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序翻唇蘭

鎖定
長序翻唇蘭(Hetaeria finlaysoniana Seidenf.)是蘭科翻唇蘭屬植物。植株高30-35釐米,細長。根狀莖伸長,莖狀,匍匐,肉質,具節。莖直立,圓柱形,無毛,具4-5枚葉。分佈於廣西(寧明)、海南(白沙)、泰國和斯里蘭卡。生於密林下。廣西名叫觀音竹,全草民間藥用,有清熱、補虛之功效。
(概述圖來源: [1] 
中文名
長序翻唇蘭
拉丁學名
Hetaeria finlaysoniana Seidenf. [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天門冬目
蘭科
翻唇蘭屬
長序翻唇蘭
保護級別
列入CITES附錄 Ⅱ 、易危(IUCN標準)

長序翻唇蘭形態特徵

長序翻唇蘭
長序翻唇蘭(6張)
植株高30-35釐米,細長。根狀莖伸長,莖狀,匍匐,肉質,具節。莖直立,圓柱形,無毛,具4-5枚葉。葉具柄,葉片長圓形至長橢圓形,稍不等側,長8-9釐米,寬2.5-4釐米,先端急尖,基部圓鈍,驟狹成柄,上面和脈均為綠色;葉柄長1.5-3釐米,下部擴大成抱莖的鞘。花莖伸長,長15-22釐米,被柔毛,下部具2-3枚鞘狀苞片,鞘狀苞片粉紅色,披針形,背面被柔毛;總狀花序具多數較疏散的花,長8-12釐米,花序軸被柔毛;花苞片披針形,粉紅色,背面被柔毛,長8-9毫米,先端漸尖,較子房稍短;子房圓柱形,不扭轉,被柔毛,連花梗長10-11毫米;花小,半張開;萼片粉紅色或近白色,具3脈,背面被柔毛,中萼片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凹陷,長5-6毫米,寬2.8-3毫米,先端鈍;側萼片偏斜的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5-6毫米,寬2.8-3毫米,先端鈍;花瓣白色,斜歪,菱狀倒卵形,較萼片質地薄,長5-6毫米,寬約2.5毫米,先端收狹呈突尖頭,具2脈,無毛,與中萼片粘合呈兜狀;唇瓣位於上方,凹陷呈舟狀,基部凹陷呈囊,展平近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4-4.5毫米,寬2-2.3毫米,先端驟狹或漸狹,具尖頭,內面具5條脈,在近基部中脈兩側的4條脈上各具1-3枚細長的、向基部彎的鈎狀胼胝體。花期3-5月。 [2]  [5] 

長序翻唇蘭分佈範圍

產廣西(寧明)、海南(白沙)。生於密林下。泰國、斯里蘭卡也有分佈。 [2] 

長序翻唇蘭主要價值

廣西名叫觀音竹,全草民間藥用,有清熱、補虛之功效。 [2] 

長序翻唇蘭物種區別

該種與H.Oblongifolia(Bl.)Bl.有些近似,不同之點在於本種的花較大,萼片和花瓣長5-6毫米,花瓣菱狀倒卵形,斜歪,寬2.5毫米;後者花較小,萼片和花瓣長3-3.5毫米,花瓣偏斜近長圓形,寬僅約1毫米,易於區別。 [2] 

長序翻唇蘭保護現狀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Ⅱ;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易危(VU)。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