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耳跳鼠

鎖定
長耳跳鼠是哺乳綱齧齒目跳鼠科長耳跳鼠屬哺乳動物。長耳跳鼠尾長,成體平均尾長超150毫米,平均體長超70毫米。耳特長,可達體長的一半,平均耳長超40毫米。門齒細白,兩側上顎各有一個小前臼齒。上頜前臼齒髮達,明顯大於最後一枚臼齒。後肢長,平均長度超40毫米,足下覆白色毛但不形成硬毛刷。平均體重超24克。體背毛色為棕黃色或灰黃色,毛基深灰色,毛尖棕色或褐色,頭部和背中部毛色較深,腹毛灰白色,因年齡和棲息環境不同毛色有差異。尾上覆短毛,毛色與體色相似,尾端具穗,毛束呈毛筆狀,毛色黑白分明。頭骨較細長,鼻骨很窄。 [7] 
長耳跳鼠主要分佈在中國,西起塔里木盆地西端,沿盆地與周邊山地荒漠交錯帶向東延伸至中國內蒙古中部和蒙古國南部的條形地帶,涵蓋新疆、甘肅、青海、內蒙古、寧夏等省(自治區)。 [7]  長耳跳鼠晝伏夜出,白天在沙漠下的洞穴裏生活。聽力非常敏鋭,是在夜晚精確探測和輔捉昆蟲的利器;後腿足部的毛髮有利於在沙漠環境中跳躍,跳躍時動作像袋鼠,能騰空跳躍1米多高。以昆蟲為食,繁殖期在夏季。每年繁殖兩次,每次產2-6只小鼠。妊娠期為25-35天。 [6] 
長耳跳鼠是螺桿菌致病病原的攜帶者,有可能向人羣傳播其他疾病。對植物沒有明顯的為害。長耳跳鼠因主要生活在荒漠地帶,種羣的數量不大,尚無必要防治。 [7] 
拉丁學名
euchoreutes naso
外文名
Long-eared Jerbo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齧齒目
跳鼠科
長耳跳鼠屬
亞    門
脊索動物亞門
亞    目
鼠形亞目
亞    綱
真獸亞綱
亞    科
長耳跳鼠亞科
命名者及年代
Sclater, 1891
中文學名
長耳跳鼠

長耳跳鼠形態特徵

體型小,耳大而長。尾長几近體長的2倍。體背面因地區和亞種不同有淡黃褐色、淺赤褐色或沙灰色等,其餘部位多為純白色;尾背面土黃色,腹面白色;尾末端有長毛形成毛穗,尾穗基部黑色,尖端白色。雄性體重23.7-37.8克,頭臀間長度為95-107毫米,平均尾長147-180毫米,後足長44-46毫米,耳長39-45毫米。雌性體重通常較輕,約27.4-33克,體長和尾長略短。門牙薄而白。在上顎的每一側都可以找到一個小的前臼齒。雌性額外有八個乳房。 [1] 

長耳跳鼠棲息環境

荒漠地區,尤喜沙質荒漠地帶,鹽生草甸與礫石荒漠。 [1] 

長耳跳鼠生活習性

大多喜歡在夜間活動,感知渠道有視覺,觸覺 ,聽覺和化學物質感知。該物種是食蟲性的,經常通過使用聲音來定位它們,然後通過快速跳躍到空中來捕食飛蟲。而在中國境內的羣體則更多是植食性的。它們還利用其良好的聽力來躲避夜間捕掠食者的捕食,其敏鋭的聽覺也表明他們可能會使用聲音或振動進行交流。還會進行沙浴,這通常是使用化學物質通訊的一種方式。後腿腳部充足的毛髮有利於在沙漠環境中跳躍,能騰空跳躍1米多高。 [4] 

長耳跳鼠分佈範圍

長耳跳鼠世界

中國,蒙古 [2] 

長耳跳鼠中國

甘肅,內蒙古,寧夏,青海,新疆。 [2] 

長耳跳鼠繁殖方式

交配通常在冬眠後甦醒後的短時間內發生。每個雌性個體在夏季繁殖兩次,繁殖年齡在2至6歲之間。妊娠期在25至35天之間,每窩產仔數量為2至6。 [5] 

長耳跳鼠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3] 

長耳跳鼠種羣現狀

鑑於其分佈廣泛,推測數量眾多,在一些保護區內出現,因此它太不可能以近乎符合列入受威脅類別資格的速度下降。 [2] 

長耳跳鼠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