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征

(2001年金韜、唐國強執導電視劇)

鎖定
《長征》由王朝柱編劇,金韜唐國強共同執導的24集紅色革命類電視劇,該劇由唐國強劉勁陳道明王伍福楊猛等主演。
該劇表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工農紅軍在逆境中戰略轉移,完成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徵的過程,生動刻畫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挽狂瀾於既倒的雄才大略,弘揚了不怕艱難險阻、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該劇於2001年6月14日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播出。 [1] 
中文名
長征
外文名
The long march
作品類型
劇情、戰爭、歷史
語    言
普通話
主    演
唐國強
劉勁
王伍福
陳道明
楊猛
主要獎項
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獲獎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地區
導    演
金韜
唐國強
編    劇
王朝柱
製片人
馮驥
出品公司
中國中央電視台
拍攝地點
四川、江西、福建、湖南、西藏、青海
首播時間
2001年6月14日
網絡播放平台
央視網 [2] 
播出狀態
已完結
集    數
24 集
每集時長
45 分鐘

長征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3張)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工農紅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的二萬五千里長徵,從悲壯的失敗中出發,面臨着大批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大自然的艱難險阻、以及內部錯誤思想和軍事路線的干擾。但就是在這樣的特殊環境和時刻,中國共產黨和她領導的紅軍,卻勇敢地正視並糾正了自身的錯誤,重新選擇、確立了正確的方向和新的領導核心。以頑強的戰鬥和大無畏的精神創造了一個個軍事上的奇蹟,終於突破重圍,贏得了“置於死地而後生”的勝利,並由此踏上了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道路。 [3]  [16] 

長征分集劇情

    第1集

    20世紀30年代,烏雲籠罩着中華大地,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蔣介石在“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下,相繼對中央蘇區發動了四次軍事圍剿,均遭到了慘重失敗……1934年4月,中央蘇區的北大門廣昌已成為蔣介石進攻的目標了。以博古(張世匯飾)為首的中共中央,不顧朱德(王伍福飾)、周恩來(劉勁飾)等人的反對,調集紅軍主力一、三、九軍團的九個師堅守廣昌,同有着優勢兵力和武器裝備的敵人拼消耗。毛澤東(唐國強飾)雖被罷免了軍事指揮權,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主席,但為盡一個共產黨人的職責,又向黨中央提出了誘敵深入,尋機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積極防禦戰略。遺憾的是遭到了博古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的堅決反對。周恩來也因贊同毛澤東的建議被留守瑞金。4月10日,國民黨軍隊向廣昌進攻。用飛機輪番轟炸,用大炮猛烈轟擊。我軍儘管給敵人以重創和打擊,紅一、三軍團也遭受重大損失。


    第2集

    毛澤東在會昌調查研究和指導工作。他了解到南線陳濟棠與蔣介石矛盾重重,欲將紅軍戰略轉移的突破口選在南線;他深入羣眾,組織游擊隊打入被粵軍佔領的筠門嶺做工作,宣傳紅軍的主張。此時,中央打來電話要毛澤東立即回瑞金。 周恩來提議在政治局會議上傳達共產黨國際同意紅軍轉移的指示,受到李德、博古的反對。在政治局會議上,李德、博古否定了毛澤東向湖南中部轉移,調動江西敵人至湖南消滅的意見,遂成立了以李德、博古、周恩來為首的三人團,秘密實施長征前的準備工作。周恩來籌劃組建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和紅六軍團退出湘贛邊界向湖南中部挺進的計劃;委託毛澤東編寫《游擊戰爭》的小冊子;秘密接觸南天王陳濟棠的幕僚,為紅軍戰略轉移創造有利條件;巧妙地為鄧小平安排工作。同時,他還説服李德、博古允許毛澤東一起轉移。


    第3集

    李德因共產國際不同意他以毛澤東、周恩來赴蘇養病為名,實將毛、周從蘇區調走的建議而惱怒。他粗暴地對待燒開水的戰士,受到總參謀長劉伯承的嚴厲批評。毛澤東就要去往于都為紅軍突圍轉移進行實地考察了。已有身孕的賀子珍默默地為毛澤東整理行裝。中華蘇維埃中央人民銀行行長毛澤民用自己僅有的兩塊銀元為侄子小毛買糖。為妥善保管紅軍的秘密金庫,毛澤東提出:分散管理,多留些給蘇區部隊的原則。李德霸道地免去了劉伯承總參謀長的職務,周恩來藉機安排劉伯承為紅五軍團參謀長。副總參謀長葉劍英接替總參謀長職務,實施轉移方案。正在這時,機要參謀報告:陳毅同志在前線負了重傷。


