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鑼鼓雜戲

鎖定
鑼鼓雜戲,也稱“鐃鼓雜戲”、“龍巖雜戲”,是山西省河南省的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其起源有多種説法,據唐代貞元二年的臨猗縣龍巖寺石碑記載,有龍巖寺即有雜戲,按照舊俗,每逢正月,臨猗縣的龍巖寺都要演出鑼鼓雜戲以敬神祀佛,故鑼鼓雜戲又有“龍巖雜戲”之稱。
鑼鼓雜戲的唱腔音樂體制為吟誦體,以吟為主,間以散文唸白。鑼鼓雜戲的伴奏樂器沒有絃樂,而以大鑼大鼓為主。鑼鼓雜戲在表演上有許多固定的程式動作,如武戲中的槍挑盔纓、刀削馬蹄、搭弓射箭、交戰突圍之類,多源於武術而適當虛化。 [1] 
2006年5月,鑼鼓雜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戲劇類,編號Ⅳ-88。 [2] 
中文名
鑼鼓雜戲
批准時間
2006年
非遺級別
國家級
申報地區
山西省臨猗縣
非遺編號
Ⅳ-88
非遺類別
傳統戲劇

鑼鼓雜戲歷史淵源

關於鑼鼓雜戲的起源,史籍方誌無載,學術界有幾種不同的看法。一説它的前身是漢唐以降的“村落百戲”,主張此説者為任光偉先生,他在《中華戲曲》第十三輯《賽戲、鑼鼓雜戲二探》一文詳述其説。另一説認為鑼鼓雜戲“早在唐代已有這種藝術的雛形”,“與唐代興建龍巖寺有密切關係”,此説見《山西兩劇種概説》。還有一説認為鑼鼓雜戲始於初民時期的歲末娛樂民俗,並引用山西省臨猗縣新莊村現存鑼鼓雜戲《三請諸葛》古抄本正文前姚繼唐志文作證明:“吾村有所謂雜戲者,不知肇自何時,意其田家作苦,歲時行樂,如唐風蟋蟀章之故事也。”這三種説法各有所據。晉南各地的鑼鼓雜戲籌備排練於每年冬季,演出於來年正月元宵節期間,正是歲末歲初之時,是當地農民農閒時的一種自娛活動,説它源自上古“歲時行樂”遺風,有一定道理。然而,這種娛樂民俗,不是單獨存在的,它又與晉地先民祀神信仰相結合,是作為祭祀活動的組成部分而存在。
山西南部古汾陰地區(今萬榮、臨猗二縣),是古代漢民族文化活動中心之一,有悠久的祭祀歷史,相傳軒轅黃帝於此“掃地而祭",漢武帝也“立后土祠於汾陰雅(在今萬榮)",其後此地神廟紛紛修建,祀神活動極為普遍。明萬曆年間河津縣樊家莊《重修樂樓碑記》載:“唯祠廟之設,,晉地實繁,河東(即今山西南部地區)又其最者。或以商尚鬼,耿為商都,耿鄉(河津為古耿鄉)一路遺風特盛。”既有祭祀,當有祭品,以供神靈享用。這些祭品,有物質方面的,,如牲饈酒果;有精神方面的,如歌舞樂技。歌舞樂技以娛神,娛神的同時也可娛人,因此,祀神活動與“歲時行樂”的娛樂活動結合便不足為怪了。
沿至唐代,這種祀神活動與“歲時行樂”娛樂活動結合的形式又有了新的變化。一是由於佛教的傳入,祭祀對象除原來的民間俗神外,部分地區增入了禮佛內容。二是祭祀時所獻之藝,出現了新的樂舞,乃至雛形的戲劇。以演出鑼鼓雜戲最盛的臨猗縣新莊、上裏、高家垛三村為例,它們每年元宵節期間,都往三村之間的龍巖寺獻演鑼鼓雜戲。
龍巖寺建於唐貞元二年(786),為當時河東節度使馬燧所建。馬燧奉旨討伐李懷光叛亂得勝,受封於猗氏(今屬臨猗)一帶,曾組織軍民排演大型戰陣樂舞《定難曲》。唐太宗李世民為秦王時也曾居河東,其所制《秦王破陣樂》樂舞的《破陣曲》,也來自柏壁(今屬新絳)的地方民謠。這些戰陣樂舞用鑼鼓、鐃鈸伴奏,表演歷史人物的征戰故事,有舞蹈,有對白,還有一套表現戰陣的程式,影響了祀神活動中的歌舞樂技使之逐漸形成一種有歌有舞、主要表現征戰故事的初級戲劇形式。直到今天,鑼鼓雜戲演出時仍有“擺陣”儀式,表演時用鑼鼓鐃鈸伴奏,以唸白吟誦為主,伴以舞蹈武打,顯然留存了唐代戰陣樂舞的痕跡。 [3] 

