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城烽燧

鎖定
長城烽燧,中國古代用於遠距離軍情報警的設施。 [1] 
中文名
長城烽燧
用    途
遠距離軍情報警
由一系列烽火台、關、亭障、屯戍城等構成。在峯頂、高岡或易於相互瞭望之處,每隔一定距離(一般5千米左右)築一土堡或高台為烽火台。敵寇白晝來犯時舉蓬、表(用不同顏色的布做成的信號旗,蓬還有用草做的)和煙為燧,夜間則舉火為烽,晝夜均焚積薪並擊鼓,合稱烽燧。烽火台之間以烽、燧傳遞信號,向內地和周圍報警,邊塞敵情可在較短的時間內傳到上級指揮機關,直至都城。20世紀以來,中外學者多次對歷代長城烽燧進行考察、發掘,取得豐碩成果。發展 《史記·周本紀》記載“幽王為烽燧”,説明西周末年已有烽燧系統。秦漢以降,烽燧報警形成嚴密制度,烽火台與長城密切結合,構成集報警、防禦為一體的完善的軍事設施(新疆地區有烽火台而無長城)。考古發現的漢簡中記有遇不同敵情使用的信號、各級人員的職責、對工作的督察和烽燧使用的情況等,從中可具體瞭解烽燧報警制度,漢代居延烽燧遺址中發現的《塞上蓬火品約》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長城烽燧一直是中原王朝防禦北方遊牧民族騎兵的最重要、最有效的設施。文獻記載,秦代因修築完善了長城烽燧,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明代長城烽燧的修建達到頂峯,成為世界上罕見的軍事防禦設施,八達嶺明長城烽燧可展示出它複雜完備的程度。設施和結構 長城沿線烽火台的佈置因地制宜:有的在邊牆以外,向遠處延伸,以監測敵人來犯的動向;有的設在邊牆以內,四周或附近有帶圍牆的據點,並與關隘、鎮所相連,便於及時組織作戰反擊;有的建在長城兩側,緊靠城牆,利於迅速調動全線戍邊官兵,起而迎敵。早期還有與王朝都城相聯繫的烽火台系統,可快速向朝廷報警。烽火台一般底面為方形,向上有收分。用材因地制宜,或用土夯築,或用石塊壘砌,或用磚石砌築,還有內部填夯土、外面用磚包砌的。烽火台在漢代稱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以來稱作烽台,或直接稱烽燧,明代稱作煙墩或墩台。烽煙的產生除燒薪草外,還燒狼糞,故烽煙也稱狼煙。“關”是出入長城的門户。因常建置在險隘的山口或要塞處,又稱為關口、關塞或關隘。平時在此查驗過往的商旅和行人,戰時可閉門以御來犯之敵。漢代居延的肩水金關,關門兩側有夯土墩台,台內有居室,從土坯砌的登頂磴道可知,上部原有防守用的樓櫓。關門內外地面埋有防敵的尖木樁,即文獻所説的“虎落”,在牆或雉堞上嵌有木質防禦器具“木轉射”,既可向前面不同方向射箭,又可阻擋從其他方向射來的箭。關門西南是一小城,沿內壁建居室、倉庫和馬廄,核心部分是位於西牆中部的亭燧,內建房屋。烽台附在亭燧的西北角牆外。“亭障”特指秦漢時期沿長城所設、駐守戍邊用的堡寨。也稱候城,因其具有城的形象,又稱城障。它是管轄一段防線的軍官(候官)屯駐的城堡。城堡一角一般附建一小堡。頂上建有防守瞭望用的大型建築。“屯戍城”即邊塞城市,平面多為方形。有的內建子城,平面呈回字形。也有的在大城內角建小城,可能為官署。大城南部為民居和兵營,城外有農墾區。各個朝代在使用長城烽燧時,都有嚴密的人員組織系統。據居延漢簡記載,鄣塞和烽燧的組織體制是將大羣烽燧劃分為若干部分,由都尉管理。都尉以下設候官、候長和燧長,有時在候官與候長之間設鄣尉。推薦書目 嶽邦湖,鍾聖祖.疏勒河流域漢代長城考察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