    第4集

    1934年10月,大隊紅軍從於都出發,迅速渡過了于都河,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秘密通過了敵人的第一、二、三道封鎖線。與此同時,紅六軍團經過78天的西征突圍作戰與紅二軍團在湘西會師。博古和李德過高地估計了紅軍的軍事力量,仍堅持按預定的路線到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師。周恩來“應慎重研究未來紅軍行軍方向”的主張被博古否定了。彭德懷提出的必須力避與敵在湘江一帶決戰的軍事建議同樣遭到李德的拒絕。毛澤東針對奔襲湘江的作戰命令會給數萬紅軍帶來的嚴重損失,連夜找“三人團”請示覆議作戰計劃。李德不耐煩地指責毛澤東不要危言聳聽。


    第5集

    蔣介石委任湘軍何鍵為追剿司令,薛嶽為追剿軍前敵總指揮,共商追堵紅軍在湘江會戰的作戰方案。薛嶽告知何鍵,為使桂系白崇禧全力支持,委派追剿軍第一路軍司令劉建緒南下游説。紅軍攻下了道縣,毛澤東更加焦急,決定由洛甫説服“三人團”千萬不要過瀟水。紅軍先頭部隊於11月27日準時渡過湘江。然而,桂系白崇禧為了保護廣西地盤,在湘江南岸佈置了專門攻擊紅軍後衞部隊的作戰計劃。數萬紅軍的生命危在旦夕。李德、博古等一次又一次地否決毛澤東、彭德懷等同志的正確建議,1934年11月25日主力紅軍在“突破敵人第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的命令下,在湘江與國民黨軍隊展開了浴血奮戰。桂系白崇禧在蔣介石數度電令之下,為避免蔣介石的中央軍深入桂北,下令向紅軍發起進攻。我紅一、三軍團頑強作戰,給敵人以重創,但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為確保中央縱隊左右翼的安全,彭德懷和楊尚昆親臨五師陣地督戰。並電請中央縱隊和軍委縱隊快速過江。


    第6集

    周恩來與朱德共同研究過江方案。為了加快行軍速度,中革軍委命令:必須扔掉一切不必要的罈罈罐罐。毛澤東在行軍中以祠堂為話題,與王稼祥、洛甫談論共產黨人必須立一條規矩,任何人不得利用手中的權力嚇唬同志,更不允許拿瞎話當真話,欺騙同志,愚弄百姓。在湘江橋頭,周恩來用嘶啞的聲音指揮紅軍冒着敵人的炮火快速過橋。在中革軍委的指揮所裏,葉劍英報告了指揮員們分散到各個戰場情況。李德要求恢復部隊建制。博古要李德面對現實。周恩來一直堅持在湘江東岸的渡口,指揮部隊搶渡。當他看到毛澤東大步走來時,立即迎上去,請他迅速過江。毛澤東説:咱們一起過江。周恩來説:我還要在後面交待任務。毛澤東以無比悲痛的心情閲讀着前線戰報,毛澤東從朱德那裏得知,李德還要處分那些活着回來的同志,無比憤慨地要去討個公道。從李德的槍下救出了周團長。渡過湘江後,紅軍的處境仍然極端危險。這時,蔣介石已判明紅軍的意圖,在通往湘鄂西的路上部署了重兵,準備在這裏圍殲紅軍的主力。主力紅軍渡過湘江之後,整個隊伍已由8萬多人鋭減到3萬多人。博古拿着一支手槍似準備自殺。遂被聶榮臻勸阻。


    第7集

    劉富帶着十多個老表由江西追上轉移的紅軍,他們向毛澤東控訴紅軍走後白軍還鄉團的罪行,哭訴游擊隊隊長阿玉犧牲的情景。毛澤東在長時間的凝思後,以大無畏的氣魄詠歎《十六字令》。李德頑固堅持原定北出湘西同紅二、六軍團會合的方案。毛澤東力主放棄原定計劃,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為了解決中央紅軍向何處去的問題,1934年12月12日,黨中央在湖南通道召開了一次臨時會議,主要討論了戰略方向問題。李德仍堅持朝二、六軍團的方向北進,毛澤東果斷提出中央紅軍放棄原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的主張。他的正確意見得到與會者的贊同。但李德、博古仍以“三人團”的名義堅持北去湘江的計劃。周恩來接受洛甫的建議,在黎平召開政治局會議。會議否定了北去湘西的主張,決定向遵義進發。力爭把十幾萬敵軍甩在湘西,為紅軍爭取主動。同時,決定由劉伯承任中革軍委總參謀長兼軍委縱隊司令。周恩來把會議決定的譯文向李德通報,李德大發雷霆。


