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安鎮

(海南省澄邁縣原下轄鎮)

鎖定
長安鎮,海南省澄邁縣下轄鎮(已撤銷)。
中文名
長安鎮
行政區類別
地理位置
海南省澄邁縣
人口數量
26504 人(1998年)
位於澄邁縣城東部,地處東經110°03′,北緯19°43′,距縣城6公里。東與瑞溪鎮相奎,西與金江鎮隔江相望,南與石浮鄉接壤,北與金江鎮的天山、瑞溪鎮的北洋、三多隔江為界。地勢南高北低,南屬丘陵,北屬平原,南、中部為沙質土壤,北部屬粘質。較高的嶺有塘屈嶺(風古嶺)海拔110米,加宋嶺海拔67米。屬南渡江流域,水系有海仔河(新村子溪),仁格溪均流入南渡江。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最高氣温28.9℃,年平均最低氣温20.4℃,年均氣温23.8℃,極端最低氣温1.1℃(1968年1月),最熱為7月份平均氣温18.4℃,極端最高氣温為40.3℃(1983年5月14日),年平均日照2043小時。年平均雨量1764毫米,最大是1978年2344毫米,最小是1977年1139毫米。偶有12級颱風。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永泰鄉保義正都、水南中都等都圖為當今長安鎮所轄之也。民國十八年(1929年),隸屬長安團董會,下轄保甲。民國三十六年(1937年),長安鄉轄5保,屬澄二區管轄。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月,長安、福隆2鄉合併稱長安鄉,隸屬澄一區。1948年3月,劃歸新成立的新民縣(今屯昌縣)第二區管轄。
1950年5月,長安鄉從新民縣(今屯昌縣)第二區劃歸澄邁縣第一區,轄64個村莊。11月,長安鄉分出福隆鄉。1951年9月,長安鄉隸屬澄三區。1953年10月,長安鄉隸屬澄一區。1956年底,福隆、蒙加雲、長安、北河4個小鄉合併成立長安鄉(中鄉),屬金江區。1957年8月,撤區並鄉,軍口鄉併入長安鄉,轄13個高級社64個自然村。1958年10月3日,由金江鎮、太平、長安一鎮二鄉組建金江人民公社。1959年2月,金江公社分出太平公社,今長安鎮隸屬太平人民公社。1961年5月,從太平公社分出山口、長安2個公社。1968年3月,成立長安公社革命委員會。1983年10月,長安公社改稱長安區公所,各大隊改稱為鄉;1987年1月改稱長安鎮,各鄉改稱為村委會。1989年12月村委會改稱管理區。1995年11月,管理區複稱村委會,下轄12個村民委員會,64個自然村,今因之。
1998年,全鎮總人口26504人,其中非農業523户,1248人。主要是漢族,講海南話,有25個姓氏。全鎮面積79.23平方公里,耕地50180.9畝,其中水田17626畝,旱地8133畝。糧食以水稻為主,瓜菜為經濟支柱,是澄邁縣瓜菜出口主要產區。糧食總產量7130噸,畝產達273公斤,果蔗2000畝,收入395萬元,瓜菜16420畝,收入4000萬元,耕牛存欄5026頭,肉豬7800頭,“三鳥”100390只,年出售肉類625噸。有橡膠2986畝。工業一般是加工業和維修業,常年產值102萬元,農村年人均收入2286元。農村建新屋2716間,佔總户50%,擁有大小汽車267輛,飲用衞生水達100%,農户40%購買電視機,農户80%用上煤氣。有長安初級中學1間,完小15間,教學點14個,教師204名,在校學生4372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8.7%,鞏固率87.74%,升學率96.5%。長安衞生醫院1間,佔地7.5畝,設有留醫室,婦產科、門診、化驗室、藥房、有醫務人員37人,私人衞生所23所:鄉村醫生38人。還有郵電所、銀行營業所、工商所、派出所、税務所、供銷社等機關企事業單位。 [1] 
2002年7月,鄉鎮調整,原長安鎮、美亭鄉、太平鄉轄區和山口鄉部分轄區併入金江鎮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