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灘古鎮

鎖定
長灘鎮古鎮屬於建築與設施主類特色鎮村亞類古鎮古村基本類型。
長灘古鎮位於自貢市富順縣,主要有長灘東、西街道,東西走向,建於清代末期,古建築風格獨特,總體上以川南穿鬥式民居商貿建築為主,酌配宮、廟、堂、祠於其間,融“山、水、人、業、思”於一鎮,古鎮建築自宋代起經多次修復,傳統建築羣落的原貌尚存。是我國古鎮建築風格和設計思想完美統一的代表作。 [1-2]  據《長灘鎮志》記載,長灘鎮因鹽而興,明朝嘉慶年間,依託沱江水道的便利交通,內江的糖船、自貢的鹽船、瀘州的日雜木材船在此往來交匯,帆檣交錯,人聲鼎沸 [6] 
長灘古鎮。始建於宋代,地處四川省富順縣東南,沱江河西岸,順江而下25公里直入長江。古稱義和鎮,是自貢井鹽出川鹽道上的第一水陸碼頭,有“古鹽道黃金水碼頭”的美譽。 [3] 
中文名
長灘古鎮
主要景點
魯班廟、五顯廟、關帝廟天上宮、禹王宮、南華宮 [1] 
類    型
古鎮
地理位置
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長灘鎮長灘壩 [1] 

長灘古鎮史料記載

據《長灘鎮志》記載,從唐朝到北宋,因富順“鹽產豐富之利”,長灘在沱江鹽運中的重要地位逐漸顯現。因地理位置的特殊和北宋政權管理的需要,宋太宗年間(976年-997年)在今長灘正式建置瀘陽鎮,明朝時期更名為義和鎮,民國22年(1933年)正式命名為長灘鄉,1995年機構改革時建長灘鎮。古鎮以其“悠久的歷史傳承,厚重的人文積澱,奇妙的設計風格,獨特的建築風貌,完整的保存現狀,特殊的價值表現”享譽川南 [1] 

長灘古鎮歷史背景

長灘古鎮。始建於宋代,地處四川省富順縣東南,沱江河西岸,順江而下25公里直入長江。古稱義和鎮,是自貢井鹽出川鹽道上的第一水陸碼頭,有“古鹽道黃金水碼頭”的美譽。依傍沱江,鎮域內河岸線長15公里,有近10平方公里的河道生態濕地,沿河道四大中壩,均是壩中有壩、河內有河,因而擁有豐富的生態候鳥資源、水資源和魚類種羣優生資源,古鎮恢復規劃已經制定,待開發實施。 [4] 

長灘古鎮傳承保護

長灘西街道於2008年10月9日富順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文物保護單位(富府發〔2008〕45號),長灘東街道也是不可移動文物,暫未核定文物保護單位等級。 [1] 

長灘古鎮規模體量

目前整個古鎮東街佔地面積2909平方米。東街道全長212.4米,寬13.7米,街道兩旁座落懸山式屋頂房屋21棟;西街佔地面積524平方米,全長61.7米,街道寬8.5米街道兩旁座落懸山式屋頂房屋8棟;古鎮古街面保持原規制,均為清末民初建築風格。 [1] 

長灘古鎮地理位置

位於富順縣城東南64公里,是我市最東邊的一個鎮,昔日自貢鹽運出市的最後一個水路碼頭。

長灘古鎮轄區面積

22.2平方公里。

長灘古鎮地形地勢

淺丘為主,平壩與山地相間,呈西高東低,西東走向。

長灘古鎮自然資源

沙石為主,頁岩豐富,有巨大的天然濕地資源。

長灘古鎮特殊濕地

擁有沱江河流域最大的沙洲——長灘中壩,長灘中壩已成為無公害蔬菜大型基地。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