    第8集

    紅軍突然揮師西進貴州,打亂了蔣介石的部署。蔣介石電令何健、薛嶽堅持在湘黔交界張網,坐等紅軍。賀龍所部危逼常德。何健藉機調湘軍嫡系回援常德。蔣介石密電薛嶽拿下鎮遠,控制貴陽,並命貴州軍閥王家烈在遵義消滅紅軍。貴州軍閥王家烈則欲借紅軍或蔣介石之手消滅對手侯之擔。蔣介石對參謀團主任賀國光交待控制西南諸省的構想,讓他立即入川,命劉湘派精鋭部隊陳兵長江南岸,並密切注視川北紅軍的動向,勿讓朱毛紅軍與其會合。王家烈召集屬下共商消滅紅軍的策略。侯之擔當眾保證紅軍插翅也飛不過烏江。周恩來向劉伯承轉達了北渡烏江、西進遵義的決定,並徵詢劉伯承的意見。李德在險惡的山路上煽動博古説服周恩來,企圖否定黎平會議的決定。毛澤東審時度勢,要求在辦好內部事情的同時,還要協助周恩來渡過烏江。紅軍隊伍在羣山起伏的大山中長途跋涉。王稼祥與聶榮臻等高級將領交換意見。王稼祥與洛甫商討由毛澤東來領導紅軍。


    第9集

    劉伯承在紅一軍團臨時指揮部向林彪、聶榮臻瞭解搶渡烏江的情況。紅軍巧裝黔軍冒雨夜襲遵義城。各界百姓傾城而出,歡迎紅軍。為了開好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劉伯承從軍事上做了周密的佈置;朱德提出要發揚民主暢所欲言的建議與毛澤東不謀而合。毛澤東與洛甫、王稼祥商討遵義會議的議題。洛甫、王稼祥同毛澤東的老師徐特立來見毛澤東。徐手捧《三通》向毛澤東講述書的來歷並請示釋放關押在遵義的大儒趙乃康先生。毛澤東在胡班長的陪同下頗有興致地觀賞遵義的街景,碰到一位老年女幹人,毛澤東給她兩塊銀元並告訴她:紅軍就是為窮人為幹人打天下的軍隊。劉英在遵義招募新兵,胡班長等協助劉英辦理青年參加紅軍的手續。


    第10集

    遵義會議在1935年1月15日至17日舉行。它的目的之一,是檢查在反第五次“圍剿”與西征中軍事指揮的經驗與教訓。周恩來在發言中全力推舉毛澤東領導紅軍,他的倡議得到多數人的支持,會議做出了增選毛澤東為常委,協助周恩來負責軍事;取消三人團,仍由朱德、周恩來為軍事指揮者等決議。此時,得知薛嶽按蔣介石的命令,已向遵義集結,妄圖把紅軍消滅在遵義一帶,情況十分嚴重,周恩來向彭德懷交待作戰任務:此役關係遵義會議能否順利完成。1935年1月24日,紅一軍團不戰而得土城。蔣介石、陳誠在南京遙控指揮,告訴薛嶽決不讓王家烈藉口剿共離開貴陽,更不要把自己看成取代王家烈的人。四川軍閥劉湘派川中名將郭勳祺向土城進發。郭電請劉湘命令潘佐旅迅速向其靠攏。在土城,郭勳祺遭遇紅三軍團的伏擊,郭勳祺立即電告潘佐限一小時內趕到,潘佐的部隊不斷增援,我軍遭受傷亡。由於情報不準確,紅軍漸漸處於不利地位。為了穩定戰局,朱德決定立即趕往前線,親自指揮戰鬥。周恩來遂派總預備隊幹部團參戰。在朱德的指揮下,幹部團打得川軍抱頭鼠竄。


    第11集

    毛澤東親自審問俘虜的川軍軍官。決定停止戰鬥,撤離土城。周恩來召開臨時會議,宣佈實施撤離土城,西渡赤水河的具體分工。土城戰役陣地上,朱德負責殿後,掩護撤退。周恩來帶人在赤水河上搭好浮橋。毛澤東焦急地等候朱德,朱毛手挽手走過浮橋。遠在南昌的蔣介石為郭勳祺晉升中將師長。並電告薛嶽:毛澤東已重新回到領導崗位,追堵紅軍要慎重從事。紅軍渡過赤水河後,向川滇黔三省邊界的扎西地區前進。當走到雞鳴三省一帶,經毛澤東提議,決定洛甫代替博古“負總的責任”。紅軍到達扎西,在這裏召開了扎西會議。毛澤東總結了土城戰役失敗的教訓,周恩來宣佈下階段任務。蔣介石發現中央紅軍在扎西集結,判斷紅軍仍將北渡長江。遂急調國民黨主力大部向川滇黔邊境推進。毛澤東審時度勢,走出一招絕棋:揮師東進,再渡赤水,重佔遵義,開始了二渡赤水的戰役。蔣介石獲悉紅軍二渡赤水重返黔北,急派中央軍堵截。


