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春觀

(武漢長春觀)

鎖定
長春觀,中國著名的道教場所之一,長春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大東門東北角雙峯山南坡,黃鵠山(蛇山)中部,觀內崇奉道教全真派,以其創始人重陽祖師弟子丘處機道號“長春子”命名。著名道教宮觀。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
中文名
長春觀
地理位置
武漢市武昌區武珞路269號
開放時間
全年 8:00-16:30;朔望日(農曆初一、十五)6:00-16:30 [6] 
建議遊玩時長
建議1-2小時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湖北省武漢市
適宜遊玩季節
春季和秋季
官方電話
027-88842090 88180809 [5] 

長春觀歷史沿革

長春觀建於元代,為丘處機門徒所建,以紀念其在元軍南下時“一言止殺”濟世救民之功德。
長春觀
長春觀(15張)
北宋期間,雙峯山建有元慶觀,嗣承江西閣皂符籙金丹教義,佈施於鄂州,為天師道揚,元初在此建長春觀。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和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曾進行維修和重建,咸豐二年(1852年)毀於戰火。
長春觀在明世宗年間就“仙真代出,為湖北叢林特著,屋宇間,道友萬數,香火輝煌”。觀內珍藏之全套明版《正統道藏》,新中國成立前是全國僅存四部之一。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著名音韻學者錢大昕慕名來長春觀閲查《道藏》,在來成樓寫下了《三洞旋華序》。當時的長春觀被譽為“江楚名區,道子云集之處,黃冠皈依之所”。
同治二年(1863年),龍門派十六代傳人何合春自武當山來此,發願重修長春觀。他得到官員和士紳的贊助,募得款項,仿明代建築模式,以斗拱純木結構重修三皇殿、紫微殿、玉皇閣、來成樓及殿後登山石級,使殿堂煥然一新,“廟貌森嚴,回覆舊觀。”
同治四年(1865)在北京白雲觀主持傳戒的大律師張耕雲,應長春觀監院之邀,不辭千里來觀開壇説戒。1925年,天門縣龍鎮出家的22代龍門正宗傳戒律師高嗣授與監院侯永德攜手開壇説戒,度弟子454人。黎元洪贈匾“大願圓滿”,蕭耀南贈匾“道岸同登”。
民國14年(1925年)侯永德任監院期間,得到督軍蕭耀南士族項竹坪的損資而修藏經閣。
武漢長春觀
武漢長春觀(5張)
1926年北伐戰爭中,北伐軍葉挺獨立團駐紮在長春觀,這裏成為前線指揮所。藏經閣、來成樓、三皇殿均遭炮彈擊損,後由省主席夏鬥寅出資恢復原貌。1931年,侯永德道長又謀得夏鬥寅的支持捐資,對道觀進行大規模的修繕,長春觀建築羣格局終於完成。新中國成立後,因修建武漢長江大橋,對原在黃鶴樓舊址的呂祖閣拆遷,遂由政府拔款,將呂祖閣的神像等遷入長春觀,並對長春觀進行維修。“文化大革命”中,長春觀受到衝擊,神像被搗毀,宗教活動被迫停止。1982年政府拔款,重修長春觀殿宇,重塑神像,1984年宗教活動得以恢復並對外開放。
該觀建於元代,為邱處機門徒所建,以紀念道教全真派北七真之一,龍門宗的創始人丘處機(公元1148年-1227,字通密,號長春子)在元軍南下時“一言止殺“濟世救民之功德。始稱“長春觀”。

長春觀景區榮譽

長春觀歷史悠久,道學淵源,被武漢市列為一級文物保護單位。不僅是一座道教修身養性、禮神朝真的宗教活動場所,也是處風景清幽、建築典雅的遊覽勝地。其歷史悠久,風景清幽,山勢峻美,福地洞天,就連遠在江西廬山歷史上也設有長春觀的下院。
2022年12月29日,中央統戰部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首屆全國宗教界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武漢市長春觀獲得全國宗教界先進集體稱號。 [7] 

