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安區

(陝西省西安市轄區)

鎖定
長安區,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位於西安市南部,東臨藍田縣,南接寧陝縣柞水縣,西與鄠邑區咸陽市接壤,北和雁塔區灞橋區為鄰,區域面積1583平方千米。 [7-8]  截至2022年10月,長安區下轄25個街道,實際管轄16個街道。 [2-3]  2021年,長安區常住人口111.1萬人 [10] 
長安自古為京畿之地。 [35]  夏,屬雍州。商,屬驪戎。西周時,文王、武王先後在此建都,史稱豐京、鎬京。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長安縣。2002年7月22日,撤銷西安市長安縣,設立西安市長安區,以原長安縣行政區域為長安區行政區域。 [2]  2019年12月6日,長安區被評為2019年全國百強縣(區) [20]  。2020年4月,長安區被評為2020中國夜經濟繁榮百佳縣市 [27] 2023年10月,被評為第三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39] 
2021年,長安區生產總值1269.45億元,人均生產總值115321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41元。 [10] 
中文名
長安區
別    名
長安
行政區劃代碼
610116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陝西省西安市
地理位置
西安市南部
面    積
1583 km²
下轄地區
25個街道(實際管轄16個街道)(截至2022年10月)
政府駐地
韋曲街道
電話區號
029
郵政編碼
71010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11.1 萬(2021年16個街道的常住人口數)
著名景點
秦嶺野生動物園
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
翠華山景區
火車站
引鎮站
車牌代碼
陝A、陝U [37] 
地區生產總值
1269.45 億元(2021年)

長安區歷史沿革

夏,屬雍州。
商,屬驪戎。
西周時,文王、武王先後在此建都,史稱豐京、鎬京。周成王八年(前1017年),立杜國。
秦,長安為一鄉聚。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長安縣。高祖七年(前200年),國都從櫟陽遷至長安,長安縣初屬渭南郡。高祖九年(前198年),屬內史。建元六年(前135年)屬右內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屬京兆尹。
新始建國元年(9年),撤長安縣,置常安縣,屬京兆尹,定都常安城。
漢更始元年(23年),撤常安縣,置長安縣。
東漢,置長安縣、杜陵縣,並屬京兆尹。建武六年(30年),劃渭城縣、奉明縣歸長安縣。初平元年(190年),董卓脅獻帝遷都長安。
三國時期,魏置長安縣,屬京兆郡。
西晉,置長安縣,屬京兆郡,並長陵縣、安陵縣入長安縣。晉愍帝(313一317年),建都長安。
南北朝時,前趙、前秦、後秦皆置長安縣,均屬京兆郡(尹)。前趙劉曜建都長安,前秦苻堅亦都長安。後秦姚萇撤長安縣,置常安縣,並都之。北魏置長安縣,屬京兆郡。北魏神䴥三年(430年),改常安縣為長安縣。四年(431年)劃杜縣、長安、藍田三縣毗鄰地置山北縣。西魏(535一556年)置長安縣,屬京兆郡,建都長安。北周(557一581年)置長安縣,屬京兆郡,建都長安。明帝二年(558年),劃長安、灞城、山北三縣部分地區置萬年縣,屬馮翊郡。建德二年(573年),撤杜縣、灞城縣,歸入萬年縣。
隋,置長安縣,並撤萬年縣,置大興縣,置國都於大興城。隋文帝時,兩縣屬雍州。煬帝改雍州為京兆郡,兩縣屬之。
唐,置長安縣,並撤大興縣,置萬年縣,改大興城為長安城,並都之。長安、萬年兩縣屬京兆尹。唐武德二年(619年),分萬年地置芷陽縣。七年(624年),廢芷陽縣入萬年縣。唐總章元年(668年),分長安地置乾封縣,分萬年地置明堂縣。武周永昌元年(689年),析長安地置永昌縣。長安二年(702年),廢乾封縣入長安縣,廢明堂縣入萬年縣。唐神龍元年(705年),廢永昌縣入長安縣。唐天寶七年(748年),改萬年縣為咸寧縣。唐乾元元年(758年),復咸寧縣為萬年縣。
五代,皆置長安縣、萬年縣,並屬京兆府。後梁開平元年(907年),撤長安縣、萬年縣,置大安縣、大年縣,皆屬大安府。後唐同光元年(923年),撤大安縣、大年縣,置長安縣、萬年縣。
宋,置長安縣、萬年縣。宋宣和七年(1125年),撤萬年縣,置樊川縣。長安、樊川兩縣均屬永興軍路京兆府京兆郡。
金,置長安縣、樊川縣。金皇統六年(1146年),廢乾祐縣入樊川縣。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撤樊川縣,置咸寧縣。金泰和四年(1204年),並咸寧縣入長安縣,後復置咸寧縣。長安、咸寧兩縣均屬京兆路京兆府。
元,置長安縣、咸寧縣,均屬奉元路。
明,置長安縣、咸寧縣,均屬陝西布政使司西安府。
清,置長安縣、咸寧縣,均屬西安府。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分長安縣南部置寧陝廳,分咸寧縣南部置孝義廳。
民國初,長安、咸寧兩縣皆存,均屬陝西都督府民政廳轄。民國元年(1912年)7月後,長、鹹兩縣屬陝西都督府轄。民國二年(1913年),撤咸寧縣,併入長安縣,屬關中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改屬陝西省政府。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長安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3年前,長安縣屬陝甘寧邊區咸陽分區,後屬陝西省人民政府。
1958年12月後,屬西安市人民政府。
2002年7月22日,撤銷西安市長安縣,設立西安市長安區,以原長安縣行政區域為長安區行政區域。 [2] 
長安區