    第12集

    毛澤東親自佈置了襲佔桐梓、搶佔婁山關,進而攻佔遵義的作戰計劃。並將攻佔婁山關的重任交紅一、三軍團,由彭德懷、楊尚昆統一指揮。我英雄的紅軍攻佔婁山關,毛澤東以詩人的情懷寫下不朽詩篇《憶秦娥·婁山關》。紅軍攻佔婁山關,王家烈無力固守遵義,遂迭電貴陽的薛嶽告急。毛澤東斷定薛嶽所部兩天之內難以趕到遵義求援,以野戰軍司令部的名義,命令紅一、三軍團連續作戰,向遵義發起猛攻。在攻佔遵義新城的戰鬥中,紅三軍團參謀長鄧萍中彈犧牲,由葉劍英接任此職。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利用敵吳奇偉部兩個師趕來增援,在遵義城南部署了圍點打援的第二戰役。我軍終於取得了二佔遵義的巨大勝利。洛甫提議,周恩來贊成,中革軍委簽發命令任命毛澤東為前敵總政治委員。蔣介石敗後又調整部署,指揮各部人馬向遵義合圍。中革軍委批准了毛澤東“聲東擊西”的方案,紅軍主力向遵義以西鴨溪運動。蔣介石從各路情報中獲知毛澤東動向,改變了戰役部署。毛澤東依敵我雙方態勢在鴨溪按兵不動,靜觀待變。


    第13集

    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林彪、聶榮臻向中央建議攻打打鼓新場,中央多數同志贊成,唯有毛澤東一人反對。雖然毛澤東闡述了他的理由,會場上仍無人表態。周恩來不知可否的態度使毛澤東愕然。毛澤東回到住處,衝着賀子珍發了一通牢騷。隨後接到的情報證明:毛澤東反對打鼓新場是正確的。經過討論,建立了以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三人小組,負責指揮紅軍的行動。中央紅軍在鴨溪按兵不動十多天。多疑的蔣介石剛剛下令部隊向黔西挺,又下令殺回烏江西岸,準備在此殲滅紅軍。毛澤東指揮攻打周渾元兩個師,意將敵人全部西調,周渾元取攻勢防禦與紅軍決戰,待蔣介石派增援兵,紅軍又連夜撤出戰鬥向茅台轉移。毛澤東在茅台鎮為與紅四方面軍會師進行了整體戰略部署。提出“調出滇軍就是勝利”,周恩來為實施戰略部署提出“佯攻似真”“行動機密”的要求。


    第14集

    蔣介石在重慶密切注視紅軍的動向,認為紅軍反覆無常是陷入絕境,下令在古藺地區收緊包圍圈欲殲滅紅軍於此地,黔北的中央軍、川南的川軍,在荒野上的滇軍疲憊不堪地向古藺集結。毛澤東突然下令揮兵東進,四渡赤水河。蔣介石大罵屬下“飯桶”,攜夫人飛往貴陽親自指揮。四渡赤水後,紅軍開始實施整體戰略的第二步:把滇軍調出雲南。劉伯承命紅九軍團佯裝紅軍主力北上;紅一、三、五軍團隱蔽行軍南下,迅速進抵烏江。紅軍主力迅速抵達烏江,因敵軍防範甚嚴,紅軍在狂風暴雨中搶渡烏江成功。為掩護主力向雲南急進,紅軍佯攻貴陽,迫使蔣介石下令調距離貴陽最近的滇軍主力孫渡救駕。當孫渡率滇軍趕到貴陽,我紅軍主力隱蔽集結,只派少數部隊向東活動。蔣介石誤以為紅軍兵出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師,又派孫渡向東追擊,待蔣介石從迷魂陣中醒來,紅軍已擺脱追兵,向雲南挺進。


