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征

(2016年閆東執導的紀錄片)

鎖定
《長征》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指導,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攝製,閆東擔任總導演的8集文獻紀錄片 [1] 
該片以全景式再現了長征的歷史,深入探究長征精神的傳承與發展,全方位回顧長征精神對中國乃至世界近現代歷史的影響,並從新時期的國家發展建設出發,展現長征精神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夢”的重要意義。
該片於2016年10月13日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CCTV-1)首播。
中文名
長征
外文名
The Long March
類    型
紀錄片
製片人
閆東
在線播放平台
央視網 [2] 
集    數
8 集
總導演
閆東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首播時間
2016年10月13日
播出平台
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

長征劇情簡介

《長征》
《長征》(6張)
1934年10月,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中央紅軍從江西于都出發,猶如一條紅色鐵流,經過11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二萬五千裏。直到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紅軍長征勝利結束。當年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之後,毛澤東曾就長征作過如此精闢的總結:“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通過全景式再現、國際化視角講述、親歷者口述、數據量化解讀等手法,充分調動各種藝術手段,披沙揀金,呈現最真實的細節,展示中國共產黨人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精神和作風,努力發掘長征中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人民的力量 [2] 

長征分集劇情

    第1集 英雄史詩

    歷時兩年的長征,是一條用鮮血和生命鋪成的道路。從長征中陳雲去莫斯科向共產國際彙報,到長征結束後毛澤東組織官兵編寫長征親歷記;從勃沙特的《神靈之手》,到斯諾的《西行漫記》,長征作為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逐步在國內外廣泛傳播。此後,在戰爭年代和和平時代,長征精神始終成為中華民族振興的強大動力。數不盡的文學藝術作品,説不完的長征話題,許多人重走長征路。長征為人類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財富。


    第2集 路在何方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共產黨創建的農村革命根據地如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是紅色政權的中心。然而,“左”傾錯誤在黨中央佔據了統治地位,毛澤東的正確領導遭到排斥,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開始戰略轉移。在此之前,“北上抗日先遣隊”奉命東征作戰失利,方誌敏寫下了《可愛的中國》;主力紅軍被迫轉移後,在當地堅持游擊戰爭的紅軍部隊付出了巨大的犧牲。長征開始了。夜色茫茫,十里相送,戰馬最後一次悲愴的嘶鳴,驚落了多少母親和妻子的眼淚。然而,征途漫漫,路在何方。


    第3集 偉大轉折

    長征初期,紅軍遭到巨大損失。湘江之戰,紅軍從出發時的8萬6千餘人鋭減到3萬餘人。當地民間説: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從通道會議到黎平會議、猴場會議,毛澤東一步步獲得了指揮權。轉兵貴州,紅軍絕處逢生。遵義會議是黨和紅軍生死存亡的轉折點。當事人真切回憶會議實況。一份手稿揭開歷史之謎。毛澤東開始為中國革命掌舵,黨的路線轉到馬克思主義的軌道。周恩來對博古説:“我們這些人真的不如毛澤東,這點你要服氣。只有毛澤東能把我們都帶出去。”遵義會議是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誌。毛澤東後來説:“我們認識中國,花了幾十年時間,真正懂得獨立自主是從遵義會議開始的。”


    第4集 戰史奇觀

    穿過歷史風雲,毛澤東對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説:“四渡赤水是我的平生得意之筆”。“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縱橫穿插於敵人重兵集團之間。如海的蒼山,似血的殘陽,見證了毛澤東軍事指揮藝術的精妙;總司令親上火線,軍團參謀長前沿捐軀,展現了紅軍官兵的英勇。四渡赤水使敵軍不解,國民黨滇軍説是曲線運動,難以捉摸;川軍説是太極圖形,神出鬼沒;黔軍説是磨盤戰術,出奇制勝;國民黨中央軍説共軍拐個彎,我們跑斷腿。紅二十五軍的獨樹鎮戰鬥,紅四方面軍強渡嘉陵江戰役,紅二、紅六軍團烏蒙山迴旋,紅軍在萬里長征中淬火,在槍林彈雨中成長。大渡河上顯威風,勇士萬代留美名。智與勇交相輝映,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觀。


    第5集 民心所向

    得民心者得天下。紅軍長征中,遵守羣眾紀律,貫徹黨的民族政策,人民羣眾支持紅軍,參加紅軍,這是長征勝利的力量之源。彝海結盟,劉伯承與小葉丹肝膽相照;侗寨滅火,“楊氏鼓樓”成為“紅軍樓”;小喇嘛參加紅軍,被贊為物華天寶;格達活佛參與革命政權,寫下了民族團結的生動篇章。甘南出現無兵把守的糧倉,竟是卓尼土司的有意安排;清真寺內書寫着醒目的標語,承載一段軍民魚水相依的佳話。前清貢生出任“抗日救國軍”司令,人們説:“共產黨了不起,連周素園都跟共產黨走了。”長征途中,每當紅軍身處險境,總能看到老百姓的身影。歷史雄辯地證明:兵民是勝利之本。


