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袖舞

(舞蹈)

鎖定
長袖舞屬於古典舞種,以舞長袖為特徵,舞人無所持,以手袖為威儀,憑藉長袖交橫飛舞的千姿百態來表達各種複雜的思想感情。
中文名
長袖舞
活動類型
舞蹈

目錄

長袖舞簡介

長袖舞在秦代以前已經存在,曾是戰國楚國宮廷的風尚,漢人繼承楚人藝術,長袖舞更為盛行。舞女多是長袖細腰,有的腰身蜷曲,能使背後蜷成環狀,如京戲中的 下腰.京戲中的 水袖 動作頗似古代的舞長袖動作。漢人傅毅在《舞賦》中形容長袖細腰的舞女為體如游龍,袖如素虞.戚夫人的翹袖折腰之舞正是這種舞姿的體現。迄今所獲的漢代舞蹈資料説明 長袖舞 實際包括了許多不同的舞蹈,許多種舞蹈都以舞袖為特徵。舞人有男有女,有單人舞、雙人對舞和多人羣舞,以單人獨舞為主。

長袖舞風格

分婉約和奔放兩種風格。婉約風格的長袖舞,舞人身着長而委地的束腰舞衣,這種舞衣限制了下肢的激烈動作,舞姿委婉飄逸,嫺靜婀娜,以腰部和手、袖的動作為主。腰肢纖細,體態嫋娜,舞袖流動起伏。這種舞蹈不但有纖腰的前俯後仰,還有一種頗具特點的側體折腰。南陽唐河縣湖陽辛店新莽時期的馮儒久畫像石樂舞圖和山東微山縣漢畫像石樂舞圖,展現了舞人側體折腰成90度、雙袖翹起的姿態。奔放風格的長袖舞,舞衣較短,一般長稍過漆,正是為了表演熱烈奔放的動作而設制的。比較注重腿部的跨越騰跳動作,其舞姿矯健舒展,粗獷奔放。有的與侏儒俳優串演,詼諧逗趣。如河南南陽縣出土的畫像石樂舞圖,一舞人揮袖起舞,舞衣較短,身旁一俳優正表演諧戲,穿插逗笑;另一邊跽坐兩人,似為歌者。另外內蒙古和林格爾東漢墓壁畫樂舞圖也有此類表現。長袖舞舞衣的長袖有兩種:一種猶如衣袖的延長,是上下一樣寬度的窄長袖。例如河南南陽出土的漢代早期畫像磚,舞者頭梳高髻,穿長袖舞衣,頭側低,注視地上的球,右肘抬起,上下一樣寬的窄袖下垂,左袖向斜下方拂去。另外還有一種又寬又長的舞袖,如西安漢墓出土的拂袖女舞俑就是穿這種服裝。第二種是寬袖下接窄袖,大都是細腰長袖,較寬,約齊手腕處,延伸出一段窄長的舞袖,有的像戲曲中的 水袖.如山東膝縣漢畫像石刻有兩個舞人都戴帽,飄曳此種長袖,相對而舞。
此漢畫下格左邊的第二人跳的正是長袖舞 此漢畫下格左邊的第二人跳的正是長袖舞
長袖舞圖集
長袖舞圖集(11張)
舞者在舞動中,配合軀幹的曲線和曳地長裾的飄灑,運用臂膀含蓄的力量,將長袖橫向甩過頭部,在頭頂規則地形成一個弧形,與此同時,另一臂反方向將袖從體前甩過髀間,這樣兩袖形成一個弧度很大的 S ,身軀也同時形成一個弧度極小的 S ,兩個S套在一起,成為一個極優美的造型,這一造型每每出現在漢畫像石中。其舞袖空中擺動,或如波回,或如雲動,或如虹飛,或如煙起,其美妙殆不可言。那揚舉的長袖,飄曳的長裾,行曲的腰肢,婀娜的體態,飄若浮雲,翩若驚鴻,取得了追魂奪魄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