長春觀建築佈局

長春觀
長春觀(8張)
前殿後廡門廊過道更臻於完善,形成一個分為左、中右三路依山勢而上、層層遞進的建築羣體,結構嚴謹,佈局得體。
中路主體建築為五進:靈官殿、二神殿、太清殿、古神壇、古先農壇,兩壇之間為“地步天機”和“會仙橋”。
右路為十方堂、經堂、大客堂、功德祠、大士閣和藏經閣等;左路為齋堂、寮堂、邱祖殿、方丈堂、世譜堂、純陽祠等。
主要建築為磚木結構,斗拱飛檐,樑柱欄板和殿內神龕的雕刻,細膩生動,精緻典雅,具有典型的湖北道教建築藝術特色。

長春觀靈宮殿

為長春觀山門,坐北朝南,紅牆黛瓦,額嵌磚雕,牌樓式殿面,洞開三門。殿內正中供奉王靈官像,兩側供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護法元帥。王靈官為道教護法神,司天上人間糾察之職,統領百萬天將神兵鎮妖伏魔,被玉皇大帝封為“都天糾察豁落先天主將”。老百姓稱其為:“三眼能觀天下事,一鞭驚醒世間人”。 [1] 

長春觀太清殿

重檐歇山,寶瓶壓脊,翹角舒翼,雕樑彩繪。殿內正中供奉道祖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左奉關尹子文始先生,右奉南華真人莊子。太上之道,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退藏於密者,清淨自然之修也,包羅萬象,先儒謂老君之學,合易經陰陽變化之理,故世間以老易並稱,其著作《道德經》為萬古明燈,大無不包,細無不微。老君聖號甚多,有太上道祖,無極老祖,三清道祖,道德天尊等等,與莊子合稱“老莊”,與黃帝合稱“黃老”,其道德理義為道教之根本和基石。 [1] 

長春觀財神殿

殿內正中供奉文武五路財神,分別為武財神趙公明、關聖帝君、文財神比干、西路進寶天尊蕭昇、北路納珍天尊曹寶、東路招財天尊鄧九公、南路利市天尊姚少司,兩側供奉福神祿神、壽神、喜神,每年正月初五為財神廟會,廣大善信上疏謁帝,頂禮膜拜,福、祿、壽、喜、財五神下降人間,賜福眾生。 [1] 

長春觀七真殿

內奉道教全真派創始人王重陽祖師的七位弟子,全真龍門派祖師丘處機真人,遇仙派祖師馬丹陽真人,南無派祖師譚處端真人,隨山派祖師劉處玄真人,嵛山派祖師王處一真人,華山派祖師郝大通真人,清淨派祖師孫不二元君。其中天仙狀元丘處機真人在重陽祖師的基礎上,開壇衍教,弘揚道法,發展和完善了全真理義,至今,全真教仍以龍門派為盛。每年正月十九日為“燕九節"(丘祖廟會)。 [1] 

長春觀鬥姥殿

亦稱甲子殿,殿內正中供奉先天鬥姥元君,為北眾星之母,四周環列六十甲子神,即值年太歲。鬥姥元君是先天元始女神,秉一氣玄元之象,應無極生太極,持日月兩輪,應陰陽象太極,四頭八臂應四象垂化,八卦演義。鬥姥有聖嗣久皇,上應天上九星。鬥姥掌日月以條例陰陽,執弧失以救劫消災,振法鈴以濟人度鬼,保命延生。主生殺禍福,為道體之象徵,道教奉鬥壇主神,曾化身於西天竺國,故亦稱靡利攴天大聖。六十太歲星君是眾生的具體保命護身神。 [1] 

長春觀呂祖殿

其中供奉道教八仙之一的呂純陽帝君,純陽帝君遇鍾離祖師於酒肆,授枕作黃粱夢,醒而悟,遂棄家,隨鍾離祖師至終南山修道,又受火龍真人天遁劍法,拜苦竹真君,傳日月交併之法,後上朝玉皇,自是隱顯變化不一,唯其誓願宏大,以沉浮獨世,行化度人,歷顯靈異。各地立廟祀之。元世祖封號為,純陽演正警化真君,元成宗加封為孚佑帝君。呂祖傳道於王重陽——馬丹陽等“全真七子”一脈相承,是為北宗也。 [1] 