    第15集

    周恩來下令紅一、三、五軍團及軍委縱隊和中央縱隊西進,力爭四月二十四日前進入雲南。賀子珍生下一個女孩,當毛澤東聞訊趕來,孩子已被人抱走了,敵人的偵察機、轟炸機沿路狂轟濫炸。賀子珍為掩護傷員負重傷。毛澤東巧妙地部署佯攻昆明,致使滇軍向昆明集中。我紅軍主力突然兵分兩路,直奔金沙江。為確保北渡金沙江成功,劉伯承帶領幹部團乘虛而入,在皎平渡為紅軍開路。中央紅軍勝利渡過金沙江。


    第16集

    王家烈引狼入室,被蔣介石藉機解除了職務。“雲南王”龍雲不想讓這種事落到自己頭上,對蔣介石的收買策略若即若離。紅軍渡過金沙江,欲攻打會理做短暫休整。周恩來儘快組織情報人員破譯敵人新密碼。會理強攻不下,中共中央在城郊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統一了認識,維護了團結。毛澤東提出的北上過穿彝族區,越過大渡河與四方面軍會合的計劃得到批准。為順利通過語言不通的彝族區,由劉伯承、聶榮臻率領先遣隊向彝寨走去,紅軍堅持執行不準開槍的命令,先遣隊工兵連被彝人包圍後被迫退回原地,不僅被繳械還被扒光了衣服。毛澤東與周恩來、朱德接見了先遣隊工兵連。先遣隊前衞連的肖華向彝民宣傳黨的民族政策,主張彝漢平等。劉伯承為了紅軍儘快通過彝族區決定與小葉丹結盟。紅軍順利通過彝族區。


    第17集

    蔣介石為困扼紅軍於大渡河,下令重兵把守堅壁清野。紅一團利用敵人的矛盾成功地襲佔了安順場,搶佔了渡口,十七勇士順利渡河,打開了一條通路。大渡河水流湍急,河面太寬,不能架橋,渡口也僅有一隻小船,紅軍要全部渡過大渡河大約要二十天時間,而蔣介石的追剿軍只要五天就趕到安順場。根據毛澤東的建議,紅軍只有溯江而上奪取瀘定橋。飛奪瀘定橋的英雄們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近萬名紅軍指戰員順利通過了大渡河。


    第18集

    蔣介石算定紅軍一定會步石達開之後,全軍覆沒在大渡河岸邊,如今他氣急敗壞,大罵屬下無能。根據洛甫的建議,由劉伯承派人護送陳雲出川,去上海恢復中共地下黨組織。中央紅軍從蒐集到的敵軍情況中分析敵我態勢,為儘快實現與紅四方面軍的會師,利用川軍與國民黨軍的間隙,鋌而走險,翻越千年雪山--夾金山。同時,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接到中央紅軍就要翻越雪山的電文,提議由李先念率部向夾金山進發,迎接中中央紅軍。在向夾金山進發的路上,許多戰士受到氣候影響許多人病倒了。


    第19集

    胡班長等在山上煮辣椒水的時候,遇到敵機轟炸胡為掩護毛澤東而犧牲。紅軍戰士們發揚互助互愛的精神,克服了一切困難,終於翻過了夾金山。一四方面軍會師於達維鎮。李先念率領所部在懋功歡迎中央紅軍的到來,並詳細稟報了有關的敵情、民情以及四方面軍的情況,一致認為在川陝甘建立根據地的計劃較好。


    第20集

    兩河口會議全體通過了周恩來提出的北上方針和攻打松潘的戰役計劃,增補張國燾為中革軍委副主席,陳昌浩徐向前為中革軍委委員。陳賡聽到張國燾殺害鄺繼勳、餘篤山、曾中生等同志和關押廖承志廖仲愷之子)的消息很氣憤。周恩來擔心會師後的大好局面出現逆轉。張國燾有意拖延實施松潘戰役計劃。洛甫拿着張國燾要權的電文生氣地找毛澤東、周恩來尋找解決辦法。張國燾告訴陳昌浩要後發制人。周恩來為救廖承志,策略地對張國燾説:廖承志就交給你了。


    第21集

    沙窩會議拒絕了張國燾無理要求,宣佈了新的紅軍編制。紅軍分左、右兩路軍,準備過草地。賀子珍的弟弟,因飢餓難忍,擅自進寺廟拿了百十來個銅板,違犯了紀律,在長征路上被槍斃。毛澤東與洛桑活佛談經論道,毛澤東告訴他:馬克思主義能夠救中國。周恩來昏迷不醒,睡在木板上,鄧穎超三天三夜守候在他的身邊。陳賡從幾十裏外的雪山取來冰塊,用局部冷敷的辦法為周恩來退燒。毛澤東在過草地前夕,把病重的周恩來交給陳賡,讓他護送周恩來走出草地。毛澤東為隨左路軍而去的朱德送行,朱毛暫時分家。中革軍委決定紅一軍團為過草地的先遣部隊。