    第6集 跨越極限

    長征跨越生命禁區,穿過死亡陷阱。翻夾金山時,當時北進有三條路,紅軍為什麼做出爬雪山的選擇。老紅軍郝毅回憶翻越雪山時説:剛一坐下,大石頭就歪倒了,原來是前面部隊犧牲的戰友。在長板山埡口,聳立着海拔最高的紅軍烈士墓。草地充滿了危險,卻不知道危險在哪裏。張思德冒險嘗百草,蔡暢高唱《國際歌》。陳賡、楊立三把身患重病的周恩來抬出草地,二十年後周恩來親自為楊立三抬棺送葬,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於天。看着紅軍戰士周廣才過草地留下來的半截皮帶,習近平總書記説:“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鐵心跟黨走’的生動寫照。”


    第7集 百川歸海

    長征中各路紅軍六次會師,如百川歸海,滾滾向前。黨指引的方向就是紅軍前進的方向。一、四方面軍會師時,毛澤東親寫標語:“一、四方面軍是一家人!”“會師的勝利證明我們的紅軍是不可戰勝的!”黨中央確定了北上的方針。然而,紅四方面軍領導人張國燾卻自恃兵多槍多,試圖用槍指揮黨。他堅持南下方針,並藉口“組織問題”未解決,延宕紅軍行動。在危險關頭,黨中央被迫率紅一方面軍主力北上,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西北紅軍匯合。張國燾率部南下,另立“中央”,作戰失利。紅二、紅六軍團與紅四方面軍會師,經過與張國燾鬥爭,兩軍並肩北上。1936年10月,三大主力會師西北,長征結束。陝甘寧成為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和抗日戰爭的出發點。


    第8集 永遠長征

    毛澤東説:“長征一完結,新局面就開始了。”抗日戰爭爆發,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人民軍隊越戰越勇,百鍊成鋼。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青藏鐵路精神、汶川抗震精神、載人航天精神,都湧動着長征精神的紅色基因。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五位一體”,“四個全面”,各方面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承載着5千年燦爛文明和近現代以來波瀾壯闊的歷史,承載着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夢想,“中國號”巨輪正向着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破浪前進。


分集劇情參考資料 [2] 

長征幕後製作

拍攝過程
2016年5月23日,攝製組兵分5路,分乘30輛越野車,分別去往紅軍長征的十幾個省,最終用兩個月多一點的時間,行程5.4萬公里,於7月25日完成了前期拍攝。拍攝了所有長征路上的戰役、會議發生地等重要遺址,也爬了雪山,過了草地,山的蒼茫、河的湍急、雪野的酷寒、深陷草地的危險境況,都一一記錄呈現。並整理700多條親歷者、目擊者的採訪,累計拍攝素材共計500多小時 [3] 

長征音樂原聲

作品
樂曲
備註
《長征》
《長征組歌》
插曲 [4] 
《東方紅》
插曲 [4] 
《七律長征》
插曲、片尾曲 [4] 

長征獲獎記錄

時間
獎項
作品
結果
2017年
第五屆優秀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表彰活動榮獲“優秀理論文獻片”
《長征》
獲獎 [5] 

長征發行信息

宣傳收視
2016年10月10日,該片創作團隊,以“點亮星星之火 弘揚長征精神”為主題,在中國人民大學開展紀錄片進校園活動,與高校師生共同分享了創作體會 [7]  。截止11月8日,該片累計吸引3億多觀眾收看,網絡點播總量2200萬次,海外平台視頻瀏覽量近8萬次 [6] 
播出平台
播出平台
播出時間
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CCTV-1)
2016年10月13日晚20:00首播
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CCTV-10)
2016年10月14日晚19:00播出
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CCTV-4)
2016年10月15日晚播出 [8] 
湖南衞視
2016年10月17日晚播出 [9] 

長征作品評價

《長征》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細節的挖掘,生動地闡明瞭長征在中國革命史和人民軍隊歷史上的重要地位,生動地闡明瞭偉大長征精神在中國革命和新中國建設、改革時期的傳承和弘揚。以長征歷史為主線,以長征精神為靈魂。主題鮮明突出,結構合理,這是該片最為成功的立足點。整部片子以對“長征的記憶”為切入點,概貌式地展示了長征及當事人和歷史後人的相關記述,是對長征精神的傳承,體現出歷史與現實,歷史與未來的關聯性,體現了歷史紀錄片服務當下、激勵人民、提振正能量的根本宗旨。長征是偉大的歷程,更是一筆無可比擬的民族精神財富。該片為人們打開了這一財富大門,相信每一位安靜下來的人,都一定能夠從中受到啓示,得到鼓舞 [10]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副館長劉中剛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