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江大學

鎖定
長江大學(Yangtze University),位於湖北省荊州市,為湖北省重點建設的骨幹高校,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湖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共建高校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共建高校,湖北省教育廳與荊州市共建高校,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1] 
長江大學於2003年5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江漢石油學院、湖北農學院荊州師範學院、湖北省衞生職工醫學院合併組建而成。原江漢石油學院的前身為1950年創辦的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1978年開始舉辦普通本科教育,隸屬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從2000年起,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劃轉湖北省管理;原湖北農學院、荊州師範學院、湖北省衞生職工醫學院分別始建於1977年、1936年、1951年。
截至2024年2月,學校佔地面積5118畝,校舍建築面積108.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33.5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8.39億元,圖書館紙質藏書434萬冊;有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有65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3055人,全日制普通本專科生34290人,全日制博士、碩士研究生7582人,來華留學生348人。 [2] 
中文名
長江大學
外文名
Yangtze University
簡    稱
長大(YangtzeU)
創辦時間
2003年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學校類別
綜合類
學校特色
省屬重點本科高校
省部共建高校(2012年)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2012年)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2年)
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12年) 展開
學校特色
省屬重點本科高校
省部共建高校(2012年)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2012年)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2年)
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12年)
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14年) 收起
主管部門
湖北省
現任領導
王建平(黨委書記)
劉勇勝(校長) [18] 
本科專業
65個
碩士點
3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2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
博士點
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3個
院系設置
25個學院(部) [24] 
校    訓
長大長新
校    歌
《長江之歌》
地    址
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南環路1號(本部校區)
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蔡甸街大學路111號(武漢校區)
院校代碼
10489
主要獎項
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3項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截止2016年1月)
知名校友
王鐵冠
桂世鏞
雪克來提·扎克爾
李百鍊

長江大學歷史沿革

長江大學前身溯源

●江漢石油學院
1950年,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創辦,系新中國成立後創建的第一所石油學校。原校址在北京定福莊(現北京廣播學院校址)。
1954年,學校更名為北京石油地質學校。
1965年,學校遷往大慶,易名大慶石油地質學校。
1972年,學校遷校荊州,改名為江漢石油地質學校。
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改名為江漢石油學院。
2000年起,學校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劃轉湖北省管理。
●湖北農學院
1977年,華中農學院荊州分院創建。
1985年,學校改名為湖北農學院
1989年,經國家教委批准為普通本科院校。
●荊州師範學院
1936年12月,湖北省第四簡易師範學校創建。
1978年,成立荊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1999年,經教育部批准改建為荊州師範學院
●湖北省衞生職工醫學院
1951年,湖北省沙市衞生學校創建。
1977年,湖北沙市衞生學校升格為武漢醫學院荊州分院。
1984年,學校更名為湖北省衞生職工醫學院。

長江大學合併建校

長江大學
長江大學(9張)
2003年5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江漢石油學院、湖北農學院荊州師範學院、湖北省衞生職工醫學院合併組建長江大學。 [29] 
2006年,學校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2010年10月3日,長江大學舉行組建8週年暨石油教育60年、農學教育33年、師範教育74年、醫學教育59年慶典。同年,湖北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簽署協議,共建長江大學。
2011年,長江大學武漢校區建成。同年,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2012年4月,國家農業部與湖北省人民政府決定共建長江大學。12月,入選教育部衞生部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同年,學校被列為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1]  [3] 
2022年9月21日,長江大學人工智能科研平台正式揭牌。 [13] 
2023年4月4日,長江大學大學生藝術美育中心成立。 [17] 

長江大學辦學條件

長江大學院系專業

截至2024年2月,學校設有25個學院(部),開設65個本科招生專業(類),學科專業涉及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大學科門類。 [2]  [24] 
長江大學院系專業一覽表
學院(部)
本科專業
漢語言文學、廣播電視學、歷史學(師範類)、網絡與新媒體
英語、商務英語、日語(語言、商務)
音樂表演(聲樂表演、鋼琴表演、器樂表演、作曲)、音樂學(師範類)、舞蹈學(師範類)、美術學(師範類)、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
教育學(師範類)、學前教育(師範類)、體育教育(師範類)、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應用心理學
經濟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農林經濟管理、物流管理
法學、社會工作(含司法社工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師範類)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類)、數據計算及應用
物理學(師範類)、量子信息科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化學(師範類)、應用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功能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化學工程與工藝、環境工程(水處理、環境監測)
生物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含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食品質量與安全(營養及檢測技術)、生物工程(含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業設計(智能化產品)、機器人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通信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智能感知)、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含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人工智能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軟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聯網工程
土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築學、城鄉規劃、智能製造
地球化學(資源、環境)、水文與水資源工程、環境生態工程
地球物理學、勘查技術與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資源勘查工程(含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地質學、地理信息科學、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
石油工程(含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油氣儲運工程、海洋油氣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農學、植物保護、農業資源與環境
園藝(含教育部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園林、風景園林、智慧農業
動物科學(動物生物信息與大數據)、動物醫學(含國家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水產養殖學(含國家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
臨牀醫學(含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中西醫臨牀醫學、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護理學
廣播電視編導(藝術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產品設計、數字媒體藝術
參考來源: [4] 

