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穗決明

鎖定
長穗決明(Senna didymobotrya (Fresen.) H. S. Irwin & Barneby)是豆科決明屬多年生亞灌木狀披散草本植物,高可達75釐米,枝條、葉柄、葉軸疏柔毛。小葉對生,線狀鐮形,頂端有小凸尖,基部近圓形;托葉線狀錐形,花腋生,總狀花序;總花梗頂端有小苞片;萼片卵狀長圓形,頂端漸尖,花瓣黃色,卵形,花葯長圓形;子房無柄,莢果扁平而直,8-9月開花;10-12月結果。 [3] 
僅見於海南,栽培。原產非洲和亞洲的熱帶地區。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中文名
長穗決明
拉丁學名
Senna didymobotrya (Fresen.) H. S. Irwin & Barneby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豆目
豆科
決明屬
長穗決明
命名者及年代
Fresen.,1839

長穗決明形態特徵

長穗決明
長穗決明(6張)
灌木,高2.5-3米;幼枝和嫩葉均被短柔毛,老時脱落。 [4] 
葉長達35釐米;葉柄和葉軸被短柔毛;葉軸無腺體;小葉8-16對,卵狀長橢圓形或披針狀長橢圓形,長3-4.5釐米,寬1-1.8釐米,頂端圓鈍,具短尖頭,基部圓形,偏斜,邊全緣,下面粉白色;葉柄極短。
總狀花序單生於枝條頂端的葉腋內,直立,長15-30釐米;苞片卵形或橢圓形,頂端具短尖頭,覆瓦狀排列,早落;花瓣蒼黃色,鈍頭,具短柄;雄蕊10枚,其中2枚特大,彎曲,長約12毫米。莢果扁平,帶狀長圓形,長8-10釐米,寬1.6-1.8釐米,革質,頂端有細長的芒尖,果枕細長,長1-1.2釐米,果柄長約1釐米;種子9-16顆,倒卵狀長圓形,扁平。花果期春夏季。 [1] 

長穗決明分佈範圍

長穗決明
長穗決明(12張)
僅見於海南,栽培。原產非洲和亞洲的熱帶地區。 [1] 

長穗決明繁殖方法

種子處理:選用飽滿的種子,用45℃左右温水浸泡24小時,撈出晾乾表面水分。如種子不易吸水(硬實種子)可拌2倍量幹細黃砂進行擦搓或用砂紙輕輕摩擦種皮,使種子表面變得粗糙,失去光澤(蠟質),然後再用温水浸泡至種子吸水膨脹。
適時播種:春末夏初播種,多用條播法,在畦面上按行距35釐米開淺溝,然後將種子播入溝內(種距約20釐米左右),結合澆水覆蓋細土3釐米左右。畝播種量3千克左右。常保持播種溝濕潤,促進足出苗,長壯苗。 [2] 

長穗決明栽培技術

選整土地:選平地或向陽坡地,耕翻曬垡,畝施土雜肥1500千克左右,人畜糞1200千克左右,過磷酸鈣50千克作基肥。將畦精整做平。畦寬1.3米,高25釐米,待播。
科學管理:苗高5釐米左右間苗,把弱苗拔去。苗高16釐米左右時按30釐米行距定苗。封行前及時除草。苗高40釐米左右應培土。根據土壤肥力狀況追施腐熟有機肥。天旱時要及時澆水,雨季排水防澇。
適時採收:中秋季節,莢果變黃時,將植株割下曬乾,打下種子,去淨雜質即可。留種的種子,最好不用日曬,避免種子形成硬實。 [2] 
病蟲防治:主要病害灰斑病,初期產生褐色病斑,後期病斑產生灰色黴狀物;輪紋病危害莖葉莢果,病斑近圓形,輪紋不明顯,後期密生黑色小點。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燒燬。發病前或初期用40%滅菌丹或多菌靈600倍液噴治。主要蟲害:主要有蚜蟲,用40 %樂果乳劑1600倍液噴殺,效果很好。 [2] 

長穗決明主要價值

花美麗芳香,可植為觀賞植物。葉搗爛有惡臭,可殺蟲。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6克。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患處。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海南。 .
【考 證】:始載於《海南植物誌》。 [1] 
【主 治】:用於皮膚腐爛惡臭,疥癬、疥瘡等證。
【性味歸經】:澀,涼。心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