長安區行政區劃

注:長安區實際管轄16個街道 [2]  ,興隆街道、東大街道、細柳街道、五星街道、靈沼街道由西安高新區代管 [5]  ,斗門街道、王寺街道、馬王街道、高橋街道由陝西西鹹新區代管。 [6] 

長安區地理環境

長安區位置境域

長安區,位於西安市南部,東臨藍田縣,南接寧陝縣柞水縣,西與鄠邑區咸陽市接壤,北和雁塔區灞橋區為鄰,地理座標在東經108°38′一109°14′和北緯33°47′一34°18′之間,南北長55千米,東西寬52公千米,區域面積1583平方千米。 [7-8] 

長安區地形地貌

長安區地勢為東原、南山、西部川,最低海拔384.7米,最高海拔2886.7米。地勢南高北低,東高西低。南為秦嶺山地,北為渭河斷陷谷地沖積平原區(包括台原),西為渭河沖積平原(含秦嶺北麓洪積扇羣),東部為黃土台原與川道溝壑。區內最高點為秦嶺麥秫磊東南(海拔2886.9米),最低點為區境西北角的西江渡(海拔384.7米),高差2500多米。 [9] 

長安區氣候

長安區屬於暖温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雨量適中,四季分明,氣候温和,秋短春長。一般以1月、4月、7月、10月作為冬、春、夏、秋四季的代表月。冬季比較乾燥寒冷,春季温暖,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温和濕潤。年平均氣温15.5℃,降水約600mm,濕度69.6%,無霜期216天,日照1377小時。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温-0.9℃,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温26.8℃。雨量主要分佈在7、8、9三個月。雨熱同期,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年平均降雪日為13.8日,初雪日一般在11月下旬,終雪日一般在3月中旬。長安全年多東北風,年平均風速為1.3一2.6米/秒。 [8] 

長安區水文

長安區境內主要河流有灃河、滻河,均屬渭河水系。灃河流域主要河流有灃峪河、高冠河、太平河、潏河、大峪河、小峪河、太峪河、滈河、金沙河等。滻河流域主要河流有滻河、庫峪河及過境河湯峪河、岱峪河、鯨魚溝等。 [8] 

長安區自然資源

長安區水資源

長安區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61682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總量為46379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為37453萬立方米,地表水與地下水之間的重複量為22150萬立方米。平均產水摸數為38.96萬立方米/平方千米,地下水可開採量為29100萬立方米。畝均佔有水資源量為863立方米,人均佔有水資源量為656立方米。 [8] 