長江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2月,學校現有教職工3055人,專任教師1928人。專任教師中,教授364人,副教授819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096人。獲批國家、省部級人才項目、專家稱號人選293人,其中國家級人才、專家51人。現有博士生導師151人,碩士生導師1217人,兼職博士生導師64人,兼職碩士生導師868人。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5個省級教學團隊。 [2] 
類別
名單
全國優秀教師(部分)
張忠家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方守國、李曉方、張友軍、張敏、張昌民、何幼斌、郭海敏
國家級教學團隊
《沉積岩石學》精品課程教學團隊、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省級教學團隊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教學團隊、石油工程專業教學團隊、地球物理測井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注:名單不全

長江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長江大學 長江大學
截至2024年2月,學校有6個國家特色專業、11個湖北省品牌專業,25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4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9個專業入選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7個國家級、省部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已建成10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和2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有88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24門省級精品課程、10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4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獲批1項國家級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項目。 [2] 
類別
名稱
國家級特色專業
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石油工程、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
湖北省品牌專業(部分)
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地球物理學、地質學、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動化、網絡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園林、臨牀醫學、護理學、會計學、漢語言文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應用化學、生物技術、土木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石油工程、植物保護、物流管理、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資源勘查工程、農學
湖北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金融學、會計學、教育學、商務英語、化學工程與工藝、地質學、網絡工程、園藝、園林、水產養殖學、臨牀醫學、護理學、法學、思想政治教育、英語、歷史學、地理信息科學、地球物理學、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油氣儲運工程、建築學、農業資源與環境
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
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生物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植物保護、應用化學、自動化、地理信息科學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資源勘查工程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信息工程、石油工程、會計學、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應用化學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地震勘探原理》《探究癲癇模型小鼠認知功能障礙行為學虛擬實驗》《生命長江》《高等數學A》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沉積岩石學》《生產測井原理》《地震勘探原理》
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
《力學》
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
《透視地下油藏—找尋石油的地震方法》《楚文化漫談》
省級精品課程
沉積岩石學、無機及分析化學、中國當代文學、高等數學、畫法幾何與工程製圖、光學、大學物理、混凝土結構、感測技術、生產測井原理、數字信號處理、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大學物理實驗、普通遺傳學、單片機原理與應用、信號與系統、地震勘探原理、油藏物理、力學、醫學免疫學、統計學、化工原理、油藏工程基礎、鑽井工程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特種水產養殖學、大學物理、信號與系統分析、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畫法幾何與工程製圖、混凝土結構、生產測井原理、大學物理實驗、沉積岩石學、地震勘探原理
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
母嬰及兒童護理、楚文化漫談、用光記錄世界 [5]  [12]  [15] 
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等級
名稱
國家級
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省級
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
油氣勘探開發實驗教學中心
臨牀技能實驗教學中心
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基礎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機械工程實訓中心
土木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經濟管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英語語言學習示範中心
  • 教學成果
截至2024年2月,學校獲國家和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獎26項。 [2] 

長江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4年2月,學校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3個相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4個“十四五”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羣,2個“十三五”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羣,16個“十二五”省級重點學科和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植物學與動物學、農業科學、地球科學、臨牀醫學、化學等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1%。 [2] 
類別
名稱
“十四五“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羣
油氣勘探、農產品綠色高效生產、綠色化工與清潔能源、油氣智能裝備
“十三五”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羣
石油天然氣、綠色農業
省級重點學科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作物學、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機械工程、農林經濟管理、物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省級重點(培育)學科
植物保護、風景園林學、臨牀醫學、水產、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地球物理學、土木工程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作物學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作物學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應用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體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生態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建築學、風景園林學、作物學、園藝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畜牧學、水產、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 [22]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法律、社會工作、教育、體育、翻譯、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土木水利、生物與醫藥、農業、獸醫、風景園林、臨牀醫學、護理、工商管理、會計、藝術 [2]  [6]  [23] 

