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沙村

(海南省瓊中縣和平鎮下轄村)

鎖定
長沙原稱什密。黎語:什是田,密是菠蘿蜜。2019年12月31日,入選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 [1] 
中文名
長沙村
外文名
changsha village
地理位置
位於和平鎮南部
人口數量
80 人
耕地面積
114畝

長沙村地理環境

長沙村。長沙原稱什密。黎語:什是田,密是菠蘿蜜。意含田邊種有菠蘿蜜樹,得名。剮名公車田。明清年代什密有官署駐軍營汛,公車是官署,公車田是官田故名。解放後更名長沙村。 [2] 

長沙村歷史沿革

明弘治十七年( 1504)蔦鴣啼峒(今長沙、長興地區)鄭那忠造反,殺督備指揮谷泰。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兵備道派兵捕殺長田峒(今吊羅山鄉)民。峒民反,激戰長沙營,百餘峒民被殺。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長沙營汛駐兵30名,由外委帶管。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陳忠明、陳忠清、王高山、王打文在太平峒長沙地區率眾造反,馮子材率兵鎮壓,於1887年4月“平黎”直抵五指山仕階勒石“手闢南荒”。唐宋元明清軍民國初期,屬萬州、萬安軍、萬寧縣(今萬寧市)太平峒的鷓鴣啼峒。民國二十四年(1935)屬保亭縣第三區太平鄉長沙保,為公車田村。1946年12月改屬瓊崖東區專署陵(水)保(亭)特別區南和鄉長沙保,為什密村。1949年1月劃歸瓊中縣,屬第三區南和鄉長沙裏,為長沙村。1950年6月瓊中縣撤復歸保亭縣。1952年5月瓊中復縣再次劃歸瓊中縣,屬第三區太平鄉長沙裏,為長沙村。1954年長沙裏改稱長沙鄉,為長沙村。1958年9月成立和平人民公社,屬長沙大隊,為長沙村生隊。1983年屬和平區公所長沙鄉,為長沙村。1986年改區公所為鄉、鎮,屬和平鎮長沙村民委員會,為長沙村民小組。1988年6月改稱長沙管理區,為長沙村民委員會。1995年8月複稱長沙村民委員會,為長沙村民小組。1997年6月從和平鎮析出成立長興鄉,屬長沙村民委員會,為長沙村民小組。2002年8月長興鄉撤復歸和平鎮,屬長沙村民委員會,為長沙村民小組至 今。隸屬和平鎮長沙村民委員會。 [2] 

長沙村地理概況

長沙村位於和平鎮南部。耕地面積114畝。境內東南部高山,長沙河由南往北從村莊東邊流過匯入乘坡河牛路嶺水庫。長沙村總人口80人。主要農作物:橡膠、檳榔、益智。長沙村距鎮府乘坡墟20公里,長沙村委會駐長沙村。1997年6月至2002年8月,長興鄉人民政府駐長沙村。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