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豐縣

編輯 鎖定
長豐縣,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位於東經116°52′—117°26′,北緯31°55′—32°37′之間,地處安徽省中部、合肥市北部、江淮之間;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與暖温帶半濕潤氣候的過渡地帶,四季分明,氣候温和;截至2022年10月,長豐縣共轄12個鎮、2個鄉,總面積1841平方千米 [5]  。截至2021年,長豐縣常住人口79.2萬人。 [27] 
1964年9月,以淮南鐵路水家湖車站為中心,建置長豐縣。1964年10月,析壽縣、定遠、肥東、肥西四縣邊境地區設縣,因縣境大部分地區屬清朝壽州長豐鄉,故定名長豐縣,寓意“長治久安,人壽年豐”。 [3]  長豐縣是合肥的北部門户區、輻射皖北的“橋頭堡”,合徐高速、合淮阜高速、滁淮高速、北三環高速形成覆蓋縣域“井”字型高速網;北城新區作為合肥主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境內滁河干渠串聯雙鳳湖、雙龍湖、鶴翔湖、梅衝湖、大官塘等五座水庫、上萬畝水面。長豐縣是中國草莓之都,全縣草莓種植面積達21萬畝,獲“國家地理標誌商標”,連續多年位居全國設施草莓第一大縣,此外還有吳山貢鵝、下塘燒餅、造甲龍蝦、莊墓圓子等一批特色優質農產品。 [40] 
2022年,長豐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23.8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7%。 [39] 
中文名
長豐縣
外文名
Changfeng County
行政區劃代碼
340121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安徽省合肥市
地理位置
合肥市北部
面    積
1841 km²
下轄地區
12個鎮、2個鄉
政府駐地
水湖鎮長豐路85號
電話區號
0551
郵政編碼
2311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79.2 萬(2021年常住人口)
火車站
水家湖站合肥北城站
車牌代碼
皖A
地區生產總值
823.83 億元(2022年)

長豐縣歷史沿革

編輯
商代,屬虎方;西周屬淮夷,春秋初期屬夷虎,後為吳楚交爭地,戰國時期屬楚;秦代分屬九江郡壽春、曲陽。
兩漢,初屬淮南國,後屬揚州刺史部,由九江郡之成德、曲陽、合肥分領。
三國,為魏淮南郡成德縣,部分屬西曲陽、合肥;西晉時沿魏制;東晉時由淮南郡、梁郡、廬江郡分領。
南北朝,初屬南朝宋、齊、梁的豫州梁郡、陳留郡、安州定遠郡;後屬北朝齊的揚州淮南郡、合州汝陰郡、西楚州鍾離郡。隋朝變化不大。
唐朝,屬淮南道,由壽州之安豐、廬州之合肥、濠州之定遠分領。
五代十國,初屬吳(楊),繼屬南唐之壽州、廬州、濠州。
宋朝,屬淮南西路,分屬壽春、定遠、合肥和慎縣(梁縣)。
長豐縣行政區域圖 長豐縣行政區域圖
元朝、明、清三朝,初屬安豐路之壽春、定遠,廬州路之合肥、梁縣,後屬鳳陽府之壽州、定遠,廬州府之合肥。
中華民國,分屬壽縣、定遠縣、合肥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分屬安徽省(1952年前為皖北行署)之壽縣、定遠縣、肥東縣、肥西縣。
1964年9月,省人民委員會上報國務院,以淮南鐵路水家湖車站為中心,建置長豐縣。
1964年10月,國務院148次會議決定,析壽縣、定遠、肥東、肥西四縣邊境地區設縣,因縣境大部分地區屬清朝壽州長豐鄉,故定名長豐縣。
1965年3月,省人民委員會轉發國務院決定,由合肥市負責籌建,同年5月底籌建工作結束,6月1日,長豐縣人民委員會正式辦公,治所水湖鎮。隸屬合肥市管轄。 [3] 