長安區生物資源

植物資源
長安區境內植物資源豐富。主要喬木樹木有油松華山松雪松泡桐等60多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為主,還有穀子豆類、薯類等;經濟作物以棉、油菜蔬菜瓜果花卉為主,還有少量的煙、等。蔬菜有70多種,如蓮藕白菜韭菜、薹韭、萵筍等。果類主要有蘋果葡萄李子柿子。山貨特產主要有板栗花椒漆木黑木耳松香桂皮等。植物藥材651種,藴藏總量在1萬噸以上,國家統一管理的藥材有杜仲,國家重點藥材199種。 [8] 
動物資源
長安區的野生動物中,鳥類有朱䴉黑鸛白冠長尾雉血雉錦雞紅腹角雉等50多種,獸類有20多種,列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羚牛、二類保護動物青羊、青鹿、林麝等。兩棲類和爬行類有20多種,其中屬國家保護的一、二類動物有15種,有中華大蟾蜍花背蟾蜍秦嶺雨蛙澤蛙中國林蛙等。 [8] 

長安區礦產資源

長安區的礦產主要有建材類,非金屬等。主要金屬礦有等。非金屬礦主要有大理岩硅石偉晶花崗岩石墨石榴石水晶、磚用粘土、建築用沙等。 [8] 

長安區地熱資源

長安區的地熱面積約207.5平方千米,熱能儲量92713590×1000000千卡,相當於1324.5萬噸標準煤的熱能,地熱水温一般在45℃左右,有的高達68.5℃。地熱高温熱水中硅酸硫磺硼酸等具有較高的醫療價值。 [8] 

長安區人口

2021年,長安區常住人口111.1萬人,户籍人口89.9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2.31萬人,鄉村人口37.61萬人。 [10] 
注:實際為長安區16個街道的人口數 [10]  ,不包括興隆街道、東大街道、細柳街道、五星街道、靈沼街道、斗門街道、王寺街道、馬王街道、高橋街道的人口數,這9個街道由西安高新區和陝西西鹹新區代管。 [5-6] 

長安區政治

現任領導
副區長:謝斌 [38] 

長安區經濟

長安區綜述

2021年,長安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69.45億元,同比增長7.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4.22億元,增長6.5%;第二產業增加值706.31億元,增長9.7%;第三產業增加值528.92億元,增長5.6%。2021年,長安區的一、二、三產業比重為2.7:55.6:41.7,人均生產總值115321元。
2021年,長安區的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860.87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7.8%,同比增長2.3%。
2021年,長安區的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3.96億元,其中,增值税增長17.6%,個人所得税增長25.8%,企業所得税增長21.5%。2021年,長安區的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1.89億元,較上年增長5.1%。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長29.5%,科學技術支出下降68.8%,教育支出增長5.7%,文化體育和傳媒支出下降29.5%,衞生健康下降7.2%,城鄉社區支出下降19.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31.2%,節能環保支出下降25.2%。
2021年,長安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9%。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下降0.7%;民間投資同比增長28%;工業技改投資增長69.6%。
2021年,長安區區屬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7.7%,其中:工業投資下降71.9%,民間投資下降15.7%,工業技改投資下降46.4%。
2021年,長安區招商引資中,外商投資4580萬美元,同比增長2.3%;內資投資12.75億元,同比下降89.2%。
2021年,長安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41元,同比增長8.2%;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197元,同比增長7.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56元,同比增長10.3%。 [10] 

長安區第一產業

2021年,長安區的糧食播種面積42.21萬畝,同比增加2.5%;油料播種面積0.65萬畝,同比下降3.0%;蔬菜播種面積7.31萬畝,同比增加8.68%。2021年,長安區的糧食產量15.00萬噸,同比增長5.0%,其中,夏糧8.26萬噸;秋糧6.74萬噸。 [10] 

長安區第二產業

2021年,長安區實現工業增加值632.5億元,同比增長12.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4%。
2021年,長安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588.3億元,同比增長31.58%。其中,輕工業總產值90.5億元,同比增長6.1%;重工業總產值2497.8億元,同比增長32.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產銷率74.4%。
2021年,長安區完成區屬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2.01億元,同比增長16.8%。
2021年,長安區區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45.23億元,同比增長13.4%。實現利潤總額2.42億元,同比增長6.6%。
2021年,長安區建築業完成產值295.14億元,同比下降1.5%,增加值75.89億元,同比增長0.1%;長安區區屬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1.05億元,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完成產值1.07億元。 [10] 