    第22集

    紅軍就要過草地啦,洛桑活佛為紅軍送行。英雄的紅軍靠着堅定的信念,階級友愛,團結互助和革命的浪漫主義精神走出了草地。右路軍終於過了草地,在毛澤東的提議下,徐向前親臨前線與李先念一道指揮了包座戰役,並取得了走出草地後的第一個勝利——包座大捷。


    第23集

    與此同時,可張國燾遲遲不過草地,藉口草地暴雨成災,重返阿壩。朱德為執行中央北上的方針與張國燾進行鬥爭。毛澤東令紅一軍團立即向俄界前進,並爭取陳昌浩支持中央北上的方針。張國燾電告陳昌浩、徐向前,要他們率右路軍再過草地,南下阿壩,與左路軍會師,彭德懷告訴毛澤東:他聞到了一種味道。就要禍起蕭牆,毛澤東命令洛甫、博古隨彭德懷去三軍團。毛澤東去前敵找陳昌浩説去三軍團開會。毛澤東使出金蟬脱殼之計,指揮紅一方面軍乘夜色悄然北上。


    第24集(大結局)

    中央紅軍改編為陝甘支隊,一舉突破川甘邊界的天險臘子口。在哈達鋪,毛澤東得知徐海東率部與陝北劉志丹會師的消息,提出向陝北前進。張國燾在阿壩批判中央北上抗日是逃跑主義,召開了卓木碉會議,公然宣佈成立偽中央,自任主席。朱德、劉伯承為了黨的利益,繼續留在四方面軍做爭取四方面廣大指戰員的工作。 陝甘支隊終於到達陝北,毛澤東令彭德懷將尾追紅軍的敵軍擊潰。紅軍從瑞金出發,翻山越嶺,渡江涉水,走過了兩萬五千裏,英勇作戰,打敗了敵人,使毛澤東及其中國共產黨人贏得了勝利。長征是戰爭史上的奇蹟。


分集劇情參考資料 [4-7] 

長征演職員表

長征演員表

    • 鄭強 飾 張聞天(洛甫)
      配音  嚴燕生
    • 張世會 飾 秦邦憲(博古)
      配音  高揚
      備註  中共中央總負責人,遵義會議後由張聞天接替
    • 張琳 飾 王稼祥
      備註  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主任
    • 楊俊勇 飾 陳雲
      備註  白區工作部部長
    • 李渝勤 飾 徐向前
      備註  紅四方面軍總指揮
    • 王亞軍 飾 賀子珍
      備註  毛澤東的妻子
    • 張浩 飾 周團長
      配音  茅菁
    • 許毛毛 飾 陳賡
      備註  紅軍幹部團團長
    • 姜曉 飾 楊成武
      備註  紅一師師長兼政治委員
    • 冉平生 飾 劉富
      配音  白馬
      備註  江西老表,胡班長的表叔
    • 劉景範 飾 凱豐
      備註  紅九軍團中共中央代表
    • 齊丕國 飾 瞿秋白
      備註  中華蘇維埃人民政府教育委員
    • 侯正民 飾 徐特立
      配音  翟萬臣
      備註  隨紅軍長征的中共元老
    • 劉厚恩 飾 謝覺哉
      配音  白玉林、黨同義
      備註  隨紅軍長征的中共元老
    • 王健 飾 任弼時
      備註  紅六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
    • 司馬雲青 飾 賀龍
      配音  白馬
      備註  紅二軍團軍團長
    • 任國振 飾 肖華
      備註  紅一軍團組織部長
    • 李彬 飾 小魏
    • 謝爾蓋·格奧爾吉耶維奇·邦達列夫 飾 李德
      備註  原名奧托·布勞恩,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
    • 熊勇 飾 傅連暲
      配音  高揚
      備註  中央紅色醫院院長
    • 周虹蕾 飾 賀怡
      配音  楊晨
      備註  賀子珍的妹妹,毛澤覃的夫人
    • 文潤生 飾 毛澤民
      備註  毛澤東的弟弟,中華蘇維埃中央人民銀行行長
    • 尹逸塵 飾 毛岸紅
    • 姚遙 飾 王志紅
      備註  在貴州遵義入伍的女紅軍戰士
    • 胡麗芳 飾 楊振德
      備註  鄧穎超的母親,紅軍醫院醫生
    • 楊洪濤 飾 洛桑
      配音  黨同義
      備註  藏傳佛教大師
    • 殷浩 飾 廖承志
    • 彭子瀚 飾 王震
      備註  紅二軍團政委
    • 解修明 飾 吳亮平
      備註  紅三軍團宣傳部長
    • 吳國平 飾 何長工
      備註  中國工農紅軍贛南軍區司令兼政委
    • 易磊 飾 蕭克
      備註  紅六軍團軍團長
    • 熊勇 飾 伍修權
      備註  李德的翻譯
    • 蔣雲龍 飾 潘漢年
      配音  茅菁
      備註  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 高高 飾 程子華
      配音  茅菁
      備註  紅二十五軍軍長
    • 李秀明 飾 老婦人
    • 姜世民 飾 老表
    • 賈小剛 飾 小頭領
    • 任程偉 飾 晏道剛
      配音  高揚
      備註  國民革命軍軍事委員會侍從室主任
    • 趙毅維 飾 陳誠
      備註  第五次圍剿北路軍前敵總指揮
    • 陳天陸 飾 賀國光
    • 顏世魁 飾 熊式輝
      備註  江西省政府主席,南昌行營辦公室主任
    • 鄭玉 飾 王家烈
      備註  貴州省政府主席,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五軍軍長
    • 師小紅 飾 薛嶽
      備註  追剿軍前敵總指揮
    • 杜江寧 飾 郭勳祺
      備註  川軍教導師第三旅旅長
    • 鄭天庸 飾 龍雲
      備註  雲南省政府主席,國民革命軍第二路軍總司令
    • 周藝華 飾 劉湘
      備註  四川省政府主席,四川“剿匪”總司令
    • 潘虹 飾 何鍵
      備註  湖南省政府主席,追剿軍總司令
    • 楊新洲 飾 劉斐
      備註  桂系智囊高參
    • 趙雍 飾 劉建緒
      備註  追剿軍第一路軍司令
    • 胡沛 飾 劉半仙
      備註  劉湘的軍師
    • 張蕾 飾 萬淑芬
      備註  王家烈的妻子
    • 方坤 飾 吳奇偉
      備註  國民革命軍第4軍軍長
    • 孫珩 飾 周渾元
      備註  國民革命軍第36軍軍長
    • 張小龍 飾 賴執中
      備註  駐守安順場的川軍營長
    • 董凡 飾 賴妻
    • 盧勇 飾 劉文輝
      備註  川軍第24軍軍長
    • 李抗蝕 飾 白軍官
    • 黃小偉 飾 俘虜
    • 李林峯 飾 川軍營長
    • 楊良偉 飾 川軍連長郭伍

