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花鐵線蓮

鎖定
長花鐵線蓮(Clematis rehderiana Craib),是毛茛科、鐵線蓮屬木質藤本植物。莖六稜形,有淺縱溝紋,淡黃綠色或微帶紫紅色,被稀疏開展的曲柔毛。一至二回羽狀複葉,小葉5-9或更多,葉柄及葉軸上面有槽;小葉片寬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聚傘圓錐花序腋生,在花序的分枝處生一對膜質的苞片,苞片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花萼鍾狀,頂端微反捲;萼片4枚,淡黃色,長方橢圓形或窄卵形;雄蕊長為萼片之半,花絲線形,被開展的柔毛,花葯黃色,長橢圓形;心皮被短柔毛,花柱被絹狀毛。瘦果扁平,寬卵形或近於圓形,棕紅色。 [2] 
分佈於中國雲南、四川、青海、西藏。生於陽坡、溝邊及林邊的灌叢中。 [2] 
可作藥用,莖治跌打、清寒、通經絡;全草藥用,能清心降火、利尿,治口舌生瘡、乳汁不通、腸炎痢疾、腎炎淋病等。 [2] 
中文名
長花鐵線蓮
拉丁學名
Clematis rehderiana Craib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毛茛目
毛茛科
鐵線蓮屬
長花鐵線蓮
分佈區域
中國雲南、四川、青海、西藏
命名者及年代
Craib,1914

長花鐵線蓮形態特徵

長花鐵線蓮線稿圖 長花鐵線蓮線稿圖 [4]
多年生 [1]  木質藤本,長2-3米。莖六稜形,有淺縱溝紋,淡黃綠色或微帶紫紅色,被稀疏開展的曲柔毛。一至二回羽狀複葉,連葉柄長12-20釐米,小葉5-9或更多,葉柄及葉軸上面有槽;小葉片寬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4-5.5釐米,寬2-5釐米,頂端鈍尖,基部心形、截形或楔形,邊緣3裂,有粗鋸齒或有時裂成3小葉,葉脈在表面微下陷,在背面隆起,兩面均被平伏的柔毛,尤以背面葉脈上較密;小葉柄長1-2釐米;葉柄長3-4.5釐米。 [2] 
聚傘圓錐花序腋生,與葉近等長,花序梗長7-12釐米,在花序的分枝處生一對膜質的苞片,苞片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1.5-2釐米,全緣或有時3裂;花萼鍾狀,頂端微反捲,直徑1.5-2釐米,芳香;萼片4枚,淡黃色,長方橢圓形或窄卵形,長1.5-2.5釐米,寬0.5-1釐米,內面無毛,外面被平伏的短柔毛,邊緣被白色絨毛;雄蕊長為萼片之半(長1-1.5釐米),花絲線形,被開展的柔毛,花葯黃色,長橢圓形,長2-3毫米;心皮被短柔毛,花柱被絹狀毛。瘦果扁平,寬卵形或近於圓形,長約3毫米,棕紅色,邊緣增厚,被短柔毛,宿存花柱長2-2.5釐米,被長柔毛。花期7月至8月,果期9月。 [2] 
長花鐵線蓮

長花鐵線蓮近種區別

長花鐵線蓮與毛木通(學名:Clematis buchananiana DC.)相近,惟本種莖六稜形,微被柔毛或近於無毛,花小,長不超過2.5釐米;葉片常3裂,邊緣有粗牙齒,而後者,莖常圓柱形,有密黃色柔毛,花大,長在2.5釐米以上,區別較易。 [2] 

長花鐵線蓮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雲南西北部、四川西部(海拔2000-3500米)、青海南部、西藏東部(3400-4200米)。生於陽坡、溝邊及林邊的灌叢中。 [2] 

長花鐵線蓮繁殖方法

長花鐵線蓮常用的繁殖方法有種子繁殖、植物組織培養及扦插繁殖;對鐵線蓮屬植物原種而言,種子繁殖是保存種質資源最有效的繁殖方法,以下方法能有效提高長花鐵線蓮種子發芽率和出苗率的。 [6] 
選取成熟飽滿、大小均勻的健康種子,把除去雜質的種子浸泡在200毫克/升的赤黴素GA3試劑中浸泡;浸泡2小時有利於種子的前提萌發,縮短萌芽時間,提高發芽勢。 [6] 
將處理後的種子置於含有發芽基質的培養皿中,用發芽基質覆蓋種子,保持發芽基質的濕度,但不能積水;其中,發芽基質為泥碳土與蛭石按質量比為1:1的混合基質。 [6] 
將培養皿置於5℃冰箱中低温處理80天后再移至25℃恆温人工氣候箱中進行催芽,並注意保濕;若出現種子發黴的情況要及時處理,將多菌靈殺菌劑兑水噴灑在發黴種子上,以確保種子的正常萌發。 [6] 
7天后,種子開始萌發,發芽期間視種子和基質的濕潤狀況用噴壺噴水,以保持種子發芽所需條件。30天后,多數種子的胚根突破種皮露白,發芽率可高達93%。 [6] 
選用直徑5釐米,深為10釐米的穴盤,將萌芽的種子從培養皿中用攝子輕輕地挑出(避免弄斷或弄傷種子抽出的胚芽),胚芽朝上撥入裝滿泥炭土的穴盤裏,每個穴盤裏種一顆種子,播種深度約為1-3釐米,剛播種時要用噴壺澆水3次,使土壤澆透但土壤表層不積水;播種完成後運入花房大棚內,視幼苗生長狀態與土壤乾濕情況進行澆水保濕,要防止陽光灼曬,適當遮蔭,播種10天后,穴盤裏長出幼苗,出苗率可達83.76%。發出來的幼苗具有良好長勢,生長迅速,3天后即可長到3-4釐米。 [6] 

長花鐵線蓮主要價值

長花鐵線蓮代木通可作藥用,莖治跌打、清寒、通經絡;全草藥用,能清心降火、利尿,治口舌生瘡、乳汁不通、腸炎痢疾、腎炎淋病等。 [2] 

長花鐵線蓮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20)》——無危(LC)。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