長安區第三產業

2021年,長安區區屬房地產開發投資56.35億元,同比下降41.9%。其中:住宅投資41.16億元,同比下降45.2%;辦公樓投資0.07億元,同比下降89.7%;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1.35億元,同比增長10.2%;房屋施工面積744.5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2.8%;商品房銷售面積77.3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0.8%。
2021年,長安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29.38億元,同比下降1.3%。其中:長安區限上批發業完成銷售額871.43億元,同比增長19.2%;限上零售業完成銷售額133.7億元,同比下降0.1%;限上餐飲業實現營業額1.97億元,同比下降6.2%;限上住宿業實現營業額3.05億元,同比增長25.3%。
2021年,長安區區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0.79億元,同比增長7.7%。長安區區屬限上批發業完成銷售額67.8億元,同比增長42.4%;限上零售業完成銷售額8.26億元,同比增長122.6%;限上餐飲業實現營業額1.07億元,同比下降14.4%;限上住宿業實現營業額1.48億元,同比增長20.3%。
2021年,長安區實現旅遊業總收入150億元,同比增長23.9%。
2021年,長安區的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1287.04億元,同比增長6.5%;其中:住户存款餘額968.63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198.52億元,廣義政府存款餘額113.64億元。 [10] 

長安區交通運輸

長安區形成了以城區為中心,以包茂、繞城等高速公路為骨架,以西灃、環山公路等國省幹道為依託,終南大道、長安大道等支線為補充,以624條1127千米農村公路為脈絡的交通路網格局。
2020年,長安區加速推動公共交通同城化,引入60條市級大公交線路,配建12座市級公交場站,更新新能源空調車414輛,將區屬31條通村線路全部實現公交化運營。298輛出租車併入市級管理平台,實現“同城同車同規同價”。 [11] 

長安區社會事業

長安區教育事業

2021年,長安區共有各類學校349所,在校學生149393人,教職工13946人(專任教師10179人)。其中教育部門辦中小學190所(包含幼兒園59所、小學94所、普通初中25所、普通高中7所、職業中學3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工讀學校1所),在校學生86934人,教職工7265人;事業單位辦學校5所,在校學生1511人,教職工243人;民辦學校109所,在校學生54813人,教職工5575人;集體辦學校43所,在校學生5716人,教職工811人;部隊辦學校2所,在校學生419人,教職工52人。小學、初中入學率均保持在100%。 [10] 

長安區科學技術

2021年,長安區高新技術企業數60個。 [10] 

長安區文化體育

2021年,長安區區屬公共圖書館1個,圖書館館藏量157147冊。區屬體育場館1個,文化館1個。區級廣播電視台1座。放映公益電影3842次。 [10] 

長安區醫療衞生

2021年,長安區共有各類衞生機構627個,其中,醫院33個,基層醫療衞生機構589個,專業衞生機構4個,其他1個。各類衞生技術人員9181人,其中,執業(含助理)醫師3133人,衞生機構牀位7116張。 [10] 

長安區社會保障

  • 社會保險
2021年,長安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共38.87萬人,全區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63.13萬人,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6.84萬人,城鄉居民參保人數56.29萬人。 [10] 
  • 社會福利
2021年,長安區共有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22個,收養性單位牀位數3449張。 [10] 

長安區歷史文化

長安區地名由來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長安縣,取“長治久安”之意。 [2] 

長安區文物

興教寺塔
興教寺塔,位於長安區少陵塬畔興教寺內,是唐代高僧玄奘法師及其弟子窺基、新羅弟子圓測的舍利墓塔。1961年3月4日,興教寺塔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興教寺塔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8] 
興教寺塔 興教寺塔
華嚴寺塔
華嚴寺塔,位於長安區少陵原畔華嚴寺內 [34]  ,華嚴寺是“佛教八宗”之一“華嚴宗”的祖庭,建於唐貞觀年間(627年—649年),是中國佛教重點寺院 [19]  ,華嚴寺內現存兩座古塔,在2006年5月25日 [33]  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4] 
華嚴寺塔 華嚴寺塔