長春觀三皇殿

樓閣式殿宇,本觀最高處,殿內供奉華夏人文始祖伏羲神農軒轅,左奉財神,右奉慈航道人觀音菩薩。樓上為玉皇閣,尊奉玉皇大帝
伏羲洞察萬物陰陽生剋制化之理,畫先天八卦,神農又稱炎帝,即火神,種食五穀,嘗百草,以獸骨做針,獸皮樹皮做衣,為華夏文明的先祖,古之醫生,農業的創始人。軒轅又稱黃帝,歷史上最早的皇帝,他推測曆法,教人興文字,作干支,創醫學。其著作《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的最早奠基文獻。 [1] 

長春觀王母殿

殿內供奉西王母,號太虛九光龜台金母元君,乃西華之至妙,洞陰之極尊,在昔啓迪玄功,生化萬物,為柔順之本,主陰靈之氣,理於西方,亦號西王母,元始天尊授以萬天統龜山九光之篆,制召萬靈,統括真聖,統諸天之羽儀,尊上聖,朝宴之會。天上地下,三界十方,女子登仙訪道者,鹹所隸屬,所居宮闕,崑崙玄圃,閬風之苑。昔黃帝大戰蚩尤時,授黃帝三官,五意,陰陽之略,太乙遁甲六壬,不罡之術,陰符之機,靈寶五符五勝之文,遂克蚩尤,而天下大定。道家尊王母為女仙之宗。王母殿兩側供奉九天玄女地母元君。 [1] 

長春觀松島

長春觀 石刻 長春觀 石刻
相傳古代,此地為湖汊,因多松樹而稱之為“松島”。楚地崇巫,甚有影響。故秦漢以後,此地有“先農壇”、“神祇壇”、“太極宮”之稱,即王侯祭祀天地、祖先之地。據傳道教始祖老子曾應弟子之邀赴廬阜“會五老”,到了江南鄂州即西轉而到湖港之鄉、雙峯山麓的長松島。人們為了紀念他,附會説此松島為長松島,建老子宮以示紀念。南宋的朱熹在他的《鄂州社稷壇記》中真實地記載了這塊風水寶地:“城東黃鵠山,廢營地一區。東西十丈,南北倍差,按政和五禮畫為四壇”。
元初時,全真龍門派創始人丘處機,號長春子,創道教十方叢林制度多次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封賞,掌管天下道教。於是丘處機便派弟子至荊湖之地的武漢創辦道教叢林,弟子為紀其事,在松島修建長春觀,祭奉長春真人。每年農曆正月十九為長春真人聖誕,長春觀要舉行隆重盛大的丘祖會,武漢民俗稱之為“迎春會”,也稱“燕九節”。《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為此作有《燕九竹枝詞》:“才是星橋又步雲,真仙不遇心如結”,描繪了這一盛會。明時楚昭王朱楨過生日,至黃鵠山的長春觀為其父朱元璋祈壽降香,取“長春觀”長春二字改此山為長春山。清詩人王柏心在《過長春觀鹿頻鍊師氣詩》中道:“山川俯迎劫灰餘,傑觀盍開閬苑居;紫府瓊台仍縹緲,亡都金闕故清虛”。乃言長春觀幾經戰火,幾經修復,歷史滄桑。

長春觀紫竹嶺

長春觀 長春觀
長春觀在三國時是一片茂密的竹林,被稱為“紫竹嶺”。“二十四孝”中孟宗“哭竹生筍”的故事就發生在長春觀旁的螃蟹甲。長春觀東院有孟宗祠是紀念此事的。志書中還言:“時有黃鶴飛騰於紫竹間”。長春觀旁的白鶴井有白鶴泉一口,是仙鶴們飲水之處。又稱呂仙煉丹井,(此井在五十年代修長江大橋後被封口,但仍存)

