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鑑藥

鎖定
《鑑藥》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從人與藥性、素質及自然界的關係,展現劉禹錫反對循往以御變的變化思想與過當則傷和的度的思想,這也正是中醫哲學的核心。劉文則較系統地探討了劉禹錫的自然美思想。
作品名稱
鑑藥
出    處
《劉夢得文集》
作    者
劉禹錫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散文

鑑藥作品原文

鑑藥
劉子閒居,有負薪之憂,食精良弗知其旨。血氣交沴,煬然焚如。
客有謂予:"子疾病積日矣,乃今我裏有方士,淪跡於醫,厲者造焉而美肥,跛者造焉而善馳,矧常病邪?將子謁諸!"予然之,之醫所。切脈、觀色、聆聲,參合而後言曰:"子之病,其興居之節舛、衣食之齊乖所由而致也。今夫藏鮮能安谷,府鮮能母氣,徒為美疹之囊橐耳。我能攻之。"乃出一藥丸,可兼方寸,以授予曰:"服是足以瀹昏煩而鋤藴結,銷蠱慝而歸耗氣。然中有毒,須其疾瘳而止,過當則傷和,是以微其劑也。"予受藥以餌,過信而膇能輕,痹能和;涉旬而苛癢絕焉,抑搔罷焉;逾月而視分纖,聽察微,蹈危如平,嗜糲如精。
或聞而慶予,且關言曰:"子之獲是藥,幾神乎!誠能遭己。顧醫之態,多嗇術以自貴,遺患以要財,盍重求之,所至益深矣。"予昧者也,泥通方而狃既效,猜至誠而惑剿説,卒行其言。逮再餌半旬,厥毒果肆,岑岑周體,如痁作焉。悟而走諸醫,醫大吒曰:"吾固知夫子未達也!"促和蠲毒者投之,濱於歿而有喜;異日,進和藥,乃復初。
劉子慨然曰:“善哉醫乎!用毒以攻疹,用和以安神,易則兩躓,明矣。苟循往以御變,昧於節宣,奚獨吾儕小人理身之弊而已。” [1] 

鑑藥白話譯文

劉某閒居(家中),得了病,吃精良的食物不不能感知它的美味。血脈和元氣都不通暢,滾燙滾燙的如同被火烤灼着似的。
有個客人對我説:"您的病得了很多日子了,如今我那有個方士,淪落混跡於醫生,得麻風病的去他那治療會變成漂亮而健康的人,瘸子去他那治療會變成善於奔跑的人,更何況常見的疾病呢?請您去見見他吧!"我同意了,來到醫生的住所。把脈、看氣色、聽聲音,綜合診斷後他説:"您的病,是因為起居作息時間節奏紊亂,衣食住行安排不和諧所導致的。如今五臟很難消化食物,六腑很難養育元氣,只能成為裝病灶的皮囊了。我能治好的。"便拿出一枚藥丸,大概有一寸見方的兩倍那麼大,交給我並説:"服用這枚藥丸足夠祛除昏煩和根除鬱結,消除病患恢復元氣。但是藥中是有毒的,必須病好了就停藥,過量了就會打破和諧,所以給你的劑量要少。"我拿了藥來吃,過了兩個晚上腫脹的腳輕鬆了,麻痹的感覺舒緩了;過了十天奇癢的感覺沒有了,不再會抓撓了;過了一個月可以分辨很細小的東西,聽清楚很細微的聲音,走高坡如履平地,吃粗糧如同吃精細的食物。
有的人聽説後來慶賀我,並且關心地對我説:"您所得到的這藥,幾乎是神效啊!實在難得遇到啊。觀醫生的態度,多是吝嗇醫術讓自己顯得高明,留後患讓自己有財源,何不再要點藥,所達到的療效更好呢。"我糊塗啊,拘泥於通常的觀點而貪心不滿足現有的療效,猜忌(醫生的)誠心而迷惑於邪説,終於按照他的話去做了。等到再吃了五天的藥,那藥的毒性發作,周身脹痛,如同瘧疾發作。醒悟了跑去找醫生,醫生狠狠地責備道:"我就知道你不通事體啊!"下了和解的要解除毒性,所幸還在危險的邊緣;他日,吃了和解的藥,便恢復到原來的樣子。
劉某感慨道:"善哉醫術!用毒攻擊疾病,用和解之藥安定心神,改換了兩樣都不利,有道理啊。如果遵循老辦法應付變化了的新問題,愚昧地執着於章法和普通的見解,豈只是我等小人調理身體(造成)弊端而已啊。"

鑑藥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縣)。貞元間擢進士第,登博學宏辭科。授監察御史。曾參加王叔文集團,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被貶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後以裴度力薦,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和柳宗元交誼甚深,人稱“劉柳”;又與白居易多所唱和,並稱“劉白”。其詩通俗清新,善用比興手法寄託政治內容。《竹枝詞》、《柳枝詞》和《插田歌》等組詩,富有民歌特色,為唐詩中別開生面之作。有《劉夢得文集》。 [2] 
參考資料
  • 1.    梁守中譯註,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 劉禹錫詩文選譯,鳳凰出版社,2011.05,第213-219頁
  • 2.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6