長江大學交流合作

截至2024年2月,學校與國內55家大型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和160個縣級以上政府、地方企業建立了校企(地)合作關係,是全國產學研合作教育示範單位,湖北省石油學科研究生創新基地。學校發起成立“一帶一路”語言服務國際化人才培養校企合作聯盟,加入中國-中東歐國家高校聯合會等12個大學聯盟,先後與美國、英國、愛爾蘭、韓國、日本、俄羅斯、澳大利亞、捷克等國家的百餘所院校機構建立了實質性合作關係,常年開展學生互派,學者互訪和聯合科研等交流合作。學校與愛爾蘭香農理工大學合作舉辦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教育項目,與捷克赫拉德茨—克拉洛韋大學共建毒理學聯合實驗室,與韓國首爾大學、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共建中韓加園林植物資源利用與種質創新中心,與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共建澳中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等國際聯合科研平台,是國家留基委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實施單位。學校被批准為教育部招收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高中畢業生高校,具有招收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CSC)資格,設有HSK(新漢語水平考試)考點,在校留學生來自美國、法國、加拿大、俄羅斯、哥倫比亞、印度尼西亞、巴西、摩洛哥、巴基斯坦、尼泊爾、加納、巴布亞新幾內亞等五大洲69個國家。 [2] 

長江大學學術研究

長江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2月,學現校有國家級、省部級各類科研教學平台、教學實訓機構81個。擁有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與處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油氣鑽井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能源稠(重)油開採研發中心、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等6個國家級科研平台;電工電子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等2個國家級雙創教育平台;油氣資源與勘探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濕地生態與農業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非常規油氣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等3個教育部科研平台;長江中游作物綠色高效生產重點實驗室等3個農業農村部科研平台;澇漬災害與濕地農業、油氣鑽採工程、油氣地球化學與環境等3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湖北省腫瘤個體化診療臨牀醫學研究中心等20個省級科研平台;荊楚文化研究中心、湖北長江經濟帶區域發展研究中心等5個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中石油油氣地球化學重點實驗室、中石油測井重點實驗室等8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企業重點實驗室;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研究開發中心等6個湖北省校企共建研發中心;湖北省非常規油氣開發化學流體企校聯合創新中心等14個湖北省企校聯合創新中心;9個湖北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湖北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4個湖北省實習實訓基地;21個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 [2] 
2016年,學校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設立長江大學西部研究院。 [7] 
省部級科研平台
級別
科研平台
省部級科研平台
油氣資源與勘探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濕地生態與農業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非常規油氣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澇漬災害與濕地農業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油氣鑽採工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主要糧食作物產業化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
湖北省油氣儲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油氣鑽完井工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黃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黃鱔繁育及養殖湖北省工程實驗室
濕地農業湖北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湖北省新農村發展研究院(長江大學)
石化及環境工程研發推廣中心
石油與化工機械研發推廣中心
湖北省病蟲害預警與調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企業重點實驗室
中石油油氣地球化學重點實驗室(長江大學重點研究室)
中石油測井重點實驗室(長江大學重點研究室)
中石油油氣儲層重點實驗室(長江大學重點研究室)
中石油物探重點實驗室(長江大學重點研究室)
中石油鑽井工程重點實驗室(長江大學防漏堵漏技術研究室)
中石油採油採氣工程重點實驗室(長江大學研究室)
中石油HSE重點實驗室(長江大學研究室)
中石油氣舉試驗基地(長江大學多相管流實驗室)