長春觀藏書

長春觀在明世宗年間就“仙真代出,為湖北叢林特着,屋宇間,道友萬數,香火輝煌”。觀內珍藏之全套明版《正統道藏》,解放前是全國唯一四部之一。著名的音韻學者錢大昕,在1774年(清乾隆三十九年)慕名而來長春觀閲查《道藏》,在來成樓寫下了《三洞旋華序》。這時長春觀被譽為“江楚名區,道子云集之處,黃冠皈依之所”。1865年(同治四年)在北京白雲觀主持傳戒的大律師張耕雲,應長春觀監院於本賢、金教法之邀不辭千里之遙來觀開壇説戒。1952年天門縣龍鎮出家的22代龍門正宗傳戒律師高嗣授與監院侯永德攜手開壇説戒,度弟子454人。黎元洪贈匾“大願圓滿”蕭耀南贈匾“道岸同登”。 [8] 
長春觀處武昌要衝,觀宇建築遭兵燹又屢次重建。清末太平軍與清軍曾三次爭奪武昌城,長春觀為其大帥指揮部,又因太平軍信基督教,視佛、道二教為異端,逐毀長春觀、寶通寺。清王朝在湖北督辦軍務的欽差大臣官文的七律詩《觀焚》乃是絕好之見證:
長春觀 殿內 長春觀 殿內
古觀焚如歲月遷,問誰火裏種青蓮。春風料峭雙峯樹,鬱氣氤氲萬縷煙。
每意滄桑增閲歷,欲尋洞府學神仙。
有緣到此空休返,且上回頭普渡船。
1864年,龍門第十六代宗師何合春從武當山來此發願,並得官文及江南提督軍門李世宗捐助,進行了大規模修繕,使長春觀“廟貌森嚴,回覆舊觀”。
長春觀在近代中國革命史上也有着光輝燦爛的一頁。早年的“辛亥革命”的策劃者曾以道觀為掩護居此處籌劃起義事宜;1926年,北伐軍葉挺獨立師駐紮長春觀,並在三皇殿設立前線指揮部。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曾在觀內暫住。鄧演達在此督戰,衣袖被子彈擊穿,俄國翻譯紀德甫殉難在觀內。為此,郭沫若揮淚痛悼北伐英烈:
一彈穿頭復貫胸,成仁心事底從容。
賓陽門外長春觀,留待千秋史管彤

長春觀方丈簡介

吳誠真道長於1984年3月在武漢長春觀出家,師從北京白雲觀第二十三代方丈謝宗信大師,1989年受天仙大戒,1995年榮聘為提科大師,1998年任中國道教協會第七屆常務理事,2000年元月當選為武漢市道教協會第七屆會長、長春觀民管會主任,2003年元月當選為湖北省政協九屆常委、省政協九屆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2007年12月在湖北省道教協會第三屆代表大會上當選為湖北省道教協會會長,在武漢市道教協會第八屆代表大會上當選為武漢市道教協會會長。2008年又當選為湖北省政協第十屆常委。2009年5月,長春觀全體道眾一致決定禮請吳誠真道長為長春觀方丈,這也是我國道教1800餘年歷史上第一位由坤道升座的女方丈。2013年當選湖北省人大常委。 [2] 

長春觀旅遊特色

觀內景色
觀內景色(6張)
長春觀有聞名於世的“三絕”,那就是全國僅留一塊的“天文圖”、帶有藏族風格及歐式風格的建築、乾隆帝御賜“甘棠”石刻。全國在解放初留三塊“天文圖”碑,為道教天文學家所留,上刻有“諭旨”二字。一塊在杭州玉皇山,一塊在陝西某觀,一塊即在長春觀。現前二塊皆毀於文革,僅留長春觀一塊全圖碑,乃為一絕,是極珍貴的天文學文物;長春觀是我國道教唯一的一個帶有藏族風格及歐式風格的建築羣。原因有二,一是清末助建長春觀的欽差大臣官文乃滿族人,崇信藏傳佛教,所用工匠受其影響,將藏族吉祥物大象及藏紅花圖案裝飾於殿堂。二是清末長春觀主持侯永德原本是左宗棠手下的一員將官,後出家為道人,主持長春觀時受西方思潮影響,以歐式風格和中式風格相結合,修建了全國唯一的歐式建築為主體的道教建築——道藏閣,其屋檐上用水泥“堆塑”而成的傳統花飾,其工藝現已失傳,堪為一絕;再則是位於道藏閣前的乾隆親書石刻“甘棠”二字,也是在道教建築中為數不多的帝王題詞,亦為一絕。 [3] 
今之長春觀,不僅是道教徒修身佈道的著名活動場所,亦為武漢市之旅遊勝地之一,被譽為鬧市中的清靜福地,常使人穿梭於歷史與現代文明之間,感悟良多。

長春觀交通信息

在市區乘坐8、15、25、59、66、401路公交車,在“武珞路大東門”站下車即到。

長春觀違規處罰

2019年10月,被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取消“AAA”稱號。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