長安區風景名勝

秦嶺野生動物園
秦嶺野生動物園,是AAAA旅遊景區,位於長安區灤鎮,展出以大熊貓、羚牛、金絲猴、朱䴉為特色,以及來自世界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野生動物共200多種、6000餘頭只野生動物,是集野生動物移地保護、科普教育、科學研究、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城市園林。 [12-13] 
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 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
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
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長安區五台古鎮南五台山路1號,是全國首家以民俗文化遺產搶救、保護、展示、傳承為主的大型博物院。 [14-15] 
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 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
翠華山景區
翠華山景區,是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長安區太乙宮鎮翠華山,由天池山崩科普區、甘湫池森林健身區、翳芳湲生態休閒區三部分組成,集山、石、洞、水、林等景觀為一體,為國家水利風景區。 [16-17] 
翠華山景區 翠華山景區

長安區著名人物

李密:京兆長安人,隋末瓦崗軍領袖。
韋述:京兆杜陵人,唐代史學家,著有《高宗實錄》《御史台記》《兩京新記》等二百餘卷。
杜如晦:京兆杜陵人,史有“房謀杜斷”之美稱,世稱唐之賢相,唐貞觀四年(630年)病逝。
杜甫:唐代現實主義詩人,史稱“詩聖”。
韋莊:京兆杜陵人,唐末文學家。所寫《秦婦吟》長達1366字,是現存唐代最長的一首七言古詩。
顏師古:京兆萬年人。博覽羣書,學識廣博,是著名的訓詁學家。
顏真卿:京兆萬年人。開元進士。曾任監察御史、次史、刑部尚書等職。唐代著名書法家。
劉謙:京兆長安人,宋史學家兼詩人。曾任榮州刺史,後奉詔修撰《五代史》,着有詩集一卷。
薛紹彭:京兆長安人。宋代書法家。今西安市周至縣樓觀台藏有薛紹彭題詩石刻。
馮從吾:西安府長安人,明代着名學者。歷任尚寶卿,副都御史,工部尚書,創立關中書院。著有《元儒考略》《馮子節要》《關學編》《古文集選》等書。
柏景偉:(1830年一1891年),字子俊,號忍庵,晚號灃西老農。清咸豐五年(1855年)中舉人。著作有《柏灃西先生遺集》六卷和《灃西草堂集》等。
張靈甫:(1903年08月一1947年5月),原名張鍾麟,字靈甫,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中將軍銜,參加過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曾任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整編74師師長。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5月16日,於解放戰爭之孟良崮戰役中被擊斃。 [1] 

長安區榮譽稱號

獎項
授予單位
授予時間
2018年工業百強區 [20]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20] 
2018年11月21日 [20] 
2019年全國百強縣(區) [21]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 [21] 
2019年12月6日 [21] 
2020中國禮儀百佳縣市 [22] 
小康雜誌 [22] 
2020年1月 [22] 
2020中國春季休閒百佳縣市 [23] 
小康雜誌 [23] 
2020年1月 [23] 
2020中國特色小吃百佳縣市 [24] 
小康雜誌 [24] 
2020年2月4 [24] 
2020中國雙創活力百佳縣市 [25] 
小康雜誌 [25] 
2020年3月 [25] 
2020中國慈善公益百佳縣市 [26] 
小康雜誌 [26] 
2020年3月 [26] 
2020中國夜經濟繁榮百佳縣市 [27] 
小康雜誌 [27] 
2020年4月 [27] 
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 [28]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8] 
2020年8月18日 [28] 
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區 [29]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 [29] 
2020年11月 [29] 
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 [30] 
國家衞生健康委 [30]    
2021年1月18日 [30] 
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31] 
水利部 [31] 
2021年7月15日 [31] 
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32]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 [32] 
2021年11月18日 [32] 
2022年中國工業百強區 [36] 
中國信通院 [36] 
2022年12月 [36] 
第三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39] 
農業農村部 [39] 
2023年10月 [3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