與其他高校、企業合作共建實驗室
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與處理國家重點實驗室(長江大學研究室)
國家能源稠(重)油開採研發中心(長江大學研究室)
淡水漁類種質資源與生物技術農業部重點開放實驗室
緊缺礦產資源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
淡水水產健康養殖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
生豬健康養殖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
微生物採油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油氣鑽井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長江大學防漏堵漏技術研究室) [19] 
校級科研機構
序號
機構名稱
掛靠單位
成立時間
1
長江大學生物醫藥研究所
生科學院
2014年
2
長江大學作物多基因型種羣育種技術中心
農學院
3
長江大學昆蟲研究所
農學院
4
長江大學鱔鰍研究所
動科學院
5
長江大學作物富硒應用技術研究所
農學院
6
長江大學作物抗逆技術研究中心
農學院
7
長江大學楠木種質資源評價及創新中心
園林學院
8
長江大學黑豬研究所
動科學院
9
長江大學荊楚特色食品研發中心
生科學院
10
長江大學根系生物學研究所
園林學院
11
長江大學神經網絡與腦疾病調製實驗室
醫學部
12
長江大學臨牀分子免疫研究中心
醫學部
13
長江大學遺傳與生殖研究所
臨牀醫學院
14
長江大學兒科研究所
臨牀醫學院
15
長江大學石油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
經管學院
16
長江大學翻譯研究中心
外語學院
17
長江大學預備役部隊心理教育訓練研究中心
教體學院
18
長江大學藝術創作研究中心
藝術學院
19
長江大學社會救助研究中心
法學院
20
長江大學江漢平原農村經濟研究所
經管學院
21
長江大學體育教育研究中心
教體學院
22
長江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
教體學院
23
長江大學社會發展哲學研究所
馬列學院
24
長江大學機械結構強度與振動研究所
機械學院
25
長江大學油氣田應用化學研究中心
化工學院
26
長江大學油氣田環境保護研究所
化工學院
27
長江大學結構工程與防災研究所
城建學院
28
長江大學應用物理與信息技術研究中心
物電學院
29
長江大學岩土力學與工程研究中心
城建學院
30
長江大學地熱資源開發研究所
機械學院
31
長江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
數學學院
32
長江大學油氣鑽完井工具研究中心
機械學院
33
長江大學油氣資源與環境研究所
資環學院
34
長江大學沉積盆地研究中心
地科學院
35
長江大學測井研究院
地物學院
36
長江大學分析測試研究所
資環學院
37
長江大學油藏地球物理研究中心
地物學院
38
長江大學數字油田研究中心
地科學院
39
長江大學重磁電勘探研究中心
地物學院
40
長江大學海洋深水石油天然氣開發研究所
油工學院
41
長江大學楚文化研究院
人文學院
2015年
42
長江大學國際水生態研究院
資環學院
43
長江大學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
經管學院
44
長江大學水生經濟動物研究中心
動科學院
45
長江大學錄井工程與技術研究院
計科學院
46
長江大學肛腸外科研究所
醫保中心
47
長江大學BIM技術中心
城建學院
2016年
48
長江大學鴕鳥研究所
動科學院
49
長江大學植物生態與環境修復研究所
園藝學院
50
長江大學東學西漸國學研究與傳播中心
人文學院
51
長江大學非常規油氣綠色開發研究所
非常規油氣中心
52
長江大學食藥用真菌研究所
資產公司
53
長江大學廉潔建設研究中心
馬列學院
54
長江大學先進材料與器件研究中心
物電學院
2017年
55
長江大學新能源電池研發中心
化工學院
56
長江大學農藥研究所
農學院
57
長江大學麋鹿健康與生境研究中心
農學院
58
長江大學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研究所
園林學院
59
長江大學智能材料與結構健康監測技術研究中心
電信學院
60
長江大學智能電網控制技術研究中心
電信學院
61
長江大學油氣信號與信息處理研究中心
電信學院
62
長江大學風濕病研究所
醫學部
63
長江大學精神衞生研究所
醫學部
64
長江大學慢病中西醫防治研究所
醫學部
65
長江大學荊州市地方立法與實施研究中心
法學院
2019年
66
長江大學企業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
經管學院
67
長江大學荊楚體育文化研究中心
教體學院
68
長江大學公文寫作研究中心
人文學院
69
長江大學園藝植物研究院
園林學院
70
長江大學血液病研究所
醫學部
71
長江大學南方複雜非常規油氣地質與工程實驗室
地科學院
2020年 [20] 
72
長江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
電信學院
73
長江大學食品研究院
生科學院
74
長江大學動物源性疫病監測與畜禽種質資源實驗室
動科學院
75
長江大學西藏高原核桃產業研究所
園林學院
76
長江大學中華鱘病害研究所
動科學院
77
長江大學微納光子材料與器件實驗室
物電學院
78
長江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
科技處

長江大學科研成果

長江大學
長江大學(4張)
截至2024年2月,近3年來,學校共主持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346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35項,國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23項,並在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重點項目上獲得突破。獲國家和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獎26項。出版學術專著78部,發表高水平論文3589篇。近5年來,獲國家、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50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 [2] 

