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葉翅膜菊

鎖定
長葉翅膜菊(Alfredia fetissowii Iljin)是菊科翅膜菊屬植物。它的莖紫紅色,被稀疏的蛛絲毛;頭狀花序大,下傾;花果期7—8月。生於海拔2100一2750米的山坡或山溝。
中文名
長葉翅膜菊
拉丁學名
Alfredia fetissowii Iljin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翅膜菊屬
長葉翅膜菊
分佈區域
中國新疆

目錄

長葉翅膜菊形態特徵

長葉翅膜菊整體

高大多年生草本

長葉翅膜菊

莖紫紅色,被稀疏的蛛絲毛。下部莖葉長橢圓形,長17-30釐米,寬4-8釐米,羽狀深裂,有長葉柄,葉柄.長7-14釐米;中上部莖葉同形或披針形或倒倒坡針形,等樣分裂,無柄,基部擴大半抱莖。

長葉翅膜菊

全部葉質地堅硬,近革質,裂片邊緣微凹缺,有長短不等的黃白色或褐色針刺或針刺成骨針狀,長達5毫米,兩面異色,上面綠色,無毛,光滑,下面灰白色,被稠密的白色絨毛,少有葉不分裂的。

長葉翅膜菊

長葉翅膜菊
長葉翅膜菊(8張)
頭狀花序大,下傾,單生莖端或枝端,植株生1-2個頭狀花序。總苞鍾狀,直徑5-7釐米;總苞片多層多數,最外層長8毫米,中部以上或大部邊緣及頂端有寬大的膜質附片,附片邊緣撕裂,中脈在頂端伸出成長達1.5毫米的針刺;中層苞片長1-3釐米,中部以下或大部狹窄,橢圓形或寬線形,中部以上或僅頂端有寬大的膜質附片,邊緣撕裂或成流蘇狀撕裂,中脈在頂端伸出成長1-1.3毫米的針刺;最內層苞片線形,長3釐米,頂端漸尖,無附片。全部苞片外面被稠密粘伏的黑色長毛。小花黃色,花冠長2.7釐米,檐部長 1.8釐米,5淺裂,裂片線形,長4 毫米。

長葉翅膜菊

瘦、果褐色,長約5毫米,長倒卵形,壓扁,基底着生面稍見偏斜,有多數粗細不等的橢圓形縱肋及脈紋。冠毛多層,褐色,長達2.8釐米,外層較短,頂端漸細,內層漸長,頂端稍擴大;冠毛剛毛鋸齒狀,基部連合成環,整體脱落。花果期7-8月。 [1]  [2] 
長葉翅膜菊 長葉翅膜菊

長葉翅膜菊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或山溝,海拔2100-2750米。模式標本採自伊寧。 [1] 

長葉翅膜菊分佈範圍

新疆天山(昭蘇、阿克蘇、伊寧)。 [1]  為我國的特有植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