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春黃金研究院

鎖定
長春黃金研究院始創於1958年,是中國惟一專門從事黃金工業基礎理論研究與工程技術開發的國家級科研機構。國家金銀及製品監督檢驗中心、全國黃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中國黃金集團技術中心、中國黃金環境監測中心掛靠在長春黃金研究院,《黃金》雜誌社也設在內。 [1] 
中文名
長春黃金研究院
成立時間
1958年
院所性質
黃金國家級科研機構
院所地址
吉林省長春市南湖大路6760號

長春黃金研究院歷史沿革

吉林省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試驗所(1958年5月2日)
吉林省冶金局試驗所(1958年6月12日)
吉林省有色金屬礦山試驗所(1962年11月29日)
吉林省有色金屬研究所(1964年3月7日)
長春黃金研究所(1965年4月16日)
吉林省冶金研究所(1971年)
冶金工業部長春黃金研究所(1979年9月20日)
國家黃金管理局長春黃金研究所(1989年12月20日)
冶金工業部長春黃金研究院(1995年4月15日)
長春黃金研究院(2003年9月10日)
長春黃金研究院有限公司(2017年12月29日) [2] 
在黃金行業歷次重大的技術升級和技術創新中,研究院都提供了全面的技術支撐。歷經61年的磨礪與技術創新,研究院在黃金行業中形成了獨有的技術優勢:
採礦技術方面,在薄與極薄礦脈的精細化高效開採和緩傾斜中厚難採礦體的安全高效採礦,破碎礦體圍巖質量分級與加固,採空區治理與殘礦回收,地下礦山節能有序可控通風研究及複雜通風系統優化,深井礦山地壓控制與降温技術等方面都有強大的技術優勢 [1] 
選冶工藝技術方面,在難處理金礦石的提取工藝方面,儲備了生物氧化、焙燒氧化、熱壓氧化、環保提金等新工藝技術,並具備了系統化研究手段和方法。已推廣應用了生物氧化—氰化提金工藝和原礦沸騰焙燒提金工藝兩項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範成果(也是黃金行業目前唯一的兩項)。在難處理金礦資源選冶技術實驗研究與工程化方面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在多金屬資源精細化選礦和高效綜合利用技術方面具有突出的技術優勢。
環保技術方面,針對黃金工業特徵污染物開展綜合治理達標排放技術和循環利用技術研究,針對黃金採選冶過程中產生的生態環境破壞開展生態修復技術研究,並形成了由源頭消減、過程控制、循環利用、深度處理、風險防範、應急處置、清潔減排、生態修復等組成的環保綜合核心技術體系,為黃金行業的綠色、持續發展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駕護航。檢測資質範圍涵蓋了黃金、有色金屬、貴金屬珠寶及環境等多個領域。 [3] 

長春黃金研究院組織機構

長春黃金研究院管理團隊

黨委書記、董事長:高金昌
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鄭 曄
黨委委員、總工程師:張清波
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工會主席:郭樹林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石生鋼 [4] 

長春黃金研究院組織構架

公司組織機構圖
公司組織機構圖 公司組織機構圖

長春黃金研究院科研工作

長春黃金研究院技術隊伍

伴隨着中國黃金工業的發展,研究院已形成了科研機構配置齊全,技術手段先進的綜合研發體系,全院擁有地質、採礦、選礦、冶金、環保、巖礦、分析、機械製造、電氣、自動化、電子計算機應用等專業學科、技術涵蓋了黃金工業生產的全過程。

長春黃金研究院科研業績

在黃金行業歷次重大的技術升級中,該院都提供了全面的技術支持。如全泥氰化—炭漿工藝的研究及推廣;噴錨支護的研究與推廣;尾砂水力充填技術的研究與推廣;機械化削壁充填法在薄礦脈開採中的應用;硫酸燒渣提金技術;生物氧化—氰化提金技術;原礦焙燒—氰化提金技術;尾礦廢水回收金技術;難處理金礦資源、含金老尾礦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技術等等。開展了黃金行業前瞻性、關鍵性、共性技術難題的攻關工作,承擔了大量國家“九五”“十五”攻關計劃、“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大需求基礎研究(“973”)項目以及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項目等課題。 [1] 

長春黃金研究院院所文化

長春黃金研究院有限公司logo 長春黃金研究院有限公司logo
英文字母“C、G”組成:動態流、發展流、科技平台
C、G代表China Gold(中國黃金)和CGRI長春黃金研究院Changchun Gold Research Institute
標誌色彩為金色,代表財富。寓意長春黃金研究院鋭意創新、迅猛發展的趨勢和無限廣闊的前景。
企業宗旨:開拓創新,追求卓越
企業目標:面向未來,持續發展
企業精神:創新務實、團結奮進
企業作風:嚴格科學,求真務實
企業道德:誠實做人,誠信做事
人才戰略:尊重人才,關心人才,激勵人才,人盡其才
質量方針:科學管理,質量第一,顧客至上,誠信守約,技術創新,持續發展
企業形象: 人:勤于思考,積極創新,文明守信
環境:裝備精良、舒適優雅、民主和諧
產品: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精益求精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