長江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3年5月,學校圖書館紙質藏書434萬冊,全文電子期刊3.9萬種,全文電子圖書151萬冊,各類中外文數據庫67個;其中,中文文獻數據庫主要有中國知網數據庫、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萬方醫學網、超星讀秀知識庫、超星移動圖書館、SpiScholar學術資源在線、博看期刊數據庫、EPS數據平台、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科學引文數據庫(SCD);外文文獻數據庫主要有Springer電子期刊、ScienceDirect、Engineering Village、PQDT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Science Online、Nature、SCIE、ESI、InCites、EBSCO(ASP+BSP)、SPE OnePetro、Emerald、Wiley、新學術外文電子期刊閲覽室;多媒體資源主要有新東方多媒體學習庫、暢想之星光盤數據庫、起點考試平台、起點考研網;文獻傳遞系統主要有國家工程技術數字圖書館(NETL)、SpiScholar學術資源在線、超星讀秀電子書傳遞、萬方外文文獻傳遞、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CASHL)、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等。此外,圖書館還自建了以視頻動畫為特色的“院系學科數字資源服務平台”,初步整理了石油工程、電子信息、管理等學科的核心期刊、專業圖書、博碩士論文、教學視頻等資源,進一步豐富了該館的特色館藏資源。該館是CALIS(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的C級成員館,與全國多家高校圖書館建立了館際互借和資源共建共享關係。 [8] 
  • 學術期刊
1.《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
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由長江大學主辦,是社會科學總論類綜合性學術期刊,該刊主要刊登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具有科學性、創造性和前瞻性的論文。特色欄目:神話學與神話資源轉化研究、荊楚文化研究、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該刊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期刊源,《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入編期刊。同時,該刊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羣》《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等全文收錄。
2.《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長江大學學報
長江大學學報(2張)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由長江大學主辦,以理工上旬刊、石油中旬刊、農學/醫學下旬刊形式出版。理工上旬刊主要刊登數值方法研究、數理科學與應用、化學工程與技術、計算機科學、電子信息工程等方面的學術論文;石油中旬刊主要刊登石油天然氣地質、石油天然氣勘探、石油天然氣工程等方面的學術論文;農學下旬刊主要刊登農學、植物保護、土壤農化、濕地研究、園林園藝、環境科學和農業經濟等學科的學術論文;醫學下旬刊主要刊登基礎醫學、臨牀醫學、預防醫學等方面的學術論文。該刊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入編期刊,同時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羣》、《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等全文收錄。 [9] 

長江大學文化傳統

長江大學學校標識

  • 校徽
校徽 校徽
長江大學校徽以長江大學組建時落成的主教學樓為主體圖案,做為長江大學的標誌,其形狀為“一體兩翼”,象徵長江大學以教學為中心,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協調發展。校徽校標主體色彩為藍色和綠色。上方為藍色,代表藍天;下方為綠色,代表綠地;中間為教學主樓,藍天綠地與教學主樓渾然一體,象徵天地人的和諧統一。同時綠色又寓意勃勃生機,天藍色寓意前景廣闊,深藍色寓意嚴謹理性。
校徽中主樓頂端的鑽塔象徵石油學科,是長江大學優勢學科的代表,同時又寓意長江大學蓬勃向上,追求卓越的志向;下方寬闊的綠地既代表農業科學與技術學科,又代表了長江大學雄厚的學科基礎和寬廣的學科羣。校徽外觀由四個同心圓形成環帶,環繞長江大學中英文標準字樣,寓意長江大學由四校合併,體現四校同心,共創美好明天。 [25] 

