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沙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實驗教學中心

鎖定
長沙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管、經、文、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地方大學,經過50年的辦學,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研究生教育發展迅速、其他各類教育齊全的多層次培養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辦學格局與育人體系。學校現有52個本科專業,在校全日制學生近26000人。專業結構具有鮮明的為國家交通、電力、水利等基礎產業服務的特色和相對優勢。
中文名
長沙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實驗教學中心
所    在
長沙理工大學
專    業
土木工程
國    別
中國

長沙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實驗教學中心基本簡介

長沙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實驗教學中心 [1]  依託的我校學科平台和教學平台主要包括:“交通運輸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道路與鐵道工程”和“橋樑與隧道工程”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土木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道路與鐵道工程”和“橋樑與隧道工程”2個省部級重點學科,以及“公路工程實驗室”等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建築材料實驗室”等2個省級基礎課示範實驗室、“土木工程”國家級特色專業

長沙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實驗教學中心發展歷史

中心的建設與發展經歷了以下4個階段:
1.早期建設階段(1978-1995年)——具備了滿足實驗教學要求的基本條件。
1978年,成立了建築材料實驗室、土力學實驗室、測量實驗室;
1982年,成立了路基路面工程實驗室、橋樑工程實驗室;
1991年,成立了結構試驗室。
2.全面建設階段(1995年—2003年)——實驗室進入交通部、湖南省重點實驗室行列,所依託學科被評為湖南省重點學科。
1995年,自主研製了國內首家道路直線式加速加載試驗系統;
1999年,“道路工程實驗室”立項為交通部重點實驗室;
2001年,“道路與鐵道工程”和“橋樑與隧道工程”立項為湖南省“十五”重點學科,驗收結論均為“優秀”;
2002年,“測量實驗室”授牌為湖南省“雙基合格實驗室”;
2003年,“橋樑工程實驗室”立項為“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3.快速發展階段(2003年—2006年)——建立了湖南省示範實驗室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所依託學科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中心骨幹成員主持的教研課題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2年至2006年,建築材料實驗室、測量實驗室、土力學實驗室、道路實驗室、橋樑工程實驗室分別獲得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專項資金支持,支持經費達1162萬元;
2003年至2008年,《土力學》、《測量學》、《結構設計原理》、《路基路面工程》、《鋼結構基本原理與設計》評為湖南省精品課程;
2005年,“道路工程實驗室”立項為交通部“十一五”重點實驗室,並改名為“道路結構與材料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長沙)”;
2005年“測量實驗室”立項為“湖南省基礎課示範實驗室”;
2005年,以道路工程實驗室、橋樑工程實驗室為主體的“公路工程實驗室”立項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以實驗室建設和發展作為重要支撐平台,相關學科得到快速發展:
2003年,“道路與鐵道工程”和“橋樑與隧道工程”成為我校第一批博士學位授權點;
2005年,“道路與鐵道工程”所屬的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併成為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005年,中心成員鄭健龍教授主持“一般本科院校建設具有比較優勢和特色的土木工程專業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4.高水平建設校級土木工程專業實驗教學中心階段(2006年以來)——以中心為基地再次突破國家級獎項:國家級教學名師獎,國家精品課程,以及作為主持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6年,湖南省“十五”重點學科“道路與鐵道工程”和“橋樑與隧道工程”驗收為優秀後,繼續確定為湖南省“十一五”重點學科;
2006年,“建築材料實驗室”立項為湖南省基礎課示範實驗室;
2006年,整合原公路工程學院和橋樑與結構工程學院的6個實驗室(橋樑工程實驗室、道路工程實驗室、工程結構實驗室、建築材料實驗室、測量實驗室、土力學實驗室),成立校級實驗教學中心—土木工程專業實驗教學中心,並確立進一步深化實驗教學改革、爭創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建設目標;
2006年,中心主任張建仁教授主持的“混凝土橋樑施工期和使用期安全控制的關鍵技術”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07年,教育部在我校建設“道路交通安全及防災減災工程研究中心”;
2007年,中心骨幹成員李宇峙教授獲得“國家級教學名師獎”;
2007年,中心主任張建仁教授主講的《結構設計原理》評為“國家精品課程”;
2007年,“一般本科院校土木大類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獲教育部批准立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