長豐縣行政區劃

編輯
截至2021年,長豐縣轄12鎮:水湖鎮雙墩鎮崗集鎮下塘鎮吳山鎮、楊廟鎮、朱巷鎮莊墓鎮陶樓鎮、杜集鎮、義井鎮左店鎮。2鄉:羅塘鄉造甲鄉 [25]  長豐縣政府駐水湖鎮長豐路85號。 [4] 

長豐縣地理環境

編輯

長豐縣位置境域

長豐縣位於安徽省中部,地理座標:東經116°52′—117°26′,北緯31°55′—32°37′。南四至邊界:沛河、隆興等鄉以東為定遠縣;造甲、埠裏、吳店、卅頭、五十頭等鄉以東為肥東縣;朱集、孫廟(以瓦埠湖中心線為界)、莊墓、義井、楊廟、塗郢等鄉及吳山鎮以西為壽縣;雙墩、崗集等鄉以南為合肥市郊區;北邊三和、孤堆、馬廠、孔店等鄉以北為淮南市(中間一段以舜耕山脊分水線為界);土山鄉西南為肥西縣。總面積1841平方千米。 [5] 

長豐縣地形地貌

長豐縣境地貌起伏較大。多處岩石裸露,為典型的侵蝕平原。按組合情況主要分三部分:一為沿淮河湖灘地平原,系瓦埠湖、高塘湖及其支流沿岸的近代沉積所形成的灘地,地面起伏較小,分佈於楊公區及水湖區的大部分,蔡城塘區的孔店鄉,朱巷區的戴集、沛河等鄉,面積約佔縣境的四分之一。二為淮南階地平原,位於沿淮河湖灘地後緣,地面平崗緩坡、略有起伏,分佈於水湖區南部,朱巷區東部、南部,下塘區與楊廟區大部,約佔縣境三分之一。三為江淮丘陵台地區(台地即崗地),位於淮南階地平原之南,分水嶺兩側,地面崗衝交錯,起伏較大,分佈於下塘與楊廟區南部,雙墩區大部,約佔縣境三分之一弱。另外北部舜耕山南麓有小部分帶狀殘丘;南部與合肥市郊區接壤地帶有小部分階地平原。 [5] 

長豐縣水文特徵

長豐
長豐(8張)
長豐縣境內河流,除東淝河支流沿河水量較大外,其餘皆源短流急,暴漲暴落,俗稱澗溝而不稱河流。以“江淮分水嶺”為界,境內河流分屬長江、淮河兩大水系。“分水嶺”從肥西入縣境,向東北經鬥鎮大郢、高塘集、畢店子一線入肥東縣境,其南側屬長江水系,流域面積382平方千米,有四里河(三岔河)、板橋河等,彙集南淝河流入巢湖。“分水嶺”北側屬淮河水系,流域面積2018平方千米。 [5] 

長豐縣氣候特徵

長豐縣位於中國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與暖温帶半濕潤氣候的過渡地帶。東近海洋,西背內陸,受季風影響明顯。冬季來自高緯度大陸內部的偏北風,氣候寒冷乾燥;夏季來自太平洋麪的東南風,氣候炎熱多雨。因受季風影響,四季分明。 [5] 

長豐縣自然資源

編輯

長豐縣植物資源

長豐縣境植被有亞熱帶的,也有暖温帶的。是常綠闊葉、針葉和落葉闊葉混交林區,羣落繁多。自然植被在丘陵、崗地以蔬殘林和灌木林為主,覆蓋率很低,只有4.6%。其品種類別如下:一、木本植物類主要有椿樹、楝樹、榆樹、棠棣、黃楝頭、橡慄樹、檀樹、槐樹、刺槐、棗樹、柳樹、白楊、泡桐、皂角、烏桕、絲棉樹、香椿、荊條、黑松、馬尾松、側柏、梧桐、水竹等;草本花卉主要有荷花、雞冠花、鳳仙花、菊花、大麗花、美人蕉、代代紅、仙人掌、仙人球等。雜草主要有毛眼睛(俗名)、茅草、巴根草、狗尾草、刺兒草、鳳拉草、黃蒿、蓼子、馬齒莧、薺菜、蘆葦等。 [5] 

