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时(1175年-1244年),字子是,学者称其为融堂先生。 [1]宋新安(今安徽歙县)人, [3]一说淳安(今属浙江)人。中国宋朝象山书院主讲席、 [1]理学家。 [2]
钱时幼奇伟不群,时目之为奇童。读书不为世儒之习,尝以《易》冠漕司,后绝意科举,究明理学,四十岁前,默默无闻。四十至六十,以讲学闻名于时。四十四岁师从杨简,简荐于朝,不果。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招为主讲席。嘉熙元年(1237年),宰相乔行简荐于朝,理宗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未几,出佐浙东仓幕,太史李心传奏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居蜀阜玉屏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1244年),钱时卒,享年七十。 [1]
钱时一生著述甚富,著有《昏冠记》《百行冠冕集》等书,但大多均佚,今所存者有《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作品。北宋文学家多重道轻文,南宋理学家重道但不轻文。钱时受其影响,其诗较富诗味,文亦更有文彩。如《三潭记》《月夜游南山记》等,均可谓状理则理趣浑然,状物则物态宛然。 [1]
- 字
- 子是
- 号
- 融堂
- 所处时代
- 宋朝
- 民族族群
- 汉族
- 出生地
- 新安(今安徽歙县),一说淳安县蜀阜
- 出生日期
- 1175年
- 逝世日期
- 1244年
- 主要作品
- 《周易释传》《尚书演义》《学诗管见》《春秋大旨》《四书管见》《两汉笔记》《蜀阜集》《冠昏记》《百行冠冕集》
- 本 名
- 钱时
简介
播报编辑
约宋宁宗庆元末前后在世。幼年即奇伟不群杠寻,不肖世俗儒生之见,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承茅。因游慈湖杨简门下,成为杨门高弟。杨简深爱之,大书“融堂”二字相赠。时任江东提刑的袁甫器重求枣院钱时才学,特设象山书院,招请钱时为主讲席,一讲体少时风闻远近。
当地及新安、绍兴郡守闻讯后,厚礼延请钱时,开讲于各郡学。其学大抵发明心性,议论宏伟精辟,指摘痛快,听其讲闻者皆获其益。右丞相乔行简闻知,向宋理宗推荐云:“钱时夙负才识,尤通世务,田里之休戚利痛,当世之是非得失,莫不详究而熟知之,不但通诗书守陈言而已!”嘉熙元年(1237)二月,理宗召见“布衣”钱时,特赐进士出身,以荐敬垫笑授馆阁秘书校勘。
又召为史馆检阅,修国史宏编。并令严州守战洪嚷臣抄录钱时著作,奉上御览。不久,出佐浙东仓幕。李心传奏其为耻束体渗史馆检阅,旋以国史宏编未毕员船去求去。后授江东帅属归里。于蜀阜创办“融堂书院”,日与群徒讲学,是为淳安书院之始。人称融堂先生。
著述
播报编辑
著有《周易释传》《尚书演义》《学诗管见》《春秋大旨》《四书管见》《两汉笔记》《蜀阜集》《冠昏记》《百行冠冕集》等,传于世。
由此可见,关于钱时的籍贯,尚有淳安、新安二说,但观其所作《新安建石梁记》(《新安文献志》卷十三)文末:“……绍定四年十有二月既望,郡人钱时记”一句即可知,钱时为新安人无疑。至于为何有“淳安”一说,可能是传写之误,或是钱氏有过淳安之游。聊备于此,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