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西街道

鎖定
長西街道,隸屬於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地處清江浦區西部,東與長東街道毗鄰,南與聞口街道相望,西與柳樹灣街道接壤,北與府前街道與相鄰, [5]  區域總面積2.88平方千米。 [5]  截至2011年末,長西街道轄區總人口24007人。 [5] 
20世紀50年代初,為永寧鎮。1954年,與銅元鎮合併為長西鎮。1983年,析城北街道設長西街道。 [5]  2016年6月,國務院批准撤銷清河區、清浦區兩區,成立清江浦區,長西街道改屬清江浦區。截至2020年6月,長西街道轄5個社區, [6]  街道辦事處駐人民路社區漕運西路88號。 [5] 
2011年,長西街道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2.22億元,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1.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0.42億元。財政總收入2.9億元,其中地方般預算收入2.4億元。從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0.73億元,增值税0.1億元、企業所得税0.2億元、個人所得税0.1億元。 [5] 
中文名
長西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
地理位置
清江浦區西部
面    積
2.88 km²
下轄地區
5個社區
政府駐地
人民路社區漕運西路88號
電話區號
0517
郵政區碼
223001
車牌代碼
蘇H
人    口
24007人(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

長西街道歷史沿革

20世紀50年代初,為永寧鎮。
1954年,與銅元鎮合併為長西鎮。
1958年,屬清江人民公社長西管理區。
1962年,屬城北人民公社。
1981年,屬城北街道。
1983年,析城北街道設長西街道。 [5] 
2016年6月,國務院批准撤銷清河區、清浦區兩區,成立清江浦區,長西街道改屬清江浦區。 [6] 

長西街道行政區劃

2011年末,長西街道轄長西、人民路、上海路、河堤路、引河5個居民委員會。 [5] 
截至2020年6月,長西街道轄5個社區:人民路社區、上海路社區、長西社區、引河社區、河堤社區。 [4]  街道辦事處駐人民路社區漕運西路88號。 [5] 

長西街道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長西街道地處清江浦區西部,東與長東街道毗鄰,南與聞口街道相望,西與柳樹灣街道接壤,北與府前街道與相鄰, [5]  區域總面積2.88平方千米。 [5] 
長西街道

長西街道人口

截至2010年末,長西街道轄區總人口33487人。 [1] 
截至2011年末,長西街道轄區總人口24007人,城鎮化率100%。另有流動人口1656人。總人口中,男性14950人,佔62%;女性9057人,佔38%;14歲以下5880人,佔24%;15-64歲17200人,佔72%;65歲以上927人,佔4%。2011年,人口出生率1‰,人口死亡率0.5‰,人口自然增長率0.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336人。 [5] 

長西街道經濟

長西街道綜述

2011年,長西街道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2.22億元,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1.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0.42億元。財政總收入2.9億元,其中地方般預算收入2.4億元。從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0.73億元,增值税0.1億元、企業所得税0.2億元、個人所得税0.1億元。 [5] 

長西街道商貿

2011年,長西街道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6.1億元。 [5] 

長西街道社會事業

長西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長西街道有幼兒園7所,在園幼兒3106人,專任教師143人;小學3所,在校生4127人,專任教師24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421人,專任教師13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15所。 [5] 

長西街道文化事業

2011年末,長西街道有文化站1個,社區文化中心5個,社區圖書室5個、總藏書2萬冊。有舞蹈、戲曲等文化娛樂團體15個。 [5] 

長西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長西街道主要醫療機構有清河醫院和華東婦科醫院。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9375人。 [5] 

長西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長西街道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290户、620人,共發放低保金111.70萬元,月人均150元,比上年增加80元。城市醫療救助244人次;城市生活無着人員救助9人次,支出1.7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2人。有街道級社區服務中心全年新增就業人員82人,有775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72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85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0.02%。 [5] 

長西街道交通運輸

長西街道境內有327省道入境。 [5] 

長西街道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長西街道因轄區內長西街而得名。 [5] 

長西街道榮譽稱號

2021年6月,清江浦區長西街道黨工委被中共淮安市委授予“淮安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2-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