長豐縣動物資源

長豐縣境內野獸主要有黃鼠狼、野兔、家鼠、田鼠、草狐、野貓貂、刺蝟等。野禽主要有喜鵲,麻雀、烏鴉、野鴨、野雞、天鵝、鷺鷥、老鷹貓頭鷹、鷂鷹、鵪鶉、百靈、白頭翁、斑鳩、灰喜鵲、丹頂鶴等。魚類主要有青魚、草魚、鰱魚、鯰魚、鯉魚、鯽魚、鱅魚、黑魚、大銀魚、毛刀魚、餐條魚、鱖魚、紅鯉、鏡鯉、團頭魴魚、長春鯿、翹嘴紅白、三角魴、鰻、花鯧、蒙古紅白、細鱗斜頜白、羅非魚、黃綠魚、復齒短溝銀魚、東方鯽,日本鯽、魚、赤眼魚、泥鰍、黃鱔等。甲貝類主要有蝦、蟹、龜、鱉、秀易長背蝦、鋸齒新蝦、中華鰲蟹、螺螄、子、三角帆蚌、褶紋冠紋蚌、背角無齒蚌、蝸牛等。兩棲爬行主要有蛙、蟾蜍、水蛇、蝮蛇(俗名土公蛇)、赤斑蛇、青龍梢蛇等。昆蟲類主要有螢、蟬、蝴蝶、蜻蜓、螳螂、螞蟻、蝗蟲、紡織娘、蜘蛛、蜈蚣、蠍、蜉蝣、地鱉蟲、蟋蟀、螽斯、螟嶺、蜂、草鞋蟲、金龜子、螻蛄、天牛、蠹、地蠶、尺蠖、蟑螂、蚯蚓、螞蝗等。 [5] 

長豐縣人口

編輯
截至2019年末,長豐縣常住人口67.42萬人,比上年增加0.72萬人。年末户籍人口79.8萬人,比上年增加1.39萬人,其中城鎮户籍人口21.88萬人,户籍人口城鎮化率27.4%,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全年人口出生率13.75‰,比上年下降0.57個千分點;死亡率3.97‰,下降0.84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9.78‰,增長0.27個千分點。 [1]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長豐縣常住人口為783982人。 [27] 

長豐縣經濟

編輯

長豐縣綜述

2021年,長豐縣全年生產總值(GDP)761.9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1.22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330.39億元,增長12.6%;第三產業增加值350.33億元,增長9.8%。三次產業結構為10.7:43.3:46。按年末户籍人口計算,人均GDP93922元(摺合14561美元),比上年增加12017元。 [37] 
2021年,長豐縣全年財政收入77.62億元,同比增長15.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9.88億元,同比增長15.9%。財政支出88.5億元,同比增長3.0%。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7.4億元,下降1.7%;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9.54億元,下降9.1%;城鄉社區事務支出10.77億元,增長36.5%;醫療衞生支出5.83億元,下降41.8%;教育支出15.40億元,增長4.2%。 [37] 

長豐縣第一產業

2021年,長豐縣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72.79萬畝,比上年增加1.35萬畝。油料面積10.31萬畝,比上年下降0.13萬畝。蔬菜面積20.12萬畝,比上年增加0.45萬畝。草莓面積增長5.4%。全年糧食總產量65.18萬噸,比上年增長1.1%。油料產量1.98萬噸,比上年下降2.2%;蔬菜產量34.37萬噸,增長1.9%。草莓產量增長6.6%。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21.5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5.7%。 [37] 

長豐縣第二產業

2021年,長豐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超億元企業91户。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28.2%;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38.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22.3%。規模以上工業統計的主要產品產量中,電動機增長26.1%,飼料增長23.3%,電力電纜增長28.7%,橡膠輪胎外胎增長34.1%,水泥增長10.6%,傢俱增長59.1%。
2021年,長豐縣納入統計範圍的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217家,完成總產值156.48億元,同比增長25.6%;房屋建築施工面積702.1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7%;房屋竣工面積353.5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8.9%;期末從業人員4.06萬人,企業勞動生產率38.87萬元/人,同比增長4.4%。 [37] 