長江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長大長新
“長”(cháng)的含義:一是時間概念,即長久、永恆之意。二是空間概念,指兩端之間距離大,與短相對;指高,與矮相對;指遠,與近相對,引申為寬闊、宏大和高遠。三是指擅長、特長。在讀作“長”(zhǎng)時,則有生長、增進和撫育、培育之含義,《詩經·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還有重視、崇尚之意,《尚書·牧誓》:“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
“大”的含義:大與小相對,有品位、層次、程度之意,還有尊重、讚美、美好之意。在此指大學、大學生、大學者、大學問、大志向、大境界。蔡元培言:“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梅貽琦言:“大學者,非大樓之謂也,乃大師之謂也。”學校要堅持不懈地培養大學生,造就大學者,追求大學問。大學生、大學者要做大學問,關鍵在於要有大志向,有志者事競成。大學問會使學生、學者們的精神昇華到大境界,從而會促進學校的品位昇華到大境界。
校訓:長大長新 校訓:長大長新
“新”,在此指創新、納新、維新。《大學》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又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在大學要容納新思想、新文化、新的科學技術,兼收幷蓄,博採眾長;不斷創造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成果;並以其博大的胸懷與寬容來維護、呵護學者的成長、學術的發展;在學術上創新,在學者裏扶持新,在學生中育新。大學要有納新的胸襟,創新的追求和維新的智慧,才能經久彌新。
長大長新,其簡明釋義為“長江大學,歷久彌新;培育大志,崇尚創新。”
  • 校風
求實、進取、創業、報國
求實:實事求是,誠實守信。實就是指真實、實際、果實、誠實。辦學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注重實效;治學要理論聯繫實際,尊重科學,追求真理,不斷取得成果;育人要誠實,説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
進取:自強不息,開拓進取。進取是楚文化“和衷共濟,發憤圖強”精神的濃縮,是長江“奔騰不息、百折不回”精神的凝鍊。意在倡導師生修身治學,在成長成才、追求真理、建功立業等方面百折不撓,超越自我,永遠向前。
創業:學以致用,開創事業。創業既是一種精神,又是一種行動;既是學校走過的歷史,也是學校發展的現實。用創業精神發展各項事業,培養具有創業能力的人才是學校的長期任務。
報國:獻身事業,報效祖國。報國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實現人生價值的舞台。意在倡導師生勤奮學習,努力工作,建功立業,服務社會,報效祖國。
  • 校歌
長江大學合併組建前,原江漢石油學院校歌由著名作家、詩人魏巍作詞,音樂指揮家唐江作曲,是學校無形的文化資產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2023年8月,經學校校長辦公會、黨委常委會會議研究決定,在尊重原詞、原曲的前提下,將《江漢石油學院校歌》歌詞稍作改動後形成《長江大學校歌》。 [26] 
校歌 校歌

長江大學學生活動

2015年4月,由長江大學學工處舉辦,長江大學大學生自律委員會、長江大學國旗護衞隊、長江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承辦的“411”彩虹跑在長江大學東校區舉行。
校園景色
校園景色(25張)
2015年11月,長江大學第十屆定向越野大賽在東校區田徑場成功開展。賽前有來自長江大學大學生藝術團SEP街舞社的賽前表演。賽上舉行了各種各樣的特色遊戲,例如盲人投籃、鉛筆特工、養生足療、移動城堡、打破引力等。
2015年12月,長江大學第十屆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訓班“紅歌嘹亮,青馬飛揚”2016元旦晚會在南苑小禮堂隆重舉行。校團委書記周杰、副書記沈謙出席該次晚會,來自全校各學院的學生觀看了晚會。
2016年3月,長江大學學生會和長江大學大學生社團聯合會的友誼籃球賽在西校區一食堂前的籃球場內舉行。最終,校學生會以52:46的微小優勢贏得了比賽。
2016年6月,長江大學第五屆“杏林杯”臨牀專業基本功大賽成功舉行,此次臨牀專業基本功大賽分為臨牀技能操作大賽和臨牀理論知識競賽兩個部分。競賽分為選手必答題,選手搶答題,案例分析題,觀眾回答題,觀眾搶答題五個部分。比賽內容涉及診斷學、外科學、兒科學知識。

長江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校長
黨委副書記
劉勇勝、杜國鋒敖廷華
副校長
杜國鋒、毛精華呂一兵江厚順
紀委書記
校長助理
黨委常委
王建平、劉勇勝、杜國鋒、敖廷華、呂一兵、劉靖君、江厚順、李應軍江萬哲
資料來源: [21] 

長江大學知名校友

姓名
職務/成就/事蹟
第九屆、十屆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科學院院士
原石油部副部長、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原西南石油學院院長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人民政府黨組書記、主席,現任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16] 
原國務院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委員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中國石油學會物探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中國聲學學會和中國物理學會理事、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博士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首批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
湖北省第十屆政協主席、黨組書記,中共十七屆中紀委委員
趙業榮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高級技術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副總地質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石油學會油氣運移學組組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馬新華
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總經理
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總經理、新疆石油管理局局長
李愛民
中石油川慶鑽探公司黨委書記
上海神開石油化工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石油集團公司前總經理(2015年3月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長江大學“10.24”見義勇為、捨己救人大學生英雄集體、10·24英雄集體 [10]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協和醫院副院長、衞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胡素雲
1986年畢業於江漢石油學院石油地質專業,現任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總地質師,2019年獲得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11] 
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14]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30] 

長江大學所獲榮譽

2013年6月,長江大學獲湖北省農校對接工作先進高校。 [27] 
2022年3月,長江大學校團委獲2021年度全省共青團工作先進單位。 [2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