鑼鼓雜戲文化特徵

鑼鼓雜戲唱腔

鑼鼓雜戲的唱腔音樂體制為吟誦體,以吟為主,間以散文唸白。詩的朗誦,叫做“雲”。每雲一句,中間夾一聲鑼,雲完一段,敲一陣鑼鼓。其句式多是以七字和十字的對稱句為主,而間以散文道白。
“唱”在戲中的地位不很重要,主要腔調有耍句(吟句、贊句),除常用的七字句和十字句,也兼用垛字和疊字句,分緊急調和常用調。是鑼鼓雜戲的主要腔調;唱句(宮調、弓調),唱時不加鼓點,謂之為乾唱。 [4] 

鑼鼓雜戲伴奏樂器

鑼鼓雜戲的伴奏樂器沒有絃樂,而以大鑼大鼓為主。所用樂器有大擂鼓、戰鼓、小鼓、大鑼三面,大鈸、大鑔各一副,小鑔一副,嗩吶兩支。敲鼓者為鼓師,指揮整個樂隊。基本鼓點有八種:擂鼓、戰鼓、走鼓、剎鼓、三鼓、列鬼鼓、跌場鼓、行營鼓。
根據劇中兩軍對戰時的道白吟唱、行軍觀景、元帥升帳等不同變化,分別使用各種鑼鼓點。嗩吶只有兩個簡單曲牌,配合小鼓小鈸在武打結尾和擺宴、升帳時使用。鑼鼓雜戲的服裝道具,一般向箱主租賃,用普通戲裝。有的村社則自行製作,盔甲較有特色,用土布或硬紙刷油漆,膠泥堆塑鱗片、獸頭做成。 [4] 

鑼鼓雜戲表演

鑼鼓雜戲在表演上有許多固定的程式動作,如武戲中的槍挑盔纓、刀削馬蹄、搭弓射箭、交戰突圍之類,多源於武術而適當虛化。列鬼對陣是鑼鼓雜戲的主要表演身段,表演者右臂弧形伸向右前上方,手掌朝外,左臂稍向後伸,手掌朝左後方展開;臉面向前,神氣充溢,稱之為列鬼。一個人表演為獨把列鬼,兩個人為雙列鬼,還有三把鬼、對對鬼、五把鬼、燃燒鬼、帶刀鬼等;對陣的套子有三把陣、五把陣、老套陣、衝陣等。整個過程節奏緩慢,風格古樸。演員舉手動步和唱、吟、念、白,都以鑼鼓節奏配合,故雜戲演員有“要把雜戲演,先學踩鼓點。鼓點踩不對,動作難學會”之説。 [4] 

鑼鼓雜戲代表劇目

鑼鼓雜戲演出劇目以軍事題材為主,三國戲尤多,流傳至今的有《伐西歧》、《樂毅伐齊》、《三請諸葛》等百餘種。現存有手抄本鑼鼓雜戲劇目《銅雀台》等十餘本,其中的《會洛陽》系乾隆十二年抄本。 [4] 

鑼鼓雜戲傳承保護

鑼鼓雜戲傳承價值

鑼鼓雜戲緊密地依附於山西南部農村的祀神活動,是當地宗教祭祀必不可少的藝術構成。它不能獨立存在,在晉南各縣農村,凡有祀神活動,必有鑼鼓雜戲演出,凡有雜戲演出,必有神廟祭祀,二者不可分離。在這個意義上説,鑼鼓雜戲乃民問宗教祭祀戲劇的一種。研究中國戲劇的歷史發展,不能遺忘這類戲劇樣式。 [5] 

鑼鼓雜戲傳承人物

張軍,男,漢族,1937年9月生,山西省臨猗縣人。2012年12月,張軍入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臨猗縣申報。 [2] 
李正勤,男,漢族,1930年生,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人。鑼鼓雜戲表演藝術家。2009年6月,李正勤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臨猗縣申報。 [2] 

鑼鼓雜戲保護措施

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戲劇研究院、山西戲劇研究院曾先後兩次對其錄像存檔,為雜戲的傳承留下了寶貴的影像資料。 [6]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臨猗縣文化館獲得“鑼鼓雜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7]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鑼鼓雜戲項目保護單臨猗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10] 

鑼鼓雜戲社會影響

2017年11月19日,山西省臨猗縣文化館鑼鼓雜戲演出團在首屆晉冀魯豫傳統戲劇展演上演出了《古城會》《黃鶴樓》和《銅雀台》《戲説臉譜》。 [8] 
2017年11月29日,山西臨猗民間藝人走進北京,表演鑼鼓雜戲。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