長豐縣第三產業

2021年,長豐縣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4.02億元,同比增長16.1%。從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308.23億元,增長15.7%;餐飲收入25.79億元,增長20.7%。分企業規模看,限額以上企業零售額103.83億元,同比增長29.7%,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實現網上零售額113.93億元,同比增長34.4%。
2021年,長豐縣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73.16億元,比上年增長7.8%;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56.68億元,增長6.7%;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8.07億元,增長7.7%;金融業增加值28.68億元,增長3.3%;房地產業增加值72.24億元,增長25.8%;其他服務業增加值109.67億元,增長5.6%。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4.6%。 [37] 

長豐縣社會事業

編輯

長豐縣社會保障

截至2021年末,長豐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7.85萬人,比上年增長17.4%;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6.95萬人,比上年增長42.1%;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職工人數7.87萬人,比上年增長3.7%;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0.26萬人;城鄉居民參加合作醫療人數62.93萬人。全縣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累計救濟2.37萬人次;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累計救濟36.78萬人次;農村特困人員供養人數0.55萬人。 [37] 
自2021年12月3日起,依據《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調整全省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長豐縣的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430(元/月)。 [32] 

長豐縣教育事業

截至2021年末,長豐縣共有普通中學37所,在校學生4.11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6所,在校學生1.46萬人;小學60所,在校學生5.59萬人;幼兒園127所,在園幼兒2.56萬人。全縣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100%。 [37] 

長豐縣醫療衞生

截至2021年末,長豐縣共有衞生機構446個(含村衞生室和計生服務站),其中醫院、衞生院34個,社區衞生服務機構23個。衞生機構牀位115274張。全縣專業衞生技術人員3611人,其中執業醫師和職業助理醫師1635人,註冊護士1519人。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4.45人,擁有醫院、衞生院牀位數6.5張。嬰兒死亡率3.79‰,產婦住院分娩率100%。城鄉居民新農合參合率97%。 [37] 

長豐縣交通運輸

編輯
長豐縣有206國道、合淮阜高速(S17)縱貫全縣。長豐兩大火車站:水家湖站合肥北城站。高鐵:合蚌高鐵,商杭客運專線(規劃中)。普鐵:淮南鐵路水蚌鐵路。淮南鐵路縱貫全縣,與合阜鐵路交會於縣城。206國道由北向南穿越縣境西部,縣城水家湖有東西兩條幹線公路南達合肥,北通淮南。雙墩港可通航100噸級船舶,經淠河總乾渠,到達六安。長豐縣城距離合肥新橋機場僅70千米,縣南部合肥北城新區經高速向西約10分鐘車程即可到達新橋國際機場。截至2021年,全縣公路通車裏程4311.7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通車裏程115.4千米。年末民用汽車擁有量3.93萬輛,增長11.6%;其中私人汽車3.03萬輛,增長5.6%。民用轎車擁有量1.90萬輛,增長5.0%,其中私人轎車1.69萬輛,增長1.2%。 [37] 

長豐縣風景名勝

編輯
杜集鳥島
杜集鳥島位於杜集鄉境內,屬長豐縣北部經濟區範圍之內,距淮南市約為三十五千米,合肥市約為五十七千米,總面積197平方千米,轄19個村委會,耕地面積約10萬畝。這裏綠樹成蔭,吸引了白鷺、灰雀、白頭鷹、灰喜鵲、畫眉、貓頭鷹等20多種鳥類在此棲息繁。
杜集鳥島 杜集鳥島
豐樂生態園
豐樂生態園是江淮分水嶺上現代農業的代表,位於合肥雙鳳工業區工業大道中段。全園綠化、果園面積近千畝,湖面500畝,花卉、植物資源豐富,系觀光、旅遊、運動、休閒為一體的安徽省最大的生態園之一。豐樂生態園系集科技示範、科普教育、生態觀光、餐飲、休閒為一體的安徽省最大的農業生態旅遊觀光園。
豐樂生態園 豐樂生態園
非遺園
非遺園坐落在合肥北部的卧龍山自然生態風景區,距市中心17.6千米。古遺蹟、遺址以及寺廟等人文景觀散落其間,景區內各種動植物資源豐富。
非遺園與卧龍山自然生態風景區、城市森林公園、植物園等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相得益彰,構成了合肥北部“U型生態長廊”,形成了獨特的“五湖連珠”旅遊生態奇觀。
非遺園 非遺園 [6]

