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吻真海豚

鎖定
長吻真海豚(學名:Delphinus capensis)基本外形與短吻真海豚相似,也具十字交叉狀色斑。區別是有更長的喙,身體更長更細,額隆較低平,以較低的角度從喙基部升起。頭骨的吻突長與顴寬之比大多超過1.47。
為暖海性物種。平均體長1.9-2.5米,平均體重80-150公斤,多成數十頭至數千頭的大羣活動,性活潑,遊行中常躍出水面一米多高。喜在船首乘波逐浪。主以羣棲性中上層魚類為食,如集羣性魚類和烏賊等。覓食時可潛至200米深處。
外文名
Long-beaked common dolphin
別    名
繁齒海豚
熱帶真海豚
長喙真海豚
中文學名
長吻真海豚
拉丁學名
Delphinus capensi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獸亞綱
鯨目
亞    目
齒鯨亞目
海豚科
真海豚屬
亞    種
2亞種
分佈區域
印度洋太平洋的熱帶海域
命名人及年代
Gray,1828年
保護級別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長吻真海豚形態特徵

長吻真海豚
長吻真海豚(43張)
成體長1.9~2.06m。外形基本與短吻真海豚相同。喙更長,喙長為體長的6.9%~9.7%;身體更長更細;額隆較低平;背鰭高而略呈鐮刀形。也具十字交叉狀色斑。長吻真海豚的此色斑與短吻真海豚相比似略減弱。胸斑較暗,故與披肩的反差較小。鰭肢至肛門條紋通常中等發達或很發達。頦至鰭肢條紋在口角或口角稍前處與唇斑會合,並在眼前方處仍較寬。與短吻真海豚相比,眼斑較淺並且較不顯著。背鰭和鰭肢僅偶爾具有微弱的淺色斑。
頭骨的吻突長而窄,背腹很扁,有很深的齶溝。顳窩小。長吻真海豚的吻突長與顴寬之比為1.46~2.06。每個齒列有47~67枚尖而鋭利的齒。
椎式:C7,T13~14;L18~23;Ca30~37 = 71~80(枚)。 [1] 
(C:頸椎,T:胸椎,L:腰椎,Ca:尾椎

長吻真海豚棲息環境

似乎更偏好淺層暖水,一般在靠近海岸,水深約180米以上的淺水陸棚區活動,很少在遠離大陸的海洋島嶼周圍發現它們的蹤跡。 [2] 

長吻真海豚生活習性

羣居性哺乳動物,有時1000多隻個體組成大型海豚羣,較小的海豚羣也可由關聯密切的10~30只海豚組成。 [3] 
在海面,它們精力充沛,以一系列高速跳躍進出水面。像多數海豚一樣,長吻真海豚也會垂直起躍,從水面騰空而起,又以生動的飛濺着陸落入水中。其遊速超過40公里/每小時。追逐獵物時,通常能潛水2~3分鐘,最深達280米。 [3] 
不同地區的長吻真海豚呈現不同的飲食差異,如巴西海域的,更喜歡頭足類動物;南加州的主要以沙丁魚、鳳尾魚、秋刀魚、小鰹魚和魷魚為食;非洲南部的食物來源則是沙丁魚鳳尾魚魷魚以及多種其他魚類,包括蛇鼻魚等。 [2] 
在牙齒和齒齦上有偏利共生物蔓足類的藤壺附着,胃類有典型異尖線蟲(A.typica)寄生。 [1] 

長吻真海豚分佈範圍

主要分佈於印度洋太平洋的熱帶海域,西北太平洋集中於東海、南海、日本海。
原產地(海域):阿根廷、巴西、智利、安哥拉、中國、哥倫比亞、剛果、孟加拉科特迪瓦、朝鮮、吉布提、厄立特里亞、法屬圭亞那、加蓬、岡比亞、加納、圭亞那、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日本、肯尼亞、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爾代夫、毛里塔尼亞、墨西哥、莫桑比克、新卡里多尼亞、新西蘭、阿曼、巴基斯坦、秘魯、韓國、沙特阿拉伯、塞內加爾、新加坡、索馬里、南非、斯里蘭卡、蘇里南、泰國、阿聯酋、坦桑尼亞、美國、烏拉圭、委內瑞拉、越南、西撒哈拉、也門。 [4] 
長吻真海豚大洋分佈 長吻真海豚大洋分佈 [5]

長吻真海豚繁育方式

春夏兩季生育,每產1仔,進入性成熟期的雌海豚每隔2~3年生育一次,妊娠期9~11個月,哺乳期大約6個月。性成熟期隨地區不同也有差異,一般而言,雄性可能需要2~7年,雌性需3~12年。初生仔豚體長80~100釐米,重約10公斤。最大預期壽命40歲。 [3] 

長吻真海豚亞種分化

長吻真海豚(2亞種)
序號
中文名
學名
中文別名
01
長吻真海豚指名亞種
Delphinus capensis capensis
太平洋長吻真海豚
02
長吻真海豚印度洋亞種
Delphinus capensis tropicalis
印度洋長吻真海豚
注:表格資料來源參考。 [6] 

長吻真海豚種羣現狀

中國
1987年5月在東山灣捕到2頭熱帶真海豚。
1994年在黃海、東海鯨類調查時,東海温台漁場發現約30頭的種羣,舟山漁場東部發現約20頭的小羣。
2002年10月福建石獅市伍堡海灘擱淺1頭長吻真海豚。
2006年12月,福建海灘擱淺1頭長吻真海豚。
2007年6月,台灣擱淺2頭長吻真海豚。
2007年9月,浙江普陀發現1頭長吻真海豚。
2008年6月福建擱淺1頭長吻真海豚,救助後返回海洋。
2011年4月廣西北海擱淺1頭長吻真海豚。
2011年6月廣東湛江海域救助擱淺長吻真海豚1頭。 [7] 
全球
尚無該物種全球總數的統計。各地區種羣丰度如下:據1999年和2005年調查資料,加利福利亞北部海域種羣數量約11,000~49,000頭(CV = 50%),平均22,000頭。加利福利亞南部至墨西哥灣海域,據1995年估算,墨西哥灣有55,000頭,南加利福利亞沿岸有69,000頭。2007年在俄勒岡和華盛頓沿海的種羣約15,334頭。1990年南非沿岸估計有15,000~20,000頭。廣佈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亞種羣(D.c.tropicalis),至今仍無其種羣丰度的數據。 [2] 
威脅
在中國海域的長吻真海豚常被拖網誤捕,在其他國家有被刺網、拖網、圍網誤捕的報道。 [1] 

長吻真海豚保護級別

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數據缺乏(DD),2008年評估。 [4] 
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海豚科所有屬種) [8]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10] 
注:長吻真海豚圖片來源。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