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柄斧

鎖定
長柄斧是古代兵器,武術器械之一。是一種以砍劈為主的兵器。初為生產工具。遠在舊石器時代,原始人就懂得用帶刃的石塊,縛以木柄作砍伐器使用。
中文名
長柄斧
類    型
古代兵器

長柄斧武器介紹

逸雅》載:“斧,甫也,凡將制器始用斧伐木矣。”後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先後改用銅製和鐵製。從殷墟出土的兵器來看,斧鉞在商代已是重要的兵器之一,作為神兵器或刑具,用於砍殺。《漢書·王訴傳》載:“肅衣御史暴勝之使持斧逐捕盜賊。”斧在秦漢時已成為有代表性的武器。據《三國志》載:“延繡及其將帥置酒高會,太祖行酒,韋持大斧立後,刃經天。”從出土的“斧車畫像磚”也可以看出:一馬拖乘兵車,不巾不蓋,車上樹立了一大鉞斧,加上飾彩,非常威武,車上左右各坐一人,並有二柄戟,斜出車廂之後。可見,斧在當時是頗受重視的兵器。斧的形狀:斧口一般呈弧形,似新月(也有呈正方形的),闊薄而鋒利,向後漸狹而加厚,最後端呈方形,稱為“斧腦”。 [1] 
斧分為長柄斧和短柄斧兩種。長柄斧在古時多為馬將用的重兵器,有“祥手宣花斧”、“開山斧”、“偃月斧”、“金蘸斧”等。《武經總要》中記載的闊刃大斧,裝有長柄,有各種不同的名目,有開山、靜燕、日華、無敵、長柯等,其形狀大抵相似。短柄斧有單、雙斧之分,為古時步兵所用。因形狀扁寬似板,也稱為“板斧”。短柄斧是由長柄斧演變而成的,斧身一面為扇形刃,闊13釐米,鋒利;另一面為長方形,稱斧背,上有豎孔、安裝斧柄,柄長0.5米左右。使用時兩手各持一斧,稱“雙斧”。舞動起來粗獷,豪壯。

長柄斧基本技法

斧的基本技法有:劈、剁、摟、抹、雲、片等。此外,斧還有鈎掛的擊法,因斧背有鈎和斧端有刺,使用時既能鈎拉,又能直刺。其招式有“翻身跳掄劈”、“上步平掄”、“馬步橫抹”、“二郎擔山”、“三花蓋頂”等。《十八般武藝全書·板斧法》解釋:“二郎擔山,……將斧口從左斜上方,向後擲去,斧柄貼背成斜形,斧頭朝右下,斧口向後,然後移握斧之右手於下方,接住斧柄,成提斧勢。”“三花蓋頂,此專攻人上盤頂門之勢。……轉身起花,左右各三匝,待末次之花至正面時,轉手向前砍下。砍至與自己膝平為度。如敵用械來格,則下逼之。如敵閃避,則收斧變法”。此外,還有“隻手飛”、“老馬奔槽”、“殺斧”、“衝捶”、“老漁撒網”、“虎尾剪”、“宕捶”、“攔腰錘”、“獅子大張口”、“秋風掃葉”、“枯樹盤根”、“獨劈華山”、“餓虎撲羊”、“橫江飛渡”等。武術套路中仍保留有長柄斧、雙斧及兩手各持一械的“鴦鴦鉞”等。斧譜曰:“輪開一柄斧,鉞斧有陰陽,何處才顯名,斧劈老君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