長豐縣地方特產

編輯
長豐草莓
長豐草莓是安徽特色水果,其色澤光鮮亮麗、顆粒飽滿多汁。不僅暢銷北京、上海等國內大中小城市,還遠銷韓日等國家。
長豐草莓 長豐草莓
吳山貢鵝
唐末五代十國時期,長豐人楊行密自幼家境貧寒,二十來歲揭竿而起,下廬州滅淮南討江夏,佔據淮河以南、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三十餘州地盤,號稱吳國。天覆二年被唐昭宗封為吳王。他“寬仁雅信,善取人心”,廬州故舊常以當地特產的大白鵝配以美味調料做成滷鵝進奉吳王。吳王食後大悦,便對眾人説:行密自幼貧寒,不敢忘本,滷鵝味美,堪稱貢品。吳王貢鵝便以此得名。吳山本無山,因吳王死後葬於此地,其墓基如山,當地人便以吳國為號,以吳王墓為山,將此地稱為吳山,吳王貢鵝也稱之為吳山貢鵝了。 [7] 
吳山貢鵝 吳山貢鵝
莊墓圓子
莊墓古稱莊墓橋,明、清時為皖北水陸交通重鎮,商賈雲集,歷史悠久。圓子雖沒有躋身名貴菜行列,但因莊墓人對圓子品質的理解和追求,把它做出了特色,擁有了一套精緻的配料和獨特的製作方式。
圓子主料選用新鮮、上等的五花肉、豬座肉、豬板油和精面饃饃須,輔以葱花、蒜末、薑末、精鹽、蛋清、雞湯等佐料,按一定比例攪拌揉搓成團,再用上等的綠豆粉滾皮,最後在沸水鍋中氽一下即可。圓子蒸熟起鍋、上桌後,人們謂之“夾起修長、放下渾圓、柔而不爛,味道鮮香,肥而不膩”。 [7] 
莊墓圓子 莊墓圓子
朱巷紅燒仔豬肉
紅燒仔豬肉是朱巷地區的一道特色菜。它不同於普通的紅燒肉,不油膩,無污染、脂肪低、口感獨特。仔豬就是剛出生一個多月的小豬,與成年豬相比,它的肉細嫩無比,味道十分鮮美。前來這裏的客商們中間,歷來就流傳着一句話:流不盡的長江水,買不完的朱巷豬,吃不夠的仔豬肉。這裏盛產仔豬,當然,風味獨特的紅燒仔豬肉就成為朱巷的一道美味佳餚。
紅燒豬仔肉 紅燒豬仔肉
下塘燒餅
燒餅是長豐人喜愛的早餐食品之一,各個集鎮都有不少打燒餅的攤點。據説清朝咸豐年間,為鎮壓在安徽活動的太平軍,湘軍統帥曾國藩一路兵馬駐紮於下塘集。軍隊行軍打仗,急需乾糧,燒餅成了首選。燒餅師傅們為了多爭生意,紛紛在燒餅的配料和烤制工藝上下工夫,使燒餅逐漸成為色、香、味俱佳的食品。燒餅質量雖然上去了,但常吃下塘燒餅的湘軍卻屢吃敗仗,人們便戲説湘軍“只顧緊吃燒餅,哪管戰事吃緊”。此話雖屬笑談,但下塘燒餅的名聲卻叫開了。 [7] 
下塘燒餅 下塘燒餅