長征職員表

出品人 趙化勇
製作人 馮驥
監製 高建民
導演 陸濤、舒崇福
副導演(助理) 繩中、劉曉娜、徐為平、孫磊巖
編劇 王朝柱
攝影 程生生、于軍、梁萌
配樂 王雲之
剪輯 金韜
道具 張建祥
配音導演 牟雲
藝術指導 李準、仲呈祥、鄭伯農、韋廉
美術設計 蔡龍西
造型設計 王希鍾
服裝設計 張仁春、李秀明
視覺特效 王炎、李進
燈光 冰港、巴樹峯
錄音 宋寧寧
劇務 孫連柱、張懷玉、殷浩、劉國良、賈長森
場記 徐雪蓮、王軍
佈景師 崔志、王錫凡、林春友、王會軍
展開
演職員參考資料 [8-9] 

長征角色介紹

  • 演員 唐國強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國共產黨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1921年參與中共一大,1927年發動秋收起義,並建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35年遵義會議後,成為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核心。建國後,進行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探索,發表了《論十大關係》等著作。

  • 演員 劉勁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時任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委員、紅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領導南昌起義。在十年內戰時期緊緊站在毛澤東一邊。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與毛澤東一起運籌帷幄。

  • 演員 王伍福
    配音 黨同義

    十大元帥之一,與周恩來等人一同領導南昌起義,後與毛澤東在井岡山會師,建立紅四軍。時任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紅一方面軍總司令。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與毛澤東一起運籌帷幄。

  • 演員 姚居德
    配音 翟萬臣

    十大元帥之一,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基礎上,建立湘贛革命根據地。時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團軍團長。抗戰時期,發動百團大戰,解放戰爭時期,與賀龍一起打敗胡宗南,收復延安,後進軍西北,打敗馬鴻逵與馬步芳,又和平解放新疆,朝鮮戰爭時期,率領志願軍打敗聯合國軍。

  • 演員 陳道明
    配音 翟萬臣

    國民黨當政時期的黨、政、軍主要領導人。1908年留學日本並加入同盟會,1927年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導致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雙十二事變後開始聯共抗日,1943年參加開羅會議。抗戰後,發動全面內戰,淮海戰役後,宣佈“下野”,之後,飛往台灣。1975年,逝世。

