天壤之別。他向來自由自在,隨心所欲,不按常理出牌,腦袋裏一堆奇思妙想,並且非常熱衷於將幻想變為現實。聖誕節將近,布迪決定建造一個彩燈世界,要大到在外太空都能看得清楚。他的計劃使得鎮上有名的“聖誕節之王”史蒂夫的權威受到了極大的威脅,由此,二人在聖誕節前展開了競爭。

  • 凱麗

    史蒂夫的妻子,她也喜歡聖誕節的氛圍,但卻遠遠沒有史蒂夫那樣的狂熱的程度,甚至還有些受不了史蒂夫的熱情。每到聖誕時期,她和家裏的其他成員都在敷衍着史蒂夫的要求,期盼聖誕節趕快過去。儘管她對於史蒂夫的聖誕安排表現的十分不積極,但這並沒有影響對方的情緒。

  • 蒂亞

    性格開朗的女子,布迪·豪爾的妻子。剛剛搬到小鎮,就和凱麗成為了好朋友。在史蒂夫和布迪為聖誕節的計劃互相較勁時,蒂亞和凱麗,以及她們的家庭成員卻相處融洽,還結成了聯盟。她們越來越對史蒂夫與布迪日漸升級的聖誕節競爭計劃感到厭倦,最後甚至威脅兩個男人要在聖誕節期間切斷他們的電源。

(參考資料 [1]  [3]  [5]  [8] 

閃亮的聖誕節幕後花絮

  • 在整個電影的製作過程中,一共使用了約14,300支LED,這些LED同時工作的時候,耗電量大概是7,150瓦,相當於四把電吹風的功率 [4] 
  • 豪爾的房子在影片中是用LED構成的彩燈裝飾的,這使得整個場景呈現了用傳統的聖誕燈飾所無法達到的效果。如果沒有這些小玩意,劇組就得要花費昂貴的費用去用電腦特效做出相同的效果 [4] 

閃亮的聖誕節幕後製作

前期創作
外景地 外景地
什麼樣的人需要將成千上萬只彩燈安到自己的房子上,他旁邊的鄰居是否也需要如此的裝飾自己的房子,這兩個基本的問題構成了馬特·考曼與克里斯·奧德《閃亮的聖誕節》的最初的手稿。當然,製片人邁克爾·考斯蒂甘也提出了很多意見。
在獨立製片商攝政娛樂公司購買了《閃亮的聖誕節》的劇本之後,影片便開始了製作程序。很快的,他們選擇了導演約翰·懷特賽爾來執導這部電影,懷特賽爾則把自己剛剛在《卧҉底肥媽2》中剛剛合作過的編劇唐·萊默也拉到了劇組中 [5] 
拍攝過程
在劇本中,史蒂夫與布迪用來“決鬥”的房子應該是在一座具有新英格蘭風格小鎮上的街道旁邊。經過一番探尋,劇組在温哥華的郊區發現了一個很大的、閒置的開放式公園,在公園中已經有一些房屋,這樣,劇組就會很方便的複製出需要的場景。因為經常要有史蒂夫從屋子裏看布迪的房子的鏡頭,所以布迪的房子設計的要在這裏呈現出最佳的自然透視效果。
拍攝棚 拍攝棚
影片的藝術指導比爾·布魯澤斯基為兩個主人公設計了兩套分別能反映出他們性格特徵的、截然不同的房屋:一套是給傳統的史蒂夫準備的殖民時代風格的建築,而另一套房屋則是帶有迴廊的,符合布迪那古怪的性格。
影片需要的房屋建完之後,另一個挑戰又出現攝製人員的面前。由於電影60%的鏡頭都要在夜間拍攝,而這個時期正是温哥華的夏季,因為靠近北極,所以這裏每天只有不到六個小時的夜晚。為了保證影片的拍攝時間,並且讓他的演員們能保持清醒的頭腦來展示自己的演技,同時還要營造一個真實的夜晚效果,懷特賽爾決定在白天拍攝,只不過讓道具人員用一頂巨大的帳篷將史蒂夫與布迪的房子罩起來,就這樣拍攝夜晚的場景 [5] 

閃亮的聖誕節製作發行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美國
2006年11月22日
澳大利亞
2006年11月23日
俄羅斯
2006年11月23日
巴拿馬
2006年11月24日
科威特
2006年11月29日
匈牙利
2006年11月30日
新加坡
2006年11月30日
冰島
2006年12月1日
英國
2006年12月1日
愛沙尼亞
2006年12月1日
意大利
2006年12月1日
拉脱維亞
2006年12月1日
瑞典
2006年12月1日
委內瑞拉
2006年12月1日
比利時
2006年12月6日
希臘
2006年12月7日
巴西
2006年12月8日
墨西哥
2006年12月8日
保加利亞
2006年12月8日
波蘭
2006年12月8日
西班牙
2007年1月5日
法國
2007年5月30日
德國
2007年11月16日
荷蘭
2007年11月27日
(參考資料 [6] 
主創機構
製作公司
1. Regency Enterprises
2. 美國新攝政影片公司
3. Corduroy Films
4. Deck the Halls(美國)
發行公司
1. 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美國)
2. 20世紀福克斯公司(瑞典)
3. 二十世紀福斯公司(新加坡)
4. 20世紀福克斯阿根廷分公司(阿根廷)
5. FS Film Oy(芬蘭)
6. Gativideo(阿根廷)
7. Kinowelt Home Entertainment(德國)
8. Svensk Filmindustri (SF) AB(瑞典)
9. Twentieth Century Fox Home Entertainment
(參考資料 [6] 

閃亮的聖誕節影片評價

閃亮的聖誕節 閃亮的聖誕節
其實該片與攀比無關,只是兩個爭強好勝的老小孩,充滿純真地小打小鬧一番,最後的目的也無非是為了跟觀眾傳遞兩個道理:第一,遠親不如近鄰;第二,聖誕節真正的意義,是在於這些華麗彩燈之下的房子裏面真正藴藏的温暖感情。影片處處洋溢着美國的節日氛圍,作為一部節日檔的小喜劇,取材於最貼近生活的題材,最後大家一起來個皆大歡喜的結尾,這種沒有什麼野心的片子供大家在温馨的節日裏闔家觀看,也算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7] (新浪娛樂評)
《閃亮的聖誕節》是一部關於嫉妒、家庭榮譽以及節假日精髓的家庭喜劇電影,該片充滿了節日的歡快氣氛,劇情顯得挺幼稚甚至有點俗氣,主角的表演也顯得誇張。導演和編劇把一個聖誕節的瘋狂夢想,通過這部喜劇片向觀眾侃侃而談。導演約翰·懷特賽爾的拍攝技巧在該片中並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但他卻為影片注入極大的熱情,片中有很多插科打諢的細節,處處突出聖誕節的傳統習俗,足以博取觀影者的笑聲 [8] (《鄉村之聲》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