長豐縣著名人物

編輯
楊行密 楊行密
楊行密(852—905)字化源,長豐吳山人。唐末江淮地區割據勢力,有“十國第一人”之譽。天覆二年(902)封吳王,902年~905年在吳王位,為五代十國“南吳”的實際開國者。唐哀帝天佑二年(905)病死,唐朝諡武忠王,吳國武義年間改諡孝武王,後其子楊溥稱帝時又被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聶士成,字功亭,安徽合肥北鄉(今長豐崗集聶祠堂)人。中華民族英雄,參加過甲午中日戰爭、反抗過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最後英勇犧牲在天津。公元2000年是著名愛國將領聶士成為國捐軀100週年,為紀念這位民族英雄,天津市政府在原聶公碑所在地建了一個高4.18米的聶士成銅像。
龔澎(1914—1970),原名龔維航,長豐縣崗集鎮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傑出的女外交家。新中國成立之後,龔澎一直在外交部門工作,為新中國贏得許多國際朋友的信任和敬意。
李天馥(1637—1699),字湘北,號容齋,清合肥人。他少年聰穎,7歲能詩,稱為神童。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中舉,次年中進士,入選翰林院庶吉士(學生)。後被提升為吏部尚書。李天馥注重為國家選拔人才,下令在全國選舉博學之才,深受世人稱讚。他一生酷愛文學,擅長詩詞文章,初入翰林,雅以詩文為己任,與王漁洋葉方藹、陳廷敬等人“倡復古學,刪削偽體,每朝罷燕遊,或閉户吟賞,悠然如林下人”。著有《容齋千首詩》。“其詩體格清俊,自注時事,足為參考之資。”
馬曙(1914—1995),原名馬家福。1942年3月,馬曙調任中共淮南鐵路工委書記兼淮南鐵路遊擊大隊政治教導員。1946年春,國民黨軍隊向淮南路東抗日根據地發動大規模攻擊,馬曙隨新四軍六旅北撤山東,同年12月任華東軍區兵站部工訓部大隊長。先後擔任上海市疏散難民委員會組織動員科科長,楊浦區常熟區民政科長,徐彙區農業工作組組長、商業科長、體委主任等職。1985年離職休養。1995年11月6日在上海逝世。

長豐縣榮譽稱號

編輯
2016年12月7日,入選第一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 [38] 
2019年9月21日,長豐縣入圍安徽省製造業發展綜合10強縣(市)榜單; [8]  安徽省製造業發展增速10快縣(市)榜單。 [8] 
2019年10月8日,長豐縣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9]  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10]  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 [11]  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 [12]  、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 [13] 
2019年12月28日,長豐縣入選“2019年全國製造業百強縣(市)” [14]  、2019年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市)。 [14]  2019年12月31日,入選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 [15] 
2020年3月,長豐縣入選2019年安徽縣域經濟總量20強(第3)。 [16] 
2020年5月,長豐縣入選“2020年全國百強縣”。 [17]  2020中國最具綠意百佳縣市。 [18] 
2020年6月,被授予“安徽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稱號。 [19]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 
2020年7月28日,入選2020年賽迪中國百強縣。 [21] 
2020年8月,入選“2020中國職業教育百佳縣市”。 [22] 
2020年10月,入選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名單。 [2] 
2020年12月1日,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 [23] 
2020年12月,入選“2020年度中國全面小康百佳示範縣市”。 [24] 
2021年4月,入選第二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縣”創建推評名單 [26] 
2021年7月15日,入選水利部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29] 
2021年8月,入選2021賽迪百強縣名單。 [28] 
2021年9月8日,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30] 
2021年9月,入選“2021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2021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2021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2021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 [31] 
2022年2月,入選安徽省衞生縣城(區)名單。 [34] 
2022年4月14日,入選“賽迪顧問鄉村振興百強縣(2021)”名單,位列全國第56名。 [35] 
2022年5月,入選中共安徽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佈的農業生產“大託管”示範縣名單。 [36] 

長豐縣現任領導

編輯
縣十二屆人大常委會主任:黃鋭 [3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