  • 演員 繩中

    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1932年出任鄂豫皖蘇區中央分局書記兼軍事委員會主席,大搞“肅反”運動。1935年4月放棄川陝根據地開始長征,6月懋功會師後,反對中央北上的決定,10月率部南下川康,在卓木碉宣佈另立“中央”,1936年6月被迫取消。1938年投靠國民黨。1979年病亡於加拿大。

  • 演員 楊猛

    陳昌浩(1906年-1967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鄂豫皖蘇區和川陝蘇區黨政軍“三駕馬車”(張國燾、陳昌浩、徐向前)之一,曾任紅四方面軍總政委、西路軍軍政委員會主席,文革時期含冤辭世,1980年恢復名譽。

  • 李特
    演員 施化林

    紅四方面軍參謀長;1936年11月任西路軍參謀長、軍政委員會委員,率部轉戰河西走廊;失敗後率部打游擊,後到新疆;1938年初在迪化(今烏魯木齊)被王明誣陷錯殺,年僅36歲。1996年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4-7] 

長征幕後花絮

  • 《長征》劇組在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安營紮寨,沿着當年紅軍走過的道路開始了最為艱難的拍攝歷程。攝製組忍受着高山缺氧、紫外線照射和極度低温,進入了真實的情境和狀態。三上海拔近5000米的雪山。
  • 一場戲中,飾演康克清的女同志按照歷史事實,身上背了4支步槍,共15公斤重,此外還背上行李、輜重,臉被凍成了紫色。為了增加暴風雪的效果,攝製組從山下抬上來一台鼓風機,拍攝時把雪花聚攏到鼓風機旁,吹向演員。
  • 剛開始爬雪山的時候,大家都穿的是布鞋,結果被積雪一下子就打濕了。後來,有人發明了一個新式穿鞋法:先將賓館的浴帽套在腳上,然後用塑料袋緊緊裹住,接着穿上鞋,外邊還要再綁一層麻袋片,如此一來,腳丫子就免了受凍之虞了。 [10] 

長征獲獎記錄

《長征》電視劇獲獎獎項
獲獎時間
獎項
獎項名
獲獎/提名
獲獎/提名方
2001年
第22屆全國電視劇“飛天獎”
優秀編劇
獲獎
《長征》
優秀導演獎
獲獎
《長征》
最佳男主角
獲獎
唐國強
長篇電視劇一等獎
獲獎
《長征》
2002年
第2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
最佳長篇電視劇獎
獲獎
《長征》
最佳編劇獎
獲獎
《長征》
最佳導演獎
獲獎
《長征》
最佳攝像獎
獲獎
《長征》
優秀男演員獎
獲獎
唐國強
2008年
第八屆“五個一工程”
特等獎
獲獎
《長征》
2019年
1978卓越大獎
建國70週年全國十佳電視劇
獲獎
《長征》
2021年
第一屆澳淶塢國際電視節金萱獎
建黨百年全國優秀電視劇
獲獎
《長征》
獲獎記錄參考資 [11]  [13] 

長征播出信息

播出信息
播出平台
2001年6月20日
中央電視台一套
2005年8月31日
韓國中華電視台
2019年8月12日
內蒙古衞視
2019年9月11日
中央電視台四套
2021年5月13日
CCTV4中文國際頻道 [14] 
2021年6月9日
CCTV8電視劇頻道 [15] 
播出信息參考資料 [12] 
調查統計,24集電視連續劇《長征》創下同類電視劇收視最高的紀錄。

長征劇集評價

《長征》劇照 《長征》劇照
《長征》以嚴格的歷史真實和豐富的藝術加工,激情地展現了這段共產黨人用生命、鮮血、意志和智慧書寫的歷史篇章。凸現了中國共產黨人靠徹底的實事求是精神反敗為勝,創造歷史奇蹟的氣概和精神品格。全劇既有氣勢,也頗見扣人心絃的情節和故事,特別是在人物形象塑造,尤其是革命領袖形象塑造上更顯示出新的突破。(新浪網評) [3] 
電視劇《長征》採用一種創新的人物塑造方法,貼近人性,將人物刻畫更加飽滿,藝術而又真實地再現了長征精神。用生活化和平民化視角突破以往人物塑造中的崇高形象,更加貼近羣眾,達到感人至深的目的,這是劇作的又一個成功之處。該劇是一部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的極好教材,又是一部進行中共黨史